劉立安,王蕾
基于表面肌電圖電針治療頸椎病臨床觀察
劉立安1,王蕾2
(1.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青島 266033;2.青島市婦女兒童醫(yī)院,青島266034)
目的觀察電針治療對頸型頸椎病患者頸肌表面肌電信號的影響,探討電針對頸椎病患者頸肌疲勞的作用機制。方法所有納入研究的頸椎病患者,均實施電針治療。在治療前、首次治療后和1個療程電針治療后,分別測試患者的表面肌電圖,并于1個療程前后,用簡化McGill疼痛問卷表評價,統(tǒng)計學分析,治療前后表面肌電指標RMS值變化及量表評分變化分別進行組內(nèi)比較。結(jié)果首次治療前后及1個療程前后,頸豎脊肌和斜方肌上部在頭側(cè)屈、頭后伸時,RMS值變化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個療程前后量表各項評分差值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電針治療可明顯改善頸型頸椎病患者頸肌疲勞狀況,表面肌電圖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的、客觀的評價方法,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電針;頸椎病;肌電描記術(shù);表面肌電圖;頸部肌肉
頸椎病是針灸科常見疾病,其往往以頸部疼痛和頸肌疲勞為首發(fā)癥狀,給患者帶來痛苦和不便。電針治療頸椎病已有多年臨床實踐,療效確切。本課題采用自身對照設(shè)計,在電針治療前后,對納入的頸椎病患者分別進行表面肌電圖(sEMG)的動態(tài)檢測,同時用目前被廣泛應用的簡化McGill疼痛問卷表進行評價,探討表面肌電圖在評價頸椎病患者頸部肌肉方面的價值及可行性,以服務于臨床和科研。
1.1 一般資料
30例均來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青島市海慈醫(yī)療集團針灸推拿康復中心針灸科的頸椎病患者。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26~60歲,平均41歲。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頸型頸椎病的中西醫(yī)診斷標準[1-2];②年齡在25~60歲之間;③有頸痛癥狀,疼痛部位均集中于患者右側(cè);④能夠配合本研究的相關(guān)評價。
1.3 排除標準
①其他類型頸椎病;②頸部既往有外傷或手術(shù)史者;③頸椎先天畸形,或有頸椎、頸部軟組織及頸髓的其他疾病(如結(jié)核、腫瘤等);④1個月內(nèi)接受過頸椎病的相關(guān)治療,或同時服用鎮(zhèn)痛藥等可能影響療效判定的藥物。
2.1 針刺取穴
頸4-6夾脊、風池、肩井、天宗,取雙側(cè)。風寒濕者加風門、風府;氣滯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沖。
2.2 器具
一次性無菌針灸針(天津華鴻醫(yī)材有限公司生產(chǎn),規(guī)格為0.30 mm×40 mm);電針治療儀(蘇州醫(yī)療用品廠有限公司生產(chǎn),型號為SDZ-Ⅱ型)。
2.3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醫(yī)生用75%乙醇棉對穴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針灸針快速刺入。頸4-6夾脊向頸椎斜刺0.8~1.0寸;風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肩井穴向脊柱方向平刺0.5~0.8寸;天宗穴直刺0.5~1.0寸。余穴常規(guī)針刺。諸穴施平補平瀉法,要求有酸麻脹重等得氣感。
針刺得氣后連接電針儀,電極分為3組,頸4夾脊(左側(cè)為﹢,右側(cè)為﹣),左側(cè)頸6夾脊(﹢)與肩井穴(﹣)和右側(cè)頸6夾脊(﹢)與肩井穴(﹣)。使用連續(xù)波,頻率為5~10 Hz,強度以能引起局部肌肉輕微跳動、患者感覺可耐受為度,每次治療30 min,起針時用消毒棉棒輕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3.1 表面肌電圖測試方法
3.1.1 檢測儀器
FlexComp Infiniti 表面肌電圖分析儀1臺,由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公司生產(chǎn);電腦一臺;一次性Triodes圓形干電極,直徑約5.6 cm,該電極有3個頭,陽極和陰極間距約2.0 cm,而地極作為參考點。
3.1.2 測試前準備
患者在測試前24 h內(nèi)未進行任何劇烈的體力活動,測試前讓受試者熟悉測試流程。
3.1.3 肌肉選擇和電極粘貼位置
選取頸豎脊肌(cervical erector spinae,CES)和斜方肌上部(upper trapezius,UT)。根據(jù)頸部解剖學及文獻報道[3-6]選取電極位置點,頸豎脊肌在頸4水平后正中線旁開1 cm處(在頸4夾脊穴附近);斜方肌上部在頸7棘突和肩峰連線的中點,再橫向1 cm(在肩井穴附近)。
3.1.4 檢測時間
分別于電針治療前、首次電針治療后和1個療程(10次電針治療)結(jié)束后進行檢測,共3次。
3.1.5 操作方法
室內(nèi)溫度在25℃左右,濕度50%左右?;颊哒辛⑽?后背靠在座椅上,眼睛正視前方,頸肩部放松。用砂紙磨除毛發(fā)以減少電阻,75%乙醇脫脂,粘貼一次性干電極,正負極排列方向與肌纖維方向平行,左右對稱。檢測前向患者示范要測試的兩個動作。
頭側(cè)屈:患者正坐頸椎中立位起始,根據(jù)檢測醫(yī)生口令做動作,頭用力向右側(cè)屈5 s,放松到中立位5 s,重復3次,共30 s;頭向左側(cè)屈與向右的運動過程一致,共30 s;頭側(cè)屈運動過程總共60 s。
頭后伸:頭前屈至最大程度,保持姿勢起始,遵檢測醫(yī)生口令做動作,頭用力后伸到頸椎中立位5 s,放松回到起始姿勢5 s,重復3次,共30 s。
患者做動作同時,電腦記錄頸豎脊肌和斜方肌上部的表面肌電信號。
3.2 觀察指標
3.2.1 簡化McGill疼痛問卷表(SF-MPQ)
1個療程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量表測評。量表分為3個部分。
①疼痛分級指數(shù)(PRI),包括11個描繪感覺的詞和4個描述情感的詞,根據(jù)程度分成無、輕、中、重4個級別,依次計0、1、2、3分,計算得分。
②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為一條長10 cm直線,左端表示無痛,右端表示最為劇烈的痛,患者根據(jù)自身痛覺感受,在直線上標記一點,起點至記號處的距離長度表示該患者的疼痛程度。
③現(xiàn)時疼痛強度(PPI),共分6級,無痛(0分)、輕度痛(1分)、中度痛(2分)、重度痛(3分)、劇烈痛(4分)和難以忍受的痛(5分)。
3.2.2 頸豎脊肌和斜方肌RMS
右側(cè)頸豎脊肌在頭側(cè)屈、頭后伸過程中的RMS值;右側(cè)斜方肌上部在頭側(cè)屈、頭后伸過程中的均方根值(foot mean square,RMS)。RMS[7]是一段時間內(nèi)瞬間肌電圖平方平均的平方根,表示運動過程中肌肉放電的有效值,能夠反映肌肉的電活動水平。
3.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首次治療前后RMS值、1個療程前后RMS值,采用自身配對資料t檢驗;1個療程前后量表評分變化,采用自身配對資料t檢驗或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4 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頸椎病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原有各型病癥消失,肌力正常,頸、肢體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
好轉(zhuǎn):原有各型癥狀減輕,頸、肩背疼痛減輕,頸、肢體功能改善。
未愈:癥狀無改善。
3.5 治療結(jié)果
3.5.1 臨床療效
30例患者治療后治愈12例(40.0%),好轉(zhuǎn)17例(56.7%),未愈1例(3.3%),總有效率為96.7%。
3.5.2 治療前后頸豎脊肌和斜方肌RMS值比較
首次電針治療后,患者頸豎脊肌和斜方肌上部在頭側(cè)屈、頭后伸時,RMS值變化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電針治療對有頸痛的頸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即刻效應,能夠緩解患者頸豎脊肌和斜方肌上部的緊張、痙攣狀態(tài),改善頸肌疲勞。而1個療程治療后,頸型頸椎病患者頸豎脊肌和斜方肌上部頭側(cè)屈、頭后伸時,RMS值變化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2。
表1 首次治療前后RMS值比較(n=30) (±s,μV)
表1 首次治療前后RMS值比較(n=30) (±s,μV)
注:與治療前比較1)P<0.05
時間 頸豎脊肌 斜方肌上部頭側(cè)屈 頭后伸 頭側(cè)屈 頭后伸治療前 17.65±2.41 11.39±1.21 10.79±1.80 8.06±0.64治療后 14.08±1.661)7.68±0.971)8.05±0.791)6.31±0.571)
表2 1個療程前后RMS值比較(n=30) (±s,μV)
表2 1個療程前后RMS值比較(n=30) (±s,μV)
注:與治療前比較1)P<0.05
時間 頸豎脊肌 斜方肌上部頭側(cè)屈 頭后伸 頭側(cè)屈 頭后伸治療前 17.65±2.41 11.39±1.21 10.79±1.80 8.06±0.64治療后 12.15±1.421)6.56±0.781)6.89±0.751)5.17±0.421)
3.5.3 治療前后SF-MPQ量表評分比較
電針治療后,患者SF-MPQ量表各項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結(jié)果表明電針有顯著的緩解疼痛的作用。詳見表3。
表3 1個療程前后SF-MPQ量表評分比較(n=30)
4 討論
莫克吉爾疼痛問卷(McGill Pan Questionnaire, MPQ)是在目前相關(guān)頸部疼痛研究中廣泛應用的量表評價方法,在Pain雜志中有70%~80%文章選擇該量表[8]。簡化McGill疼痛問卷表(SF-MPQ)是從MPQ量表簡化而來,因其便于計算機處理,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臨床上更加實用,近年來的研究多選擇該量表[9-11]。從電針治療前后量表評分比較和治療效果來看,電針治療能夠顯著減低頸椎病患者的頸部疼痛,緩解頸肌緊張,改善肌肉的痙攣狀態(tài)。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nèi)外應用肌電圖評價頸部肌肉的研究日益深入。肌電圖分為針式肌電圖和表面肌電圖兩種,針式肌電圖需將電極插入肌肉深部,給患者造成不適和恐懼,常被患者排斥,而表面肌電圖因其無創(chuàng)傷、易操作、可重復等優(yōu)點,在臨床上的應用日益廣泛。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首次電針治療后,患者頸豎脊肌和斜方肌上部在頭側(cè)屈、頭后伸時,RMS值變化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電針治療對有頸痛的頸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即刻效應,能夠緩解患者頸豎脊肌和斜方肌上部的緊張、痙攣狀態(tài),改善頸肌疲勞。而1個療程治療后,頸型頸椎病患者頸豎脊肌和斜方肌上部頭側(cè)屈、頭后伸時,RMS值變化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看出,電針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有頸痛的頸椎病患者的頸肌疲勞。電針治療頸椎病,首次治療的即刻效應較好,可能與電針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代謝活動,進而增加運動神經(jīng)元募集數(shù)量、提高肌纖維放電頻率有關(guān)。而1個療程治療后對頸肌疲勞的改善更加明顯,考慮與患者病程較長和針灸的積累效應有關(guān),提示患者宜堅持一段時間治療,才會有更理想的療效。
本研究用表面肌電圖分析對比電針治療前后肌電指標的變化,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可初步判斷表面肌電圖為一種有效的、客觀的評價頸椎病療效的方法。但是,作為一種新的評價方法,表面肌電圖仍存在不少問題有待解決。今后,如何完善表面肌電圖評價頸椎病中相關(guān)因素,如何使其得到廣泛認可,如何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是研究的重點。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9-190.
[2] 中華醫(y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98-99.
[3] 王艷國,嚴雋陶,房敏,等.推拿對頸椎病患者頸肌疲勞的影響[J].江蘇中醫(yī)藥,2008,40(8):45-47.
[4] 張非若,王生,王波,等.低負荷作業(yè)水平頸肩肌肉骨骼疾患的肌電信號特征研究[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2012,31(3):359-364.
[5] 趙忠民.頸型頸椎病的癥狀與軟組織的變化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1:45-46.
[6] 張芳.側(cè)臥位不同枕高頸肌表面肌電信號的研究[D].溫州:溫州醫(yī)學院,2010:10-12.
[7] 潘文平,范建中.表面肌電圖在康復醫(yī)學中的一些應用[J].中國康復,2011,26(1):59-60.
[8] 盛鋒,沈國權(quán),孫武權(quán).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療效評價量表的研究近況[J].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報,2010,8(9):824-828.
[9] 王希文,孫振豐,王振宇,等.針刺治療脊髓疾病繼發(fā)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3,32(12):1041-1043.
[10] 齊麗珍,馬曉芃.項叢刺治療偏頭痛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 2010,37(5):911-913.
[11] 夏樟秀,歐伊娜,孫趙峰,等.天灸治療腰椎骨關(guān)節(jié)炎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 2012,31(6):423-424.
Clinical Surface Electromyogram-based Observations on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LIU Li-an1, WANG Lei2. 1.Qingdao Haici Medical Group,Qingdao 266033,China; 2.Qingdao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Qingdao 266034,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cervical 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ts action on cervical muscle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 All enrolled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received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the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and one course of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An evaluation was made using a 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before and after one course of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Pre- and post-treatment 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RMS values and questionnaire score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in the group. Resul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ervical erector spinae and upper trapezius RMS values during head lateral flexion and backward extensi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first o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questionnaire sub-score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can markedly reduce cervical muscle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as a noninvas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Electroacupuncture; Cervical spondylosis; Electromyography;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Cervical muscles
R246.2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5.02.0158
2014-07-20
1005-0957(2015)02-0158-03
劉立安(1959 - ),男,主任醫(yī)師,博士,Email:qdliuli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