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慧 王維釗 劉敏旗 顧政昊(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這是一個相對大雅的名字,這里有戲劇、有電影、有講座、有“十佳”,每天都上演著各出好戲。其實,百講在北大僅僅屹立了18年,它的前身是北大學生生活和活動的重要場所——大飯廳。我們一行四人分工協作,閱讀資料和書籍,如劉敬圻的《“吃”在燕園》,王則柯的《五十年前讀北大》,李志偉的《北大百年》和張曼菱的《那時北大》;上網搜圖片……還原北大飯廳——1952年院系調整后,北京大學由沙灘舊址遷至燕園。為了適應實際需要,清華、北大、燕京三校調整建設委員會在今天百年大講堂所在地上,建起了一大一小兩個學生食堂。它們見證了那個時代柴米油鹽的瑣碎、輕歌曼舞的閑適、風云際會的詭譎……
我們的青春是饑飽與苦樂
1950年代,北大的伙食曾采用供給制,學生吃飯不用付錢。大飯廳里學生分桌而食,每桌八人,一人一碗菜?;锸撤譃榇箦侊?、中灶、分菜制,經常有魚、肉吃。如果足夠幸運,旁邊桌無人落座,那么還可以多享受一份飯菜。
1956年以后,學校開始實行飯票制,當時所有同學都享受助學金,每月最低可領14元5角,其中12元是伙食費,2元5角零用。飯票的規(guī)格,有一兩、二兩;菜票的規(guī)格多樣:甲菜一角錢,乙菜八分錢,丙菜六分錢,丁菜四分錢。校友回憶道,五十年代末北大的伙食很好,甲菜中有不少肉食,丙菜如蝦皮炒小白菜,丁菜里拌醬的涼菜也挺好下飯。大飯廳還給飯量較大的同學開辟了“包伙區(qū)”:副食自備,主食管飽。一位1965屆數學系校友認為,“大躍進”中尚有如此飯食,恐怕是全國“餓著肚皮”支援北京慶祝建國十周年的結果。
但當困難時期的陰影真正籠罩到每個人頭上時,按三餐準時報到的大飯廳就不那么讓人滿意了。
主食里饅頭米飯越來越少見,雜糧漸多;副食取消了甲乙丙丁的區(qū)分,大多數時候只有菜葉,連豆芽也少有,更別說葷腥了;原來無人監(jiān)督、自覺交付的飯票,換成了按量劃格子、便于控制的飯卡。此時早飯三兩、午飯四兩、晚飯三兩的定量安排,讓不少人難以忘懷。
糧食如此珍貴,浪費現象絕不能被容忍。??蠒r??锹曈懤速M、疾呼節(jié)約的文章,還有這樣的節(jié)約小故事:主人公法律系周龍祥在大飯廳吃完飯后被同桌者叫住,對方指著桌面嚴肅地詢問他來自什么系。他看到桌上自己吃飯時掉下的米粒,心里非常慚愧。于是他將飯粒撿起來吃掉,認真地保證下次絕不浪費一粒米,“那同學笑了,我也感到愉快”。
好不容易捱過了艱苦歲月,學生的伙食標準提高到了每月16元。可這對于青年學生來說,還遠遠不夠,于是北大學生們各出奇招:有人開荒種菜挖菜;還有人從落葉中提取葉綠素摻在面里,蒸出的綠色饅頭“質量雙增”……一簞食、一瓢飲,卻不改其樂,這是那一代人淚中帶笑的共同記憶。
我們的青春是自由與遠方
在北大人的記憶中,大飯廳又是苦澀和沉重的。1957年4月27日,馬寅初校長在大飯廳演講,擲出了“新人口論”這枚炸彈:節(jié)制生育,控制人口,是社會發(fā)展刻不容緩的選擇。老校長贏得一時嘆服,卻在隨后政治風向的轉變中遭到批判。1957年5月19日,一名歷史系學生在大飯廳灰色的南墻上,貼出反右運動中的第一張大字報。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學大飯廳的東墻上貼出了“文化大革命”中的第一張大字報。
進入1980年代,大飯廳迎來了新的春天。北大學生用毛巾和帶子縫成“飯包”,內裝飯盒,掛在書包上。一大早,大家便拎著吃飯的家伙急匆匆趕向飯廳。還有人干脆端著玉米糊糊徑直走向教室、閱覽室搶座位,路上不時有清秀女生旁若無人地往嘴里送飯。樓里則自然形成或長或短的隊列,端著碗等著教室開門的學生沿著樓梯一直到樓門外。有的人一手拿著碗,一手拿著單詞卡片,在啜飲的間隙念念有詞。飯菜簡樸依舊,對知識的強烈渴望成了這時最美味的佐餐佳品。
大飯廳自從建成起就沒有座位,北大人吃飯必須帶上小凳,否則就要蹲著或站著吃飯。這種設計將它的附加功能發(fā)揮到了極致。校園里真正的禮堂在原燕大的辦公樓里,小而容量有限。每逢大型會議、放電影、文藝匯演和舞會,大小飯廳就任起了禮堂的兼差。
文藝也悄然復興,大飯廳的舞臺迎來一批批藝術家和文化講座。崔健尚未成名時曾在學二食堂演出,彼時觀者寥寥,空氣里只余飯菜的味道。一年后,他在大飯廳再度扛起青春的大旗,全場歡聲雷動,掌聲幾乎掀翻了頂棚。
大飯廳的西端有個不小的舞臺,放電影時幕布就懸于其上。1950年代放的電影多來自蘇聯東歐,也有頗為“捆手捆腳”的國產片,不為宣傳教育而放映的片子很少。1980年代后,風氣悄然改變——從名作經典、賣座熱片到先鋒前衛(wèi),大飯廳放映的影片無所不包。大飯廳里放的電影票價低廉,又是難得的娛樂活動,因此每到放映日門口便排滿了自帶方凳的學生。
周末夜晚的大飯廳里則是另一番暗潮涌動?!暗厣狭髦鴱南赐氤乩镆绯龅乃?。腳下時常有土豆在滾動,那是從墻角里頭,被音樂和舞步震動出來的。燈光昏黑,看不清人們的穿著和身段。食堂里不放暖氣,大家都穿著棉大衣戴著圍巾?!边@是在大飯廳舉辦的“廉價”舞會,1982屆中文系校友張曼菱回憶,“最初的舞會在學生食堂舉行。那種舞會說不上優(yōu)雅情趣,是熱火朝天的,意在突破‘禁區(qū),因為曾經‘禁舞……北大的風氣是:越禁越跳。”
不過,在那個由詩歌和理想烹成饕餮盛宴的年代,詩人才是校園里最搶手的寶貝。大飯廳里最火爆的莫過于詩人見面會。每到這時,大飯廳里早早就擠得水泄不通,臺下翹首盼望的臉上帶著年輕稚嫩的激動、陶醉。顧城、北島……這些璀璨的名字在簡陋的大飯廳里刻下華美的印痕,也把理想的光芒久久映在每顆心上?,F在,未名詩歌節(jié)陰錯陽差地仍在如今的百講、當年的大飯廳舉辦,像是一場跨越漫長時空隧道的問答。
1983年,原來的大飯廳改建為大講堂,條件依然簡陋:一色青灰,大門破舊,東墻上漆著大字的“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
1997年6月,在老飯廳的舊址上,一座新的世紀大講堂正式動工。1998年,時值北大百年校慶,這座“百周年紀念講堂”正式投入使用。
大飯廳是那段歷史中北大校園文化的縮影,北大人自由灑脫、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在這里展現得淋漓盡致:詩會、舞會、演講……那一代人的青春激昂里總是伴著飯香。
“每次我走進世紀大講堂,總是百感交集。既懷念在這里度過的難忘時光,又為它的日新月異而驕傲自豪?!北本┐髮W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胡堅在自己博客里這樣寫道。
責任編輯:尹穎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