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冬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中明確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逐步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逐步地將學生置于整個教學的主體地位上來,而學生主動提問題是實現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從對初中數學問題及其組成的分析入手,深入的剖析了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提升學生主動提問題的有效途徑。
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實現對初中數學課本及相關知識的深入挖掘,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同時使其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關疑問,要鼓勵學生帶著疑問進行答案的探尋,最終解決數學疑問,實現數學能力的逐步提升。
一、初中數學問題及其組成
數學問題的種類及來源非常多, 按照數學問題的來源及數學問題的性質不同,數學問題可以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為:現實性的數學問題及理論性的數學問題。同時按照數學問題的充分性可分為:充分性問題和不充分性問題。在進行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初中生所提出的數學問題主要包含有理論性數學問題、現實性數學問題及探索性數學問題。
二、提升學生對初中數學主動提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分析
1.構建輕松愉悅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環(huán)境
擁有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課堂環(huán)境是提升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基礎。在具體的構建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數學討論,數學問題個別提問,及數學知識、問題的課外互動討論等相關的形式,在數學課堂上構建出輕松愉悅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的程度,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信任的程度,對于心智還未成熟的初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相互信任程度的增加,數學課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越來越大,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動力就越來越多。隨著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研究的不斷深入,必然會發(fā)現很多的問題,這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互動等相關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質疑,鼓勵學生大膽地將自己的問題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逐步地提升學生敢說、敢想及敢問的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應當使用自身過硬的數學素養(yǎng),去全面地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解決,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足夠的肯定,善于發(fā)現提出問題中所包含的閃光點,給予恰當的表揚。此外,在構建輕松愉悅的數學教學課堂環(huán)境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對于輕松愉悅度的掌握,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整個過程中應維持學生在正確提出問題的道路上。
2.創(chuàng)設良好的提問情景,促使學生提出問題
提升學生數學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提升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相關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情景,去刺激學生提出問題的欲望,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在具體的實行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材,選材可以從貼近生活或者貼近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逐步讓學生自己產生疑問。如在進行初中數學中線段概念的教學時,為了提高大家對于線段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中任意選擇兩個同學作為線段的兩個點,從而讓大家去尋找這兩個“點”之間的最短距離,這就是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此外,在進行提問情景創(chuàng)設的過程當中,可以借助當下比較熱點的問題進行導入,逐步地將學生引入到其中,由于熱點問題的轟動性及新鮮性,學生必然會進一步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必然會主動地提出相關的問題。同時,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景,也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源于生活,并且服務于生活,逐步地讓學生更多地關注生活,多思考,進而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
隨著素質教學的進一步深入發(fā)展, 國家對于教育事業(yè)的投入將會更多,初中教學作為整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給整個學生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提升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及疑惑感,逐步地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研究能力,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是較為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邵 靜.“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策略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準實驗研究[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5(03):10—13.
[2]夏至賢.培養(yǎng)個性的花朵,激發(fā)創(chuàng)新的思維——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qū)霍林郭勒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