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萬秀 張紅葉 方懷信 崔嶺
[摘 要] 在響水縣稻麥高產創(chuàng)建示范片連續(xù)多年推廣秸稈還田的過程當中,我們探索總結出了一套可操作的技術路線,為便于廣大群眾和農技人員掌握應用,現(xiàn)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技術路線,供參考應用。
[關鍵詞] 秸稈還田 技術路線 配套技術
[中圖分類號] S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8-0191-01
1 水稻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路線
由于水稻秸稈生成量大,含水量高難切碎,秸稈在土壤中腐熟時間長,對秸稈還田的機具配置和作業(yè)質量要求高,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科學選擇適宜的秸稈還田技術路線,嚴格按照還田技術要求進行規(guī)范作業(yè),努力提高作業(yè)質量,確保還田效果。
1.1 稻秸稈鏵犁深翻還田集成小麥機條播技術
作業(yè)流程及技術要點:1、選用帶切碎勻拋裝置的收割機收割水稻,留茬高度15厘米以下,收割時秸稈切碎長度10厘米以下,并均勻拋撒于地面;2、增施氮肥。每畝增施總氮量10%左右的氮肥作基肥,防止秸稈腐熟過程中增加氮素消耗而影響壯苗。基肥畝用量為40%(16-18-6或17-18-5)的配方肥25~30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尿素在還田前均勻撒施入田內,配方肥在播種時通過復式播種機一次性條施;3、還田作業(yè)。使用85馬力以上拖拉機,配套鏵式犁耕翻,旋耕機碎垡或犁旋一體復式作業(yè)機械旋耕,耕翻深度22厘米以上,耕深穩(wěn)定性85%以上,碎土率80%以上,泥土蓋草率80%以上;4、推廣使用復式播種機,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種、施肥、覆土、鎮(zhèn)壓等作業(yè)工序,降低生產成本;5、播后立即用開溝機挖好田間一套溝。
1.2 稻秸稈旋耕滅茬還田集成小麥機條播技術
作業(yè)流程及技術要點:1、選用帶切碎勻拋裝置的收割機收割水稻,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收割時秸稈切碎長度10厘米以下,并均勻拋撒于地面;2、增施氮肥。每畝增施總氮量10%左右的氮肥作基肥,防止秸稈腐熟過程中增加氮素消耗而影響壯苗?;十€用量為40%(16-18-6或17-18-5)的配方肥25~30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尿素在還田前均勻撒施入田內,配方肥在播種時通過復式播種機一次性條施;3、還田作業(yè)。使用75馬力以上拖拉機,配套旋耕機(最好使用反轉滅茬旋耕機)旋耕,旋耕深度要達到15厘米以上,泥土蓋草率80%以上;4、推廣使用復式播種機,一次性完成旋耕、播種、施肥、覆土、鎮(zhèn)壓等作業(yè)工序;5、播后立即用開溝機挖好田間一套溝。
2 水稻秸稈還田后小麥生產配套技術
2.1 選用優(yōu)良品種。選用適合我縣種植且抗寒性較好的濟麥22、淮麥20、煙農19等半冬性小麥品種,并選擇大型種業(yè)公司購買,確保種子質量達標.
2.2 適當增加播種量。水稻秸稈還田后,耕作層內草量比較大,為保證有足夠的基本苗,在常規(guī)播種量的基礎上,每畝增加10%下種量.
2.3 播后及時鎮(zhèn)壓。水稻秸稈還田后,耕作層土壤比較蓬松,小麥根系與土壤密切程度差,存有冬春凍害風險,所以要及時搞好播后鎮(zhèn)壓,提高種子、小麥根系和土壤緊密度,促進齊苗全苗和保墑防凍,確保安全越冬.
2.4 堅持適墑播種。墑情不足時,要搞好播后窨灌;遇到多雨天氣,切不可爛耕爛種.
2.5 搞好溝系配套。播后及時機械開墑,每3~4米開挖一條豎溝,在距離田塊兩端5米處各挖一條田頭橫溝,田塊較長的每隔50米增開一條腰溝,溝泥要均勻拋撒覆蓋麥壟,做到三溝相通,能排能灌。
3 小麥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路線
3.1 水耕水整秸稈還田技術
3.1.1作業(yè)流程:收割機留低茬收割、切碎勻拋麥秸稈→施基肥→放水泡田→秸稈還田機還田作業(yè)→起漿平整→沉實→機插秧。
3.1.2機具配備:收割機配備秸稈切碎拋撒裝置;采用75馬力以上拖拉機配套相應幅寬的旋耕機、水田埋茬耕整機。
3.2 旱耕水整秸稈還田技術:1、作業(yè)流程:收割機留低茬收割、切碎勻拋麥秸稈→施基肥→秸稈還田機旱耕(犁耕、旋耕或犁旋一體機耕作)還田作業(yè)→旋耕機或重型耙碎垡(旋耕和犁旋一體機可省略這一步驟)→放水泡田→起漿平整→沉實→機插秧。2、機具配備:收割機配備秸稈切碎拋撒裝置;采用85馬力以上拖拉機配套相應幅寬的鏵式犁、驅動耙、反轉滅茬旋耕機、犁旋一體機、埋茬耕整機。
3.3 麥秸稈還田關鍵措施及作業(yè)要求
3.3.1秸稈切碎勻拋:使用帶切碎拋撒裝置的收割機收割麥子,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切碎長度10厘米以下,并均勻拋撒于地面。
3.3.2科學施用基肥:針對秸稈還田后前期吸氮、后期增氮的特點,調整肥料運籌,結合常年施肥總量,將40%的氮肥、100%的磷肥、50%的鉀肥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畝施尿素7.5~10公斤,40%含量的氮、磷、鉀復合肥(16、16、8)30~35公斤。秸稈量大的田塊每畝再增施3~5公斤尿素。
3.3.3放水泡田:水還田的田塊,在還田作業(yè)前1~2天上水泡田,浸泡時間以泡軟秸稈、泡透土壤耕作層為準。一般沙、壤土田塊浸泡24小時左右,粘土田塊浸泡36~48小時;旱還田的,在地塊整平后放水泡田。
3.3.4還田作業(yè):水還田機械作業(yè)時要嚴格控制水層,要求田面高處見墩,低處有水,作業(yè)不起浪為準,水深1~2cm,作業(yè)深度≥12cm;旱還田的,旋耕深度12cm以上(犁耕22cm以上,耕深穩(wěn)定性≥85%,碎垡整平,犁旋一體15cm以上),還田作業(yè)速度以I~II檔為宜。
3.3.5地塊沉實:麥秸稈還田作業(yè)后,要進行土壤沉實,一般沙、壤土沉淀1~2天,粘性土壤沉淀2~3天。
3.3.6機插作業(yè):機插作業(yè)時水層以1~3cm為宜,栽插深度不超過2cm,要栽直、栽勻。
4 麥秸稈還田后水稻機插秧生產配套技術
4.1 栽足基本苗。為確保機插水稻穩(wěn)產高產,每畝應栽足2萬穴,每穴3~5株苗,基本苗每畝8萬左右。
4.2 施好分蘗肥。于栽后5~7天和10~12天,分兩次施用,每次畝用10~15公斤尿素。
4.3 濕潤灌溉。針對麥秸稈還田后土體松軟的特點,應采用濕潤灌溉法,水深不超過5cm。前期及時露田增氧,特別是秸稈還田后15天左右,秸稈進入腐爛期,要及時放水透氣,避免產生有害氣體傷苗。有效分蘗期堅持淺水勤灌,中期及早分次擱田,使土壤沉實,后期實施“硬板”灌溉,防止根倒發(fā)生。
4.4 搞好化除。整地后、機插前1~3天,結合泥漿沉實,搞好第一次封閉化除,畝用35%芐嘧.丙草胺可濕粉80克兌水噴霧。機插后5~7天結合第一次分蘗肥施用,搞好第二次封閉化除,畝用35%芐嘧.丙草胺可濕粉80克兌肥料撒施。
5 麥秸稈還田后直播稻生產配套技術
直播稻在響水縣種植存在較大的風險,如種植直播稻,一定要注意搞好技術配套:
5.1 為保證直播水稻種植一次全苗,一定要及時灌足灌透第一遍水.
5.2 在常規(guī)播種量的基礎上,增加10%的下種量,保證有足夠的基本苗.
5.3 在播種作業(yè)時,通過播種機鎮(zhèn)壓輪或采取其它方式進行適當壓實,確保麥草還田后土壤不漏空,減緩土壤失水速度.
5.4 加強水漿管理。播后要堅持干濕交替的水漿管理措施,既保證出苗及苗期正常生長,又促進秸稈盡快腐爛,排除土壤中有害氣體。一般上一次足水3~4天自然爽干后,畦面露曬1~2天,再灌下一次足水,依次循環(huán)3~4次。遇到伏旱時,缺水地塊要及時采取抗旱措施,確保出苗整齊、均勻.
5.5 要搞好化除和人工除草,努力減輕草害;6、齊苗后10天、15天左右,分兩次及時追施分蘗肥,每次畝用10~15公斤尿素,施肥時要有淺水層。
作者簡介:吳萬秀(1963-),女,農藝師,江蘇鹽城人,主要從事作物栽培技術研究、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范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