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晶晶
一、教學目標
1. 理解線段、射線、直線等平面圖形,會用符號表示.
2. 掌握基本事實,初步感受距離的最短含義.
3. 感受圖形世界的豐富多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能識別并用符號表示線段、射線、直線. 2. 掌握兩個基本事實.
教學難點:
1. 識別線段、射線、直線. 2. 理解兩個基本事實.
三、教學方法
學生課前先學,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早課時進行),課堂學生主講,教師引導.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欣賞下列圖片:琴弦、光束、鐵軌.
師:它們給我們以什么形象?請你說說對它們的認識.
(二)探索活動
師:幾何內(nèi)容的學習我們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幾何模塊先學指導
(1)圖形的認識(what).
(2)圖形的表示(how).
(3)圖形的性質(zhì).
(4)圖形的應用.
2. 先學成果展
本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說明如下:線段、射線、直線的教學內(nèi)容分別由三個小組負責,由組內(nèi)推薦小組發(fā)言人先講,教師根據(jù)學生講解的情況加以點評和補充,實現(xiàn)教學目標要求.
先學成果展——線段(第二組)
(1)線段再認識:由組內(nèi)推薦發(fā)言人詳細講解,教師適時適當補充.
(2)再認識,考考你
先判斷,再說理:
①記作:線段FE.( )
② 如下圖,線段AB和線段AC表示的是同一條線段.( )
(3)性質(zhì)再體會
小兔子想從A地到B地.(1)圖中的三條路線哪一條相對近一些?(2)有沒有最短的路線?為什么?
應用:如圖,從教學樓A到圖書館B,總有少數(shù)同學不走邊上的路而橫穿草坪,這是為什么?請你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說明這個問題.
(4)距離再認識
判斷:小敏說兩點之間的線段叫作這兩點之間的距離,對不對?為什么?
先學成果展——射線(第四組)
(1)射線再認識:由組內(nèi)推薦發(fā)言人詳細講解,教師適時適當補充.
(2)再認識,考考你
先判斷,再說理:
① 如圖,射線BA和射線BC表示的是同一條射線.( )
② 如下圖,射線AB和射線AC表示的是同一條射線.( )
先學成果展——直線(第六組)
(1)直線再認識:由組內(nèi)推薦發(fā)言人詳細講解,教師適時適當補充.
(2)再認識,考考你
先判斷,再說理:
如圖,直線 AB和直線AC表示的是同一條直線.( )
(3)性質(zhì)再體會
試一試:過點畫直線.①過一點A可以畫幾條直線?
②過兩點A,B可以畫幾條直線?
應用:將一根細木條固定在墻上至少需要幾個釘子?應用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
(三)交流展示
1(G1):如圖,已知三點A,B,C.
(1)畫線段AB,畫射線AC,畫直線BC.
(2)延長線段AB.
(3)反向延長射線AC.
2(G3):如圖,點B,C在線段AD上. (1)圖中以A為一個端點的線段有幾條?以B為一個端點的線段有多少條?
(2)圖中共有多少條線段?請分別表示出來.
(四)活學活用
1. 小蟲從點A沿圓柱側面爬到點C吃食物,請給小蟲指明一條從點A到點C的最短路線.
(五)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