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崇善
內容摘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反映儒家以禮治國的政治追求和積極有為的進取精神,字里行間體現(xiàn)的儒家禮的思想和觀念。在孔子看來,以禮治國不是空洞的,大而虛玄的,而是具體的,體現(xiàn)在自身修養(yǎng)上,言談舉止上,體現(xiàn)在人際和諧,相互尊重上,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身體力行,敢于擔當。
關鍵詞:儒家 《侍坐》 體現(xiàn)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反映儒家以禮治國的政治追求和積極有為的進取精神,字里行間體現(xiàn)的儒家禮的思想和觀念。在孔子看來,以禮治國不是空洞的,大而虛玄的,而是具體的,體現(xiàn)在自身修養(yǎng)上,言談舉止上,體現(xiàn)在人際和諧,相互尊重上,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身體力行,敢于擔當。而本文在這些方面均有所體現(xiàn)。
一.為國以禮的政治追求。這是儒家禮治思想的最集中概括和最簡潔表達。本文篇末通過孔子之口直接表明其治國以禮的政治追求,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不僅如此,文中四位弟子的言志也都圍繞以禮治國的宗旨。子路、冉有、公西華三人言志的具體內容雖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先富后教,禮樂治國。曾皙的話似乎與政治無關,但他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禮樂之治下的景象,一個太平社會的縮影,即形象化了的禮樂之治的盛世。如此看來,師生五人的志向真是為國為民,志向高遠,非禮勿言,言必涉禮。
二.言行合禮的儒雅風范。儒家的禮,是以誠敬為基礎,以和諧有序為目的。敬人者,人恒敬之??鬃铀先思医逃龑W生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文章開首,孔子不以為自己是老師便端起師道尊嚴的大架子高高在上,而是態(tài)度謙和、親切熱情和藹可親地對學生們說: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大點,就不敢在我面前說話,不要這樣?!耙晕嵋蝗臻L乎爾,毋吾以也?!睂W生耐心誘導、熱情鼓勵他們暢所欲言,態(tài)度隨和??鬃臃畔聨煹雷饑?,尊重鼓勵學生,是他有禮的表現(xiàn)。
對學生的言行,孔子也是用禮來衡量。他對子路的不滿首先在于子路的態(tài)度不夠謙虛,因為按年齡大小都輪不到子路第一個發(fā)言,但子路似乎忘記了尊卑長幼之序,不符合禮,不是一個治國者應有的胸襟,故而“哂之”并批評他其言不讓。對冉有沒有正面加以評論,但可以看出是滿意的。對公西華,認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擔任更重要的工作,所以他對公西華的過分謙虛表示了不滿,公西亦能做一個小相,那誰又能做大相呢?認為他不夠自信,也是不符合禮的表現(xiàn)。孟子“舍我其誰”的人生自信就是孔子這種積極入世思想的一脈相承??鬃訉W生們的評價,不夸大,不溢美,不貶斥,實事求是,真誠熱心,這樣做才是符合禮的。
四位弟子回答老師的問題時,子路有抱負,坦誠,性格也比較魯莽、輕率。其他三位都是很謹持的,在老師的直接點名追問下,才謙虛謹慎地作了回答。冉有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公西華謙恭有禮,嫻于辭令。曾皙則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禮樂之治下的景象。每個人的回答都得體恰當,彬彬有禮。總之,老師尊重學生,學生禮遇老師,師生關系和諧輕松,也正體現(xiàn)了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
三.小小稱謂大有禮數(shù)。細究本文的稱呼,你會發(fā)現(xiàn),孔子稱呼學生四位學生時是直呼其名為求、赤、冉、點。但記錄的弟子們在稱呼這四位時用的是字,而不敢直呼其名。這也正體現(xiàn)出儒家弟子們懂禮合禮尊禮。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稱呼別人的名是厭惡輕視本人的意思??鬃又焙魧W生的名是合禮的,而后學弟子們稱呼師兄師爺?shù)拿麆t是大不敬了,不符合儒家禮的思想。所以弟子們在記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時稱字,稱孔子為子曰,均是表示對他們的尊敬。
四.“侍坐”一詞別有禮意。侍坐:陪從尊長而坐,課文中指學生陪從孔子坐著。這是一種古代禮的表現(xiàn)。侍長者閑坐,尊長坐著,己站立侍奉陪,尊卑有別,長幼有序。雖然篇首孔子對學生們和藹可親,但學生們不敢僭越師生之禮。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正因為孔子對學生有禮,學生才更加對老師有禮,冉有、子路、公西華侍坐于孔子身邊,學生的態(tài)度是很恭敬的,內心表示的對老師孔子的尊敬,這就是禮的表現(xiàn)。后世弟子記錄這事不敢不莊重,故稱侍坐,既是尊重孔子,也是告誡后學,更是弘揚傳承儒家禮之精神之需要。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上于禮?!倍Y之用,和為貴。不學禮,無以立。禮義立貴賤等,樂文同則上下和。從這些角度看,1998年全體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同作的這個宣言是明智的:如果人類在21世紀還想繼續(xù)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多年前,從中國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作者單位:山東省諸城市濰坊工商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