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薇
[摘 要] 浙江省麗水市“道德講堂”是麗水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新嘗試。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宣揚凡人善舉,弘揚中華美德,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本文主要針對浙江省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團委在具體籌備“道德講堂”中所作的創(chuàng)新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 鍵 詞] 孝老愛親;典型人物;藝術展現;尊重;不忘初心
[中圖分類號] G12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5)06-0027-02
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本次“道德講堂”挑選的典型人物有悉心照顧百歲婆婆的好媳婦王群英,愛外婆又有一片公心的麗水市十杰青年——蓮都區(qū)西溪小學校長翁閣谞。視頻、沙畫、音樂等藝術表現形式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主創(chuàng)們對于“孝老愛親”文化的尊重。道德講堂以生活化、特色化、實踐化的形式,讓人們切身感受到先進道德文化的力量,讓道德的光輝照到每個人的心上,洗滌了心靈,激發(fā)人們對父母長輩的感恩之情,用榜樣的力量帶動了更多的自我提升,用心打造的道德講堂為共建精神家園提供了有力支持。
浙江省麗水市“道德講堂”是麗水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新嘗試。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形式,宣揚凡人善舉,弘揚中華美德,營造出“積小德為大德,積小善為大善”的良好風氣?!暗赖轮v堂”由麗水市文明辦、麗水市直機關黨工委主辦,由各市直單位承辦,從2014年開講以來,成為麗水實現人文關懷、共建精神家園的平臺。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切善行都是從孝開始。孝是人世間一種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一生中最深刻的親情,那么,什么叫做孝呢?
從從古到今對孝的解釋來看,孝的核心就是善待父母和長輩。
子女要盡心盡力地贍養(yǎng)父母,尊敬、關愛父母和長輩。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孔子跟他的學生就在著名的《孝經》里討論過。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笨鬃拥囊馑际钦f:孝道,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2015年3月,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團委承辦了麗水市第十一講“道德講堂”。本次“道德講堂”圍繞“孝老愛親”這一主題,分唱歌曲、學模范、誦經典、作反省、學知識、送吉祥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展開,用心打造“道德講堂”,和到場觀眾一起誦讀了經典、學習了榜樣并洗滌了心靈,共同為建設美好的精神家園一起努力著。
一、對典型人物的精心選擇
道德建設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道德講堂”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那么,在“道德講堂”做交流發(fā)言的人應該是誰呢?
圍繞“孝老愛親”這個主題,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團委的團員青年們幾番斟酌,終于確定了以下人選:悉心照顧百歲婆婆的好媳婦王群英;愛自己的外婆又有一片公心的麗水市十杰青年——西溪小學校長翁閣谞。
(一)典型人物一:悉心照顧婆婆的好媳婦
家住北苑路社區(qū)的王群英,是街坊鄰居齊稱贊的好媳婦。王阿姨的婆婆梁奶奶今年105歲,祖籍廣東佛山。1995年,梁奶奶的老伴去世,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王阿姨把婆婆從溫州接到了麗水家中共同生活,因為丈夫當時還在上班,照顧老人的事情也是王阿姨一力承擔,陪老人散步談心,給老人剪指甲剪頭發(fā),讓老人每一天都是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家庭和睦溫馨,讓梁奶奶的晚年生活有滋有味。最難能可貴的是,王群英的丈夫并非是梁奶奶的親生兒子。但王群英幾十年如一日,把婆婆當作自己的媽媽。許多細節(jié)和故事讓現場的觀眾無不為之感動。王群英說:“我們自己也會老去,我想做個榜樣,自己的女兒以后也會對我那么好的。”
通過王群英的講述,人們深切感受到:“在道德領域里你就是他人的環(huán)境”。能否擦亮人心向善的鏡子,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喚醒每個人心中的“道德律令”。
(二)典型人物二:公心愛學生的好校長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都能夠幸福健康一輩子。麗水市十杰青年翁閣谞和自己的外婆感情特別好。她以《從容盡孝人人都是“燃燈者”》為主題,給大家講述了自己對“孝老愛親”的理解。
翁校長說,在她的生命里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她的母親,一個就是陪伴她的母親——外婆。她是生在外婆家,長在外婆家。自外公、爺爺去世那時候起她就銘記這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币恢币詠?,她都很珍惜和外婆的時光:工作后第一個月的工資,她交給了外婆;有了第一個工作單位,她把外婆接來看她的學校;在城里買了房,接外婆來??;有了第一輛車,第一趟就是去看外婆。
翁閣谞說,孝順最重要的是給老人一個溫暖的家,一個有兒女依靠的陪伴的家??墒乾F實生活中,總是感受到父母、長輩總是將最好、最寶貴的留給晚輩,他們像蠟燭不停地燃燒自己,照亮
孩子!
翁閣谞認為,“孝”有兩種方式,第一:單單是物質上的孝敬。第二種方式就是精神上的回報了。晨起有兒女給你更衣,暮下有人為你洗腳。三餐熱飯,睡前幫他們蓋蓋被子,天冷幫他們添衣服、戴手套,聽老人說話和老人聊天……這也許更是老人需要的。
對于“孝老愛親”有著深刻的理解,或許還在于自己是一名老師?,F在,翁閣谞是蓮都區(qū)中山小學西溪校區(qū)的校長,她覺得老師更應該“以孝育人”。做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是教師的職責,擁有良好的品德,尤其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孝德行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校長,翁閣谞總是注重把孝文化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把孝文化教育與少先隊活動結合起來,與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結合起來,與扎扎實實的家校聯系結合起來。百善孝為先,為善先盡孝。通過系列“新型孝德”教育活動在學生心中種下孝的種子,希望來日開花、結果。
二、多媒體的使用獨具匠心
除了典型人物的精心挑選,如何使講述的故事更加打動現場觀眾呢?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團委充分發(fā)揮自身媒體特色,在視頻配合、音樂表現等兩個方面進行了巧妙的融合。
(一)視頻的巧妙使用
配合典型人物的講述,每個典型人物的發(fā)言,都用投影儀配以生動的圖片和視頻。舉例來說,王群芳在講述故事時,投影儀里播放的是她照顧婆婆的日常點滴。這視頻是電視臺攝影記者用三天的時間拍攝和剪輯的。通過畫面和音樂的巧妙配合,視頻的同步播放打動了現場的觀眾。
麗水在線小秋志愿服務團隊通過6年的努力,凝聚網絡愛心,敬老愛幼,傳播公益,讓“有事情,找小秋”成為麗水網民的口頭禪;麗水市十大青年翁閣谞將自己對長輩的愛,融合到平日里對學生的孝文化的點滴教育中;最美兒媳王群英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人生信條,講述了幾十年來孝敬婆婆的點滴溫馨故
事……在“學模范”環(huán)節(jié),平凡又不平凡的模范故事通過視頻的補充播放,讓現場觀眾看到身邊“孝老愛親”的鮮活例子,引起了現場共鳴。
(二)音樂的適時渲染
一場好的晚會需要好的音樂,一場讓人難忘的“道德講堂”同樣需要音樂的藝術渲染。2014年的春晚,人們記住了感人至深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它觸動了許多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無論是旋律還是歌詞,都讓人產生了共鳴:“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除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麗水市第十一講“道德講堂”開始前,《三德歌》背景音樂一直循環(huán)播放,道德講堂結束后,《麗水好人》歌曲也一直播放,在較為嚴肅的“道德講堂”上,音樂用它的感染力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藝術的力量。
2014年7月,在麗水市第五場“道德講堂”結束之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建波召集市直有關單位、部門和企業(yè)代表,現場召開座談會,會議指出,要正確把握好道德講堂建設的認識、實踐和提升三個問題,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鼓勵創(chuàng)新,辦好道德講堂,提高教化成效,力爭讓更多的人走進道德講堂。
會議提出,要在社會氛圍、文化載體和推進途徑等方面結合自身實際大膽創(chuàng)新,大力推進道德講堂的生活化、工作化和常態(tài)化建設,讓道德講堂成為群眾易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平臺和載體,真正實現道德講堂的社會服務成效。
而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團委承辦的麗水市第十一講“道德講堂”,正是在這些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對孝文化的真心尊重
在五千年厚重的文化積淀中,關于“孝老愛親”的討論和思考非常多,這也證明它在人們心中的份量有多重。“道德講堂”的主持稿主要是由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團委副書記鄭曉峰來設計完成的,他特意挑選了麗水市廣播電視總臺的兩位團員青年來帶領大家一起誦經典。而挑選的誦經典的三段有關“孝道”的詩詞,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1.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出自(明)《增廣賢文》。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2.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意思是:“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yǎng)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yǎng)。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yǎng)父母和飼養(yǎng)狗馬有什么區(qū)別呢?”
3.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p>
這三句經典名句,層層遞進,配合典型人物的講述,讓人在聽故事之后,能朗讀到經典背后的用意。
而道德講堂里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反省。但反省不一定需要對自己有多少自責,只要更深刻地明白“孝老愛親”其中的道理就足夠了。對父母盡孝道,第一層次是養(yǎng)父母之身,這個都不難,就像許多人過年過節(jié)買些禮品送些錢,這是一種孝順,但人們更需要知道和理解對父母盡孝道的更高一層是養(yǎng)父母之心,也就是想父母之想,為其解憂,也就是現在社會講的心理精神需求。
那么,具體應如何來學習“養(yǎng)父母之心”呢?主創(chuàng)們邀請到的就是一位專家——麗水學院教育學院的教授、博士宋興川,請他給大家做一場現場心理輔導。
學知識后,每位觀眾還收到了一本《養(yǎng)生有方》的書和一個可以給父母捶背的養(yǎng)生捶。讓所有的朋友回家后,都好好地孝順父母。
近年來,麗水在市民文明素質增強、城市環(huán)境改善、公共文明水平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2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上,浙江麗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向全國文明城市邁出了關鍵一步。
動人歌曲感染了觀眾的心靈,先進事跡觸動了觀眾的心靈,經典語錄啟迪了觀眾的心靈,反省反思凈化了我們的心靈,科學知識提升了觀眾的能力,經過這樣洗心、養(yǎng)心、長好心的過程,每個人都有心靈的觸動。不少觀眾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講述了自己和父母的故事以及自己對孝老愛親的理解。
道德講堂結束后,有人評價:“道德講堂以生活化、特色化、實踐化的形式,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先進道德文化的力量,讓道德的光輝照到每個人的心上,洗滌了心靈,用榜樣的力量帶動了更多的自我提升。”
也有人這樣說道:“聽了模范們孝敬老人的感人故事,深受觸動,我們要認真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后要更加敬好孝道。”
也有人這樣感慨:“父母對孩子的感情像路一樣,無窮無盡,做子女的對父母虧欠太多,我們應該要做到最基本的,就是多抽出時間陪陪他們。”
無論走多遠,都不要忘記最初時候人的本心,就是人之初那一顆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無邪、進取、寬容、博愛之心?!安煌跣模拍苁冀K”。
辦好“道德講堂”,一定可以與建設文明城市融為一體,是共同建設精神家園的有力促進。可以成為提升市民素質、踐行核心價值的有效載體,成為引領時代主流、促進社會和諧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