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阿妮
【摘要】任意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和外心在一條直線上,這條直線被稱為歐拉線.眾所周知,等邊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和外心重合為一點,每條通過等邊三角形中心的直線,都同時通過它的垂心、重心和外心.那么,一般地任意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和外心是否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是一個平面幾何問題,本文試用解析幾何方法為其證明解答.
【關鍵詞】解析幾何;歐拉線;三角形
1.引 言
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在幾何問題里經(jīng)常遇見,如圖1所示,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連接著直角頂點和斜邊的中點.直角頂點是直角三角形的垂心(三條高線的交點).斜邊中點是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外接圓的圓心).當然,這條中線還通過直角三角形的重心(三條中線的交點).一線過三心:垂心、重心和外心.
2.解析幾何證明歐拉線方法
可以預料,在利用坐標進行計算的過程中,必然要用三角形頂點的坐標分別表示出垂心、重心和外心的坐標.無論最后結(jié)果如何,這些表示式都是有參考意義的.
設在任意三角形ABC中,垂心是H,重心是G,外心是P,希望能夠證明,三點H,G,P在一條直線上.
如圖2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取A為原點,并使B在x軸正半軸上,C在x軸上方.
為了便于辨認各點的坐標,將點H的坐標記為(h,h′),點G的坐標記為(g,g′),其余類推.
在這樣的記號下,有 a=0,a′=0,b′=0,b≠0,c′≠0.
由于不必考慮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平凡情形,還可認為c≠0,b≠c,b≠2c.
重心G的坐標等于頂點對應坐標的算術(shù)平均值,所以
g=b+c3,g′=c′3.
①
從圖2容易看出,垂心H的橫坐標與C相同,外心P的橫坐標與AB的中點E相同,即 h=c,p=b2.
②
用記號kBC表示直線BC的斜率,其余類推,易得
kBC=c′c-b,kAH=h′c.
因為直線AH⊥BC,所以它們的斜率之積為-1,即
h′c · c′c-b=-1.
由此得 h′=c(b-c)c′.
③
設D是BC的中點,那么它的坐標是
d=b+c2,d′=c′2.
因而 kPD=c′2-p′b+c2-b2=c′-2p′c.
因為PD//AH,所以兩直線斜率相等: c′-2p′c=h′c.
由此得 c′-2p′=h′.
因而 p′=c′-h′2.
④
到此為止,已將重心G,垂心H和外心P的坐標全部求出(① ~ ④式),由此易得
p-g=b2-b+c3=b-2c6,
p′-g′=c′-h′2-c′3=c′-3h′6,
g-h=b+c3-c=b-2c3=2(p-g),
g′-h′=c′3-h′=c′-3h′3=2(p′-g′).
因而 g′-h′g-h=p′-g′p-g.
這樣就證明了,三點H,G,P在同一條直線上.
以上通過坐標計算,用解析幾何方法證明了歐拉線定理.
【參考文獻】
[1]張成華,謝杰.歐拉線[J].數(shù)苑縱橫,2005(10上).
[2]張裕文.歐拉定理 費爾巴哈定理及相關命題的統(tǒng)一證明[J].數(shù)學通報,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