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亮
摘 要:現(xiàn)代腦科學展示出了右腦的強大功能,而傳統(tǒng)教學方法太注重左腦開發(fā),甚至壓抑了右腦。本文先介紹了腦科學理論,然后對右腦學習法在中職電工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以此說明右腦學習對教和學兩發(fā)面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圖像腦;形象思維;創(chuàng)造性;直覺性
一、右腦學習法的理論基礎
研究表明:左腦管理右側身體,主要完成語言、邏輯、分析、數字的思考認識和行為,是理性思維,工作方法為直線式,是從局部到整體的累積式;右腦管理左側身體,主要負責可視的、綜合的、音樂的思維認識,是形象思維,工作方法是從整體到局部的并列式,工作性質是感性的、直觀的。右腦具有左腦所沒有的快速大量記憶和快速主動處理性能,這種性能使右腦能超快速地處理信息,并且右腦中的直覺和藝術思維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如果在教學中能有意識地對右腦進行引導和應用,將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創(chuàng)造性。
二、開發(fā)右腦常用的幾種方法
1.軀體刺激法
軀體刺激法就是刺激右腦主管的軀體,從而開發(fā)、鍛煉和喚醒右腦。具體有:刺激指尖法、刺激左側身體法、鍛煉五種基本感覺法……
2.思維鍛煉法
思維鍛煉法是訓練右腦主管的思維功能,促使右腦神經元形成新的回路,促進神經聯(lián)系的新生和分化。主要加強形象思維、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鍛煉。還有人主張將兩者相融合。
三、在電工專業(yè)實踐訓練中開發(fā)右腦
電工實訓是電類專業(yè)重要的實踐課程,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但由于學生在基礎知識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學生沒有理解知識所必需的基礎。而右腦在圖形方面優(yōu)于左腦,所以在電工實訓教學中鍛煉和發(fā)揮右腦功能將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 建立情境——主動喚起右腦。首先,建立學習的情境——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保加利亞學者羅扎洛夫認為:每個人都有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此時,容易獲得最佳學習效果。我們可以通過提醒、暗示,讓學生觀察、撫摸元件,讓學生回想原理圖等方法喚醒右腦功能,使身體和頭腦和諧一致進入學習狀態(tài)。
其次,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喚醒、刺激右腦工作。和以往教學情境不同,在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要大量引入圖形、實物以及過程,引發(fā)學生積極聯(lián)想,促使圖像在右腦里不斷地轉化、處理、組合,借此引導和加強右腦的運轉。比如,創(chuàng)立正反轉控制電路情境時,先讓學生觀察電動機正反轉電路細節(jié),聽發(fā)出的聲音,而后讓學生回憶所見所聞,當學生能基本說全時,再進行操作讓學生通過聲音判斷繼電器的動作、電動機的狀態(tài)。誘發(fā)學生運用右腦,將看到和聽到的變成一幅幅圖像存進右腦,然后學生便會將右腦的圖像和以前右腦中機床的圖像進行拼合形成更生動的圖像。
(2)運用形象記憶——讓右腦中圖像幫助學生先把知識記住。俗話說,“一圖抵萬書”,且右腦記憶力驚人。所以,我們要注意給予右腦更多、更豐富的圖像刺激,積極引導右腦處理。在演示中讓學生多看實物、過程,使其印在學生右腦里,然后再引導學生提取右腦中的圖像,這樣所得到的結論將不再蒼白——有豐富的圖像作支撐。在總結回顧某個知識點卡住時,先不急于從邏輯上去引導,而是利用學生右腦中的圖像:如老師當時的手勢、語調、位置等,這樣學生不僅能想起知識點,還會加深整個課堂的印象——右腦記憶時間是超長的。
(3)適當地超前學習——讓右腦參與使學習更具有的創(chuàng)造性。右腦傾向于網絡狀、隨機、跳躍地處理信息。所以學習也可以是網絡狀的、跳躍式的、直覺感悟式的學習。比如,熔斷器可以不講,后面通電時肯定有燒熔斷器的,那時通過讓學生看現(xiàn)象去理解熔斷器的功能;讓學生結合操作實踐來理解其上、下接線樁的區(qū)別——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熔斷器,還培養(yǎng)了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和能動性。
(4)適當地設置問題——讓右腦在解決問題中不斷提升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右腦更具有隨機性和直覺性,這會產生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性,同時右腦中的圖像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當問題出現(xiàn)時,右腦會自動被激活解決問題。右腦功能的提升會提升整體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我們要有意識設置問題讓學生解決。比如,在講完單向控制電路后,讓學生自己設計正反轉電路、多臺電機單向控制電路等。
以上是本人在電工實訓中對學生右腦開發(fā)的一點嘗試,但并非片面強調訓練右腦,而是呼吁要像培養(yǎng)左腦一樣去培養(yǎng)右腦。
參考文獻:
[1]溫寒江,連瑞慶.開發(fā)右腦——發(fā)展形象思維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學農.大腦右半球功能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南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