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震美國兵的狙擊手
1932年6月,高良倫出生于四川省劍閣縣正興鄉(xiāng)靈驗村一個貧困的家庭,童年失怙的不幸和生活的苦難,在他幼小的心靈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同年10月,麥克阿瑟指揮以美軍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再三警告,悍然將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直接威脅著我國安全。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zhàn)。
1951年2月,年僅19歲的高良倫積極響應號召報名應征,毅然告別雙目失明的老母和新婚妻子,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踏上了出國征程。
入伍后,高良倫被編入志愿軍第3兵團,在第12軍31師93團9連當戰(zhàn)士。這個團的前身是“朱德警衛(wèi)團”,在漫長的戰(zhàn)斗歷程中,先后獲“老虎團”、“功臣團”、“英雄團”稱號。高良倫和戰(zhàn)友們跨過鴨綠江,面對荒冢新墳前的斷壁殘垣,高良倫暗自痛下決心,一定要狠揍侵略者,為朝鮮人民報仇。入朝后,由于他學習努力,軍事技術過硬,不久就加入了共青團。
1951年夏,經(jīng)過5次戰(zhàn)役的激烈廝殺,中美雙方第一次坐到了一起,曠日持久的“停戰(zhàn)談判”就此拉開帷幕。志愿軍及時改變了戰(zhàn)法,在“三八線”附近山地,構筑以坑道為依托的陣地,與美軍打起了陣地戰(zhàn)。雙方在200多公里的陣地上形成對峙,最近的相隔只有50米。對絕大多數(shù)志愿軍士兵而言,他們從未經(jīng)歷如此近距離的陣地對峙。
1952年10月,第93團完成了金城前線阻擊戰(zhàn)任務,開往二線谷山休整。行軍途中,突然接到增援15軍、參加上甘嶺戰(zhàn)斗的命令,于是全團戰(zhàn)士直奔五圣山。高良倫第一次體驗到了真正的戰(zhàn)斗。
美軍倚仗武器精良、炮火強大,根本不把志愿軍放在眼里,他們白天放高音喇叭,大搖大擺地在陣地上行走,或三五成群地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甚至跑到兩軍陣地之間的河溝里洗澡,故意拍打著胸毛以顯示其彪悍強健。更有甚者,還把一些穿紅著綠的韓國妓女帶到陣地上跳舞唱歌,打情罵俏。
我軍針鋒相對,開展了冷槍冷炮運動,造就了一大批狙擊英雄。敵人出來曬太陽———打!修工事———打!吃飯———打!敵機轟炸時,敵人出來看熱鬧———打!出來方便———打!這樣一來,敵人頓時成了驚弓之鳥,不敢那么猖狂了。
一天,營長找到高良倫,問道:“小高,你害怕嗎?我們打冷槍怎么樣?”
高良倫一頭霧水:“打冷槍,什么叫冷槍?。俊?/p>
于是,營長就教他怎么測距離,怎么定標尺,怎么算提前量,怎么打上山的,怎么打下山的,夜間射擊有些什么要領……營長發(fā)現(xiàn)高良倫有當狙擊手的天分,立刻選送他到團里的射擊訓練班培訓,高良倫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打成了神槍手。
浴血上甘嶺的四川娃
五圣山海拔1061.7米,是志愿軍中部防線的制高點。五圣山南麓上甘嶺有兩個突起的高地,537.7高地北山和597.7高地。這片面積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坡,組成了整個五圣山防線的最前沿門戶。
據(jù)說,志愿軍總司令彭德懷曾指著朝鮮地圖對15軍軍長秦基偉說:“五圣山是朝鮮中線的門戶,失掉五圣山,我們將后退200公里無險可守。你要記住,誰丟了五圣山,誰就要對朝鮮的歷史負責。”
高良倫所在部隊奉命堅守6號高地,他還擔任了作戰(zhàn)組長。1952年11月12日4時,敵人在以較大兵力向我軍沖鋒失敗后,改以小兵力分散向我軍攻擊。扼守在陣地右側(cè)凹部的高良倫作戰(zhàn)組陣地向右側(cè)移了10米,避開了敵人的炮火殺傷。高良倫和戰(zhàn)友們將敵放近了打,擊退敵人一次沖鋒后,就及時確定新的打法。他們將彈藥分散隱蔽,以防被敵炮擊毀,并利用敵炮擊間隙搶修工事,沒有工具,就用手挖土裝麻袋,連同敵人的死尸筑起了一個觀察工事。高良倫還從被打壞的敵人工事里搜集了100多枚美制手榴彈和爆破筒。
由于敵人實行嚴密封鎖,我軍幾乎沒有炮火支援,彈藥、糧食也常常補充不上。戰(zhàn)士們兩天沒有喝水,一天沒有吃飯,但饑餓和干渴絲毫也沒有減弱他們爭取勝利的信心。高良倫靈活機智,用石頭偽裝成人頭,穿上軍衣、戴好軍帽,誘敵上鉤,集中殲滅。
戰(zhàn)斗進入白熱化,戰(zhàn)友們一個個相繼犧牲,陣地上只剩下高良倫和王學禮,他們誓與陣地共存亡,一天打退敵人7次進攻。接著二人轉(zhuǎn)入貓兒洞,敵人雖用炮轟,陣地毫無反應。敵人又一陣炮轟后,見仍無動靜,以為這個陣地已被攻陷,正在得意忘形之時,高良倫和王學禮急速躍出貓兒洞,向敵人猛投爆破筒和手雷,打得敵人魂飛魄散,抱頭鼠竄,尸橫遍野。幾天后,高良倫孤身一人堅守6號陣地20多個小時,打退敵人6次瘋狂進攻,消滅美軍170多人,而他竟安然無恙,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光耀劍門關的老英堆
上甘嶺一戰(zhàn),四川娃高良倫摧鋒于正銳,挽瀾于極危,打出了國威、軍威,其英雄事跡在全軍通報,所在部隊政治部批準給他記特等功一次,榮獲特等功臣二級戰(zhàn)斗英雄光榮稱號。
1953年10月1日,高良倫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國慶節(jié)歸國觀禮代表團,受到了毛澤東的親切接見,他還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觀看了盛大的閱兵式和游行方隊。12月,朝鮮人民軍訪華代表團成員李道一率團來劍閣宣傳志愿軍英雄事跡,慰問高良倫親屬。劍閣縣委舉行盛大歡迎儀式和英模報告會。李道一親切慰問了高良倫之妻郭蘭英。
1955年11月,高良倫由朝鮮歸國參加黨校學習。上世紀60年代,他轉(zhuǎn)業(yè)后分配到江蘇南京市纖維廠工作,曾任廠工會副主席。他雖是上甘嶺戰(zhàn)斗英雄,卻始終保持高風亮節(jié),從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高良倫夫妻養(yǎng)育了兩個兒子,大兒子高紅保,小兒子高紅衛(wèi)。當時,因為孩子小,工資低,入不敷出。無奈之下,高良倫將軍功章拿出去賣掉,換錢買米度日,這事被原部隊首長知道了,立即派人趕到南京,費盡周折找到了買主,將勛章用錢換了回來,還給了高良倫。
晚年的高良倫仍不忘發(fā)揮余熱,多次到機關、學校、企業(yè)作報告,講英雄事跡,胸前戴滿了小學生們獻的大紅花。
2003年9月,71歲的高良倫走完了他英雄的一生。
(摘自《文史春秋》2012年第2期,何明圓、何廣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