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瀚 高祥 張強
摘 要:文章針對電解質(zhì)支撐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建立了一個三維的數(shù)學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分析了陽極和陰極rib對氣體濃度分布和電勢分布的影響。同時還進一步分析了陽極和陰極rib與電池輸出電流密度的關系,并分別給出了最優(yōu)的陽極和陰極rib尺寸。
關鍵詞: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電解質(zhì)支撐;圓柱形連接體
1 概述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具有全固態(tài)結(jié)構(gòu)、燃料靈活、不需要昂貴的催化劑等優(yōu)點,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應用前景的新能源技術[1]。在實際應用中,單電池的性能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因此必須把多個單電池通過連接體材料以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的方式組裝成電池堆。但是根據(jù)試驗報道,電池堆的最好的性能也只有單電池的一半左右[2]。
連接體作為連接單電池組成電池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優(yōu)化設計顯得尤為重要。連接體與電極接觸的部分稱為rib,起到集流的作用。Lin等人[3]給出了陽極支撐的SOFC中rib與濃度損失、歐姆損失之間的對應關系,并根據(jù)此對應關系得到了最優(yōu)的rib值;Kong等人[4]對陰極支撐SOFC的陽極rib和陰極rib分別進行了優(yōu)化,并給出了擬合公式。Kornely等人[5]通過實驗對陽極和陰極rib對SOFC性能的影響分別進行了探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陽極rib尺寸對SOFC的影響可忽略不計,但因為實驗樣本太少,因此不具有普遍性。Li[6]等人提出了一種離散式柱形連接體,并與傳統(tǒng)的連接體在單電池和電堆以及強制對流與自然對流方面進行了比較,并且針對圓柱形連接體尺寸做了進一步優(yōu)化。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對圓柱形連接體的研究主要是針對陽極支撐和陰極支撐的SOFC的優(yōu)化,對于電解質(zhì)支撐的SOFC圓柱形連接體的優(yōu)化尚未發(fā)現(xiàn)。因此,有必要對電解質(zhì)支撐的SOFC圓柱形連接體做進一步的研究,以探究圓柱形連接體尺寸對電池堆性能的影響,來獲得的更高的輸出功率。
2 模型
物理模型:在文章的研究中,建立了一個三維電解質(zhì)支撐平板式SOFC。模型主要由陽極、電解質(zhì)、陰極以及連接體組成,考慮的控制方程有質(zhì)量守恒方程、電荷守恒方程和電化學反應。
3 結(jié)果與討論
當陽極圓柱形連接體rib的半徑為1mm時,電池的最小H2濃度為7.6mol m3。當陽極圓柱形連接體rib的半徑為2mm時,電池的最小H2濃度為4.1mol m3。因此陽極圓柱形連接體rib半徑越大,越不利于H2的擴散。當陰極連接體rib的半徑為1mm時,由陰極引起的電壓降為0.0747V。當陰極連接體rib的半徑為2mm時,由陰極引起的電壓降為0.0407V。因此陰極圓柱形連接體半徑越大,陰極引起的電壓降就越小。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rib尺寸的增加,電池輸出電流密度先增大后減小。當陽極rib尺寸為1.9 mm時,電流密度達到最大值,最大值為2233.5A/m2。也就是說,存在一個陽極rib尺寸,可以使電流密度達到最大值。類似,當陰極rib尺寸為1.6mm時,電流密度達到最大值,最大值為2212.5A/m2,與陽極最優(yōu)rib尺寸1.9 mm不同。
4 結(jié)束語
文章主要對電解質(zhì)支撐SOFC的圓柱形連接體結(jié)構(gòu)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表明,電池的性能與rib尺寸有很大的關系。對于圓柱形連接體來說,rib尺寸對氣體濃度分布、電勢分布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存在一個最優(yōu)的rib尺寸可以使得電池的輸出功率最大,但由于陽極和陰極自身特性的不同,導致其最優(yōu)rib尺寸也不相同。
參考文獻
[1]王曉紅,黃宏,等譯.燃料電池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7.
[2]KIM J W, VIRKAR A V, FUNG K Z, et al. Polarization effects in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anode-supported solid oxide fuel cells [J].J Electrochem Soc, 1999,146(1):69-78.
[3]LIN Z, STEVENSON J W, KHALEEL M A. The effect of interconnect rib size on the fuel cell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in planar SOFCs [J]. J Power Sources, 2003, 117(1-2): 92-7.
[4]KONG W, GAO X, LIU S, et al.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rconnect Ribs for a Cathode-Support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J]. Energies, 2014, 7(1): 295-313.
[5]KORNELY M, LEONIDE A, WEBER A, et al. Performance limiting factors in anode-supported cells originating from metallic interconnector design [J]. J Power Sources, 2010.
[6]P. W. Li, S. P. Chen, M. K. Chyu. A Novel Approach for Distribution of Reacting Gases with Enhanced Mass Transfer in Fuel Cells.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2004.
[7]JI Y, YUAN K, C HUNG J, et al. Effects of transport scale on heat/mass transfer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J]. J Power Sources, 2006, 161(1):3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