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瑾
陶行知老先生曾說:“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爆F代兒童學習觀與之有著共識:孩子的學習應該是自主學習。幼兒的自主學習,即指孩子在幼兒園中按自己的想法和心意,選擇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為方式,獨立地來接觸信息,獲得經驗,提升認識,自主地發(fā)展。
我園借助《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以主題方式整合各個學科的范圍,力圖嘗試在幼兒園一日生活里,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豐富的活動環(huán)境,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讓幼兒自主的選擇,主動的學習和發(fā)展。
一、主題構建突出幼兒學習主體性
幼兒有意義的學習所要得到的東西,常常不是依靠每天一二節(jié)集體教學活動所能實現的,可以打破單一性和封閉性,在時間與空間上充分地開放、在內容與方式上充分地多元化,主題活動的開展正好能滿足幼兒的這一學習需要,它是以幼兒發(fā)展為本,具有探究性、開放性、主動性,這正是發(fā)展幼兒自主學習的最佳載體。
1.內容的確定體現幼兒的自主性。主題活動課程的特性決定了我們在構建主題網絡的時候完全可以與幼兒共同進行,由此充分調動幼兒的相關經驗,尋找最適合幼兒的課程內容。
2.過程的展開突出幼兒的選擇性。幼兒自主學習的骨架特征,就是選擇性,幼兒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一連串的選擇活動。實施《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主題教學,它強調的是教學的過程和經歷,幼兒不僅是有能力的學習者,更是有能力的思考者、探索者。
二、主題背景下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調動幼兒主動性
學習的性質是由環(huán)境決定的,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就有什么樣的學習。
1.主題環(huán)境的布置,調動幼兒積極參與。每次的主題墻和墻面布置,我們都盡量調動幼兒參與,和幼兒共同商議。例如:春天來了,孩子們春游歸來,提出“把春天搬進教室”,于是,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尋找圖片、照片,自己繪畫和手工制作,自己布置畫面,自己嘗試各種材料,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性和自主性。
2.主題環(huán)境的展示,激發(fā)幼兒大膽表現。在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有的幼兒用繪畫、手工表達,有的用符號、標記表達,有的通過信息收集,都是孩子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心聲。例如:如“驚奇一線”主題活動中,不但張貼小朋友對生活中線的調查表,還布置了好多用棉線、毛線、銅絲等纏繞出的線制品;在“服裝”主題活動中,使用的材料則更多了,棉、麻、絲、綢、塑料袋、皮革、紙袋乃至VCD光盤等等,都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服裝。
3.主題環(huán)境的完善,拓展幼兒深入感知。環(huán)境是為主題而創(chuàng)設的,而主題必須依靠環(huán)境才能更深入,更具體地開展。主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始終貫穿著整個主題,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隨著主題的不斷深入而逐漸豐富,每一步都是孩子經驗提升的體現,每件作品都是孩子學習參與的寫照。
三、主題背景下的自主性游戲,強調幼兒自主選擇
主題背景下幼兒游戲的自主選擇是指教師在了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共同參與主題背景下游戲內容的討論、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游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游戲,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材料,選擇合作伙伴。
1.自主選擇游戲內容。自主游戲強調游戲的主題是由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和決定的。從原來的由教師規(guī)定主題和內容,發(fā)展到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適時地調整游戲的主題設置,教師和幼兒一起商討游戲的主題,共同收集、共同討論。
2.自主選擇游戲材料。采用多種形式引發(fā)幼兒對游戲材料的收集和探索,還可以與主題活動收集的資料進行資源共享,主題活動中收集的材料,可直接投放到游戲中。另外,游戲中常常需要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制作玩具,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如在“娃娃家”的游戲中,孩子們想為娃娃過生日,他們自然而然地想到并制作了“蛋糕”。
3.自主選擇游戲方式。游戲的過程是幼兒自己安排和設計的,組織形式是多樣的??梢允菃为氁蝗说挠螒?,也可以是群體的游戲。當一個游戲提出多種玩法時,教師可以讓他們去試一試。由幼兒自己選擇,不用教師去干涉,這樣才能真實的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反映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毫無拘束的表露他們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他們頭腦中所想到的一切。
四、主題背景下的資源整合,拓寬自主學習渠道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在主題活動中,我們注重多元化、開放式、多渠道的將教育資源有機地加以整合。
1.請進來,讓資源促進學習。首先,我們通過家長園地、親子學習單,讓家長了解主題活動開展情況,邀請家長參與。如:《蟲蟲飛》主題開展前,教師和孩子們由于時間、場地有限,收集的昆蟲無論是種類和數量都十分有限,不能滿足幼兒多角度和全面探索的愿望。我們動員孩子和父母利用休息日外出觀察昆蟲、捕捉昆蟲、查閱有關資料并做好記錄。另外,在主題環(huán)境下組織幼兒進行親子活動,邀請部分家長走進課堂。
2.走出去,主動利用資源學習。在請進來的同時,還利用家長職業(yè)之便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如:在《各行各業(yè)》主題中,我們通過帶幼兒到超市觀察售貨員是如何接待顧客,如何擺放貨架上的物品;另外,我們還帶幼兒參觀理發(fā)店、銀行、點心店等;在《給你一封信》主題中,帶孩子們到郵局寄信;在《蔬國舞會》主題中,帶幼兒參觀菜市場和蔬果種植園,了解蔬菜的生長過程。在這些場所里,聽著家長的詳細介紹,孩子們在好奇、興奮的交流中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主題活動的開展,通過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做載體,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中,不斷的關注幼兒的興趣、自主、需要和創(chuàng)造,以活動為載體,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在家、園、社區(qū)的三結合下,使幼兒在與周圍人、事、物互動中不斷探索、表現、操作,獲得自主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