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喜
“每人都有15分鐘站在道德高地上罵媒體”,這段時間,好多人或許都體驗了這15分鐘。從外灘踩踏事故后對復旦女生的報道,到《人物》雜志的《驚惶龐麥郎》,再到姚貝娜逝世后的報道爭議,對媒體的譴責一波接一波。在職業(yè)和人性中找到一個平衡點,確實是媒體人必須處理好的問題。如果上述爭議屬于采訪和報道倫理方面的問題的話,那另外一種批評則算是直接罵媒體沒骨氣了。
這些批評者來自新聞界,自是比普通公眾更了解媒體輿論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以及受到的各種阻力。這種明知其不可為而責之的做法,很快意恩仇。但大家同在一個圈子里混,看著自己的同事戴著鐐銬艱難地跳舞,卻喊道,“你怎么不來個一字馬?”實在不是很厚道。
中紀委的通告往往很吝惜筆墨,也就幾句話、幾十個字。媒體報道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料放出來,向公眾展示貪官的違法違紀事實,是對之前“不能為”進行的努力彌補。只要不是蓄意消費公眾的獵奇心理,不是對貪官搞媒介審判,又有何不可?況且,如果這個時候媒體還不能有所作為,不能及時為公眾厘清事實,媒體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
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揭露,還原了貪官的貪腐事實,證明了中紀委打虎的正確性,也有利于消除社會對反腐的各種陰謀論猜測,難道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如果那些貪官確實為害一方,已然是天怒人怨,媒體的報道讓公眾的情緒有了一個發(fā)泄的渠道,不也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
這種事后的監(jiān)督,雖然沒有事前監(jiān)督的作用大,但它對官員來說也是一種警醒。被示眾也就成為了腐敗所要付出的代價之一,官員可能會明白,伸手必留痕,自己的行為其實沒有那么隱秘。如果視媒體的“扒皮”為一種恥辱,那么,官員也就得更謹慎、規(guī)矩,因為有一天那些丑事將被置于眾目睽睽之下。我想,這種被“扒皮”示眾的滋味,估計沒有誰愿意輕易嘗試。
認為媒體揭露貪官不能起到正面引導作用、反而會讓公眾不再相信官員中也有好人的觀點,好像也似曾相識。這不是與反腐會讓公眾對政府失去信心的觀點如出一轍嗎?我想,就算沒有這些“扒皮”報道,公眾也不一定會相信媒體對官員的正面宣傳——如果這個官員確實劣跡斑斑的話。而官員在公眾中的形象也不完全來自于媒體的報道。一個為人正派,清正廉潔,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的官員,就算媒體想抹黑他,民眾也不會同意吧。所謂“政去人聲后”,民眾對官員的所作所為自然有一桿稱在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