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新
【摘要】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課堂教學的落腳點在于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指標。我們應把“教會學生學”作為己任,使學生學會學習,有效學習,這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亮點,更是難點。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 有效性學習 方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121-02
一、引言
課堂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課堂教學的落腳點在于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我們應該將更多的目光關注到學生身上,采取適當?shù)慕虒W策略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并內化成形為習慣,從而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目標。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睂τ诋斚碌膶W生來說,最重要的學習是學會學習,只有學會學習才成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讓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指標。我們應把“教會學生學”作為己任,使學生學會學習,有效學習,這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亮點,更是難點。
二、有效學習,概念內涵相統(tǒng)一
所謂有效學習,是指學生遵循學習規(guī)律,以適量的時間、精力取得盡可能多的學習效果,這種有效體現(xiàn)在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上,既包括知識的生成,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又包括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建構,是一種持久的全面的進步與發(fā)展。從概念視角透視到中職教育具體課堂上,我們認為職業(yè)教育有效學習是學生“喜歡學,主動學,靈活用”。這是職業(yè)教育有效學習觀的最直接呈現(xiàn)方式。
1.有效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喜歡學。學生學得愉快而又輕松,對學習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喜歡和需要。只有激發(fā)了學生內在的興趣,學生才會努力去做。我們的教學要始終為這個前提服務。
2.有效學習的過程是主動學習。學習過程主動積極是有效學習的關鍵特征,要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教師應采用適當?shù)姆绞椒椒▉硪龑А⒕S持和促進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我們的教學要為這個過程搭臺。
3.有效學習的表現(xiàn)是知識技能的靈活應用。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是學習達到的較高境界。教師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靈活應用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我們的教學要為這個表現(xiàn)努力。
三、有效學習,在課堂中養(yǎng)成
“喜歡學、主動學、靈活用”的職業(yè)教育有效學習觀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教學要求。落實到具體課堂上,要結合學科的特質和專業(yè)的要求。在我們計算機學科中,可以運用思考、實踐、討論、交流、展示等多種形式促使學生自行設計學習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驟和實驗方法,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式。
1.多一點思考的空間
學會思考是有效學習的基本條件。新課標理念倡導任務驅動,在任務描述及技術分析后,老師不應急于讓學生實踐操作,而可以給學生一個空間進行思考。本任務的目標是什么?技術要點在哪里?哪些是已有的技能?哪些是新的技能?規(guī)劃一下實踐步驟,多一點思考的空間,減少盲目性。
在學生操作實踐過程中,老師要多巡視,善引導。不要越俎代庖,不要隱性牽引。而應通過友情提示、巧妙提問牽引學生理解技能,讓學生在思考后糾錯,在思考中增加體悟。
2.多一點創(chuàng)意的實踐
學會創(chuàng)意是有效學習的學科要求。計算機學科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學生的操作實踐。按樣張操作的技能訓練可作為基本技能學習的教學手段。在階段性、綜合性的實訓中,創(chuàng)意性的實踐更適合培養(yǎng)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筆者在教學中,積極采用創(chuàng)意性實踐活動,鼓勵學生按自己的想法、按自己的愿望去實踐。新班剛開始教學時,創(chuàng)意性實踐活動很難順利開展,學生們習慣于老師要求什么,他們做什么。老師不能太急,應以樣張操作為主,適度提出一些小的創(chuàng)意要求。隨著技能的增加、綜合實訓的增多,則要倡導創(chuàng)意性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斷奶的感覺,逼著他們挖掘潛能、運用技能。慢慢地,學生們會喜歡上充滿挑戰(zhàn)的課堂,改變以往的臨摹學習方式。學以致用是有效學習的最好體現(xiàn)。
3.多一點討論的平臺
互助討論是有效學習的助推手段。計算機學科倡導互助交流。一是師生間的討論,師生間的討論可以產生在教師巡視指導過程中,也可在教師的提問過程中,教師須“放下身段”,聆聽學生的聲音,辨析學生的思想,給予肯定或建議;二是學生間的討論,課堂間的生生交流討論有得于技能的互助提高。筆者近年來倡導學生自結互助小組,從情感上給了他們一份友情的喜悅,同時也給他們增加了一個互助的平臺。
4.多一點展示的機會
展示交流是有效學習的價值體現(xiàn)。由于計算機學科的特質,作品交流評價作為課堂的呈現(xiàn)方式被廣泛應用。作品展示可以讓學生增加一份自信和歡樂,也多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展示交流可以在課堂中間進行,如教師在巡視后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優(yōu)秀作品作為講解范例加以技能引導,讓作品者對前面所學技能的小結。課堂結束時,更應把課堂的舞臺還給學生,對課堂完整的成果作交流展示,可以自己表達作品意境,也可讓同伴進行技術點評。雖然語言有點簡單,但一言一語才能表達出學生的思想和感悟。
四、結束語
實踐證明,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關注學生發(fā)展的有效教學手段。思考、實踐、討論、交流、展示僅僅是課堂的表現(xiàn)形式,而我們所希望的是來自形式的真正內化。這需要職業(yè)教育人的智慧和勇氣。
參考文獻:
[1]黎奇,《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年
[2]余文森,《有效教學的案例與故事》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