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蘭?包鳳林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但這種創(chuàng)造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在深刻認識外部環(huán)境給自己提供的條件和工作對象特點的基礎上,以新的觀念、新的思維方式、新的工作方法來引導學生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推動社會進步。對此,本文分析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意義,著重分析了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德才兼?zhèn)洌豢思悍罟?;有愛?/p>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但這種創(chuàng)造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在深刻認識外部環(huán)境給自己提供的條件和工作對象特點的基礎上,以新的觀念、新的思維方式、新的工作方法來引導學生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班主任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體和施動者,一個班級的成功與否,從根本上說是班主任來決定,班主任在時代不斷發(fā)展的前景中,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和思維方式來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初中班主任因其所面臨的對象的特點,而使其工作更具有更復雜和艱辛的性質特征。為此在當今社會不斷深化改革和發(fā)展的前景下,初中班主任作為21世紀教育中的一個主體,特別是初中九年義務教育中的主體之一,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才能說是稱職的初中教師的代表。
一、要德才兼?zhèn)?/p>
初中班主任的勞動是一項需要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境界的勞動,他必須無限熱愛自己的工作,更要熱愛學生,要時時為學生著想。班主任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決定和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因為初中班主任必須時時把自己放到一個高度,“為人師表”、“言傳身教”自覺地成為學生的楷模和榜樣,而且思想道德品質方面要以身作則,留給學生深刻而難忘的第一印象,樹立自己真正的優(yōu)秀形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以你為榜樣。有人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每個初中生的內心都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初中班主任要想打開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的門口,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讓學生永遠留下美好的回憶,必須有淵博的知識,要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班主任的確了不起,使他們從內心深處佩服你。
二、要踏實、認真、刻苦,克己奉公
班主任要做一個優(yōu)秀工作者的典范,初中生因其身體和心理的特點,對一切事物都具有依賴性和傾向性,而初中生對自己所佩服的人更容易信任和學習其優(yōu)點。大多數(shù)初中生都喜歡向他們心目中的優(yōu)秀人物學習,并以此為榜樣,使自己有一個行為上的奮斗目標,這樣他們的依賴性基本上在一個榜樣上獲得歸屬感,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熟知學生心理特征,正確誘導他們向著美好的方向跨進。
三、要真情奉獻給學生
學生是學習中活動的主體,每個初中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動體,“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學生和老師特別班主任的關系是比較靈活的師生關系和朋友式的關系,初中班主任要心中時時存有愛心,當任何一個學生有困難,都要獻出一點愛心,讓其心中溫暖一片,覺得班主任是自己心中的知己、關懷者。因而,在以后的日子,學生會把自己的秘密告訴班主任,或者以后任何事情都會跟老師講,這樣在無形中增添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為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要樹立權威
班主任的權威越高,學生越容易服從他的指令。構成班主任權威的因素有:在班級中的特殊地位,掌握班級的管理權、獎懲權,知識豐富,能力超群,德高眾望等。班主任尤其是初中班主任要在教育過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威信使學生自覺去做一些該做的事物,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在班主任的正確帶領下,努力學習。特別是要能善于處理偶然事件,在以前的基礎上加強班主任的權威感,同時要經(jīng)常召開主題班會,培養(yǎng)學生好說好動的能力,增強每個學生學習的探索能力,增強每個學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各種能力,都是樹立自己威信的前提。
五、要培養(yǎng)學生骨干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連接學生和班主任(老師)的橋梁,選好班干部,是更有利于自己所帶的班級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同時也是學生自己管好自己的一個有力嘗試。培養(yǎng)好班干部,既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為自己減輕負擔,同時也為搞好自己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要當好班主任特別是初中班主任,必須具有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綜合知識和能力,才能在未來的教育走向成功,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個真正、合格的優(yōu)秀班主任。班主任特別是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美好而艱辛,是富有挑戰(zhàn)性和啟示性。愿每個擔任初中的班主任,能用自己的知識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張海霞,顧劍鋒等 - 《對新時期高職院校班主任如何做好管理工作的一些看法》.改革與戰(zhàn)略.2005.11.
[2]劉穎 - 《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理論觀察.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