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諾爾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共產(chǎn)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yī)生,1938年1月率醫(yī)療隊到延安。白求恩到達延安的第二天,毛澤東就接見了他。白求恩提出要到晉察翼邊區(qū)的最前線,并組織醫(yī)療隊在戰(zhàn)地附近進行初步療傷,以大量減少傷亡。毛澤東同意了。
為了能最有效率地救治傷員,白求恩發(fā)明了一種能跟著軍隊走的“流動醫(yī)院”,精確控制了所有細節(jié)———他與勤務兵帶著兩匹騾子,騾子身上扛的物資足以提供百余人的醫(yī)藥,還能搭建一個手術室,并且在敵軍靠近時,能在10分鐘內收拾完畢,準時撤退。
這位工作狂醫(yī)生常常一天干上18個小時。最忙的時候,他在40個小時內做了71臺大大小小的手術,還有一回則在69個小時內診治了115名傷員。他逐漸成為華北村落里的一個傳說,他的名字就是鼓舞戰(zhàn)士的口號。
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淶源縣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后給一個外科傳染病傷員做手術時受感染,仍不顧傷痛,堅決要求去戰(zhàn)地救護。他說:“你們不要拿我當古董,要拿我當一挺機關槍使用。”隨即跟醫(yī)療隊到了前線,終因傷勢惡化,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黃石口村逝世,享年49歲。
11月17日,晉察冀邊區(qū)黨政軍領導和駐地群眾為白求恩舉行了隆重的葬禮。11月21日,晉察冀邊區(qū)又舉行了追悼白求恩的大會,中共中央致電大會表示哀悼。
12月1日,延安各界舉行了追悼白求恩大夫群眾大會,并以大會名義向白求恩大夫的家屬發(fā)了慰問電,王稼祥和陳云等中央領導同志特地到會并講了話。毛澤東給大會題了挽詞,親筆寫了“學習白求恩的國際精神、學習他的犧牲精神、責任心與工作熱忱”,并于12月21日寫下那篇人人知曉、并“流傳千古”的名篇《學習白求恩》。
1940年1月4日,白求恩的靈柩被抬到唐縣軍城南關,準備召開追悼大會后重新安葬。
1月5日下午,晉察冀邊區(qū)在唐縣軍城南關的古閱兵場上,舉行了有萬人參加的白求恩大夫追悼大會。在追悼大會上,聶榮臻宣布:將晉察冀軍區(qū)衛(wèi)生學校易名為白求恩學校,其附屬醫(yī)院易名為白求恩醫(yī)院。儀式完畢后,舉行送殯典禮。白求恩的靈柩被安葬在軍城南關古閱兵場西北角的一個高坡上。
1940年2月,晉察冀軍區(qū)決定為白求恩修建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陵墓,以此永久紀念這位偉大的國際友人。墓址選在軍區(qū)經(jīng)常組織大型集會的軍城南關古閱兵場。
白求恩墓的主要工程在地面上。墓座需要用磚砌,并用水泥抹成各種各樣的棱角,墓頂需要筑造成地球模型。那時候,水泥在中國是一種稀有的建筑材料,是軍區(qū)通過關系,派人穿越敵人封鎖線,從太原用白面一斤對一斤換來的。
1940年6月21日,晉察冀邊區(qū)黨政軍民1萬余人在此舉行了白求恩墓落成典禮。聶榮臻為白求恩石像揭幕,全場高呼:“白求恩同志精神不死!”
1952年11月6日,經(jīng)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河北省民政廳通知將白求恩、柯棣華的靈柩一同由唐縣軍城晉察冀烈士陵園遷葬到石家莊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
1953年5月,白求恩的靈柩被安置在陵園噴水池西側一大片圓形的空地上。空地中央建有靈臺,上面豎立著一個十字架。靈臺后面,靠南的是白求恩墓,坐西朝東,沒有墓基,花崗巖的墓身,打破了前碑后墓的傳統(tǒng)模式。墓后豎漢白玉碑,碑上用中、英文刻著他的名字和簡要生平。白求恩墓的北邊是柯棣華墓。
1970年6月,加拿大第一個正式友好訪華團來到石家莊。為突出白求恩的地位,經(jīng)研究決定,將柯棣華墓與愛德華博士紀念碑遷至噴水池東側,與白求恩墓遙相對應。并將白求恩墓體遷至原墓基中央,同時將墓體與基座按比例適當擴大。在基座的北側,刻有白求恩生平簡介,南側刻有毛澤東所寫的《紀念白求恩》中的一段文字:“一個外國人,毫不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chǎn)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1977年7月,在白求恩墓前廣場中央,豎立了一尊白求恩全身雕像。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將白求恩墓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摘自《軍中往事》2010年第4期,《中國青年報》2014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