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于凡
艾葉在庭前肆意生長,我們這里的端午,沒有雄黃酒,只有粽葉和粽子的清香,只一段清香,便養(yǎng)了一個小村的故事。
——題記
我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吃粽子,臨近端午,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沙發(fā)上等,等什么呢?我在等六點半,在等那一聲“賣粽子嘍,粽子”,然后迅速地跑出家門去買粽子。賣粽子的阿姨是一位中年婦女,在我的印象里她總是戴著一個白口罩,只留下一雙會笑會說話的眼睛。糯米的粽子在那時是賣七毛錢,摻黑米的是八毛,她記得我的習(xí)慣,每次都是要兩個黑米的,不用我說,她會早早地把兩個帶黑米的粽子放在透明的塑料袋里,一切像是特意為我準備好的。
阿姨說她的粽子是昨晚煮上的,到今天早上才掀鍋,因為怕賣出去的是涼的,所以每次都會很早起來賣。后來我長大了,再也找不到像那位阿姨一樣細心的人,也再也吃不到那八毛錢一個的黑米蜜棗餡的粽子。超市里賣的粽子品種繁多,不再只是蜜棗餡,我也吃不到當(dāng)初的那種味道,也找不到當(dāng)年的那個場景,總感覺少了些什么,到底少了些什么呢?我說不上來,或許是人情味吧!
這個端午,我和幾個小伙伴模仿古人喜好的“曲水流觴”,酒盅流到我這兒,我就要即興作文,我忽而想起《白蛇傳》中的白素貞正是在端午這天誤飲了雄黃酒,才現(xiàn)出了原形,于是我依照她的口吻,吟出了一段文來:
“今日又是一個端午,倘若我喝下了雄黃酒變成妖,書生你是否能想起有一個女子曾為你紅袖添香。
我不知道這酒里有沒有雄黃,我只知道我一直沒有飲下。
空氣中彌漫著艾草的味道,你不言,我也不語。
艾草的味道更加沉重。你沉默著,卻飲酒落淚。”
采茉莉花適量,用粽葉包裹著,放在籠屜里用小火蒸,待到粽葉的清香融到茉莉花中,取出茉莉花,陰干,代茶飲之。且看它在水中的重生,演繹著一段清香,一段小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