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什么是閱讀?嚴格來講是“silent reading”,或者是默讀。區(qū)別于拼讀與朗讀,閱讀實際上就是只看文字去理解文字的內容,或者是從文字中獲得信息。閱讀主要有如下幾個教學步驟。
1.閱讀前活動(pre-reading activities)
閱讀前活動的目的是激活學生頭腦中與語言學習相關的背景知識與信息,提供少量的可能影響學生理解語篇的語言知識,為學生順利閱讀掃清障礙。
活動形式
(1)談話或以圖片設置語境,介紹有關的背景知識。
(2)讓學生看標題、插圖等,預測閱讀材料的內容。
(3)讓學生回憶與閱讀主題相關的經驗,建立閱讀材料與已有經驗之間的三種聯(lián)系:Text to self,Text to text,Text to world。
(4)學習少量的生詞或句子。
(5)將材料的插圖打亂順序,讓學生排序。
2.閱讀中活動(During-reading activities)
讓學生順利閱讀和理解所提供的語篇內容,同時教師要檢查學生對語篇的理解情況。
活動分兩個層次
(1)閱讀并了解文章總體意思;設置整體性任務,學生完成任務,互查、反饋、糾錯。
(2)深入文章內容進行細節(jié)的理解;設置不同任務進行信息轉換,學生完成任務,互查、反饋、糾錯。反饋也分兩個層次:①Peer checking ——in pairs/in groups(St-St);②Class feedback —— Teacher checks and clarifies(T-Sts)。
3.閱讀后活動(post-reading activities)
可以聚焦于個別語言點,進行語言知識的拓展;也可以開展進一步的說或寫的活動,促進學生想象力和語言輸出能力的提升。
在整個閱讀中、閱讀后的活動中,教師要厘清任務的難度層次。
(1)記憶性問題:答案直接在文中,不加工就能答。
(2)理解性問題:答案在文中,但不一定是現(xiàn)成的。
(3)應用性問題:要求學生用文中知識構建答案。
(4)創(chuàng)造性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組織答案。
(5)評價性問題:要求學生表達個人觀點,發(fā)表不同意見。
要由淺入深、針對性地設置任務,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逐步引導學生進行發(fā)展,走向成功。作為美國天賦教育的入門功夫,Critical Reading被翻譯為“批判性閱讀”, Critical Reading的三個層面:Reading on the lines;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Reading beyond the lines。
第一層面是字面上的理解,也就是文章最直白的表述?;臼莣ho, what, where, when 之類的問題。這樣的問題直接返回文章中去尋找, 一般都是對應的。
第二層面是指文字后面作者想表達的意圖, 需要引申出作者這些文字的含義是什么。讀者需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需要和自己過去的閱讀,經歷,經驗結合起來,需要運用一些邏輯推理或演繹。
第三層面是閱讀的最高層次:
Analyzing(分析);Synthesizing(整合);Applying(應用)。
這一類的問題,是open-ended 問題,問題進入這個層次,就超越了文章本身。
這個層面正是我們目前的閱讀教學的改革趨勢,我們將不得不朝此努力,以彌補我們當前教育中缺乏人文個性、創(chuàng)造力的弊端。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師范學院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