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教育和東西方文化對話是什么關系?為什么今天講君子教育要放在東西方文化對話的平臺上?
南懷瑾老師指導我們在1998年開始做一個公益項目,“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在中小學推廣讀經活動。徐永光是指導委員會的主任,我是全國組織委員會的主任,季羨林、張岱年、王元化、湯一介、楊振寧是五大顧問。開展這個活動時,我提出了一個口號,叫做“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結果有上級機構要發(fā)文推廣,但認為活動很好,口號不行,口號得改為“讀千古美文,做四有新人”。我和他們?yōu)榇税l(fā)生了爭論?!八挠小笔侵赣械赖?、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這都是很好的概念嘛,我為什么要他們爭呢?我就是爭“君子”兩個字。
“君子”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文化的最主要概念之一,是一個標志性的概念。有學者對《論語》做關鍵詞的解索,《論語》中用得最多詞是“人”,第二是“知”,第三是“仁”,第四是“君子”,第五是“道”。什么是君子?以前曾有學者考證君子,結果考證出來的君子是奴隸主。他們也有歷史和文物資料的支持,但他們考證出來的君子不是孔子說的君子,不是《論語》說的君子,不是兩千年來所說的君子之道的君子,而是周朝以前的君子概念。周以前的君子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貴族,一種叫做君之子,因為周朝分封各國國君,君子教育主要是對國君之子進行教育。我們要講的君子,是孔子時代的君子,這時候的君子跟周以前是不一樣的。
孔子以后儒家文化所說的君子是什么樣的?我們可以從《論語》“君子有九思”來看: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九項內容是君子經常要反省,經常要檢點自己的。
這里,“色思溫”、“貌思恭”是君子之貌,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你遠遠看他的時候有一種很莊嚴的感覺,當你跟他接觸的時候他很溫和,但是他講話的時候又顯得很嚴肅?!耙曀济鳌薄ⅰ奥犓悸敗?、“言思忠”、“事思敬”、“忿思難”是君子之行,從觀世、聽語、進言、為事、遇忿不同方面規(guī)范了君子的行為?!耙伤紗枴薄ⅰ耙姷盟剂x”是講君子之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乃為己之學,求實之心;人生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商場,還是在情場,社會場面上總是有四個字“進退得失”,但是當你進、當你得的時候,你要想想合不合義,這就是你自己的操守。君子對自己的一切行為,是在不斷地反思和自問過程中完成的。
這樣看君子,和他們的社會地位有關系嗎?沒有關系;和他們的出身有關系嗎?沒有關系;和他們的職業(yè)有關系嗎?沒有關系;而且,和他們的年齡也沒有關系。這時候我們講的君子是孔子提倡的君子,是一種道德和操守的理想人格狀態(tài),以及在這種理想中實踐的人。中國文化是一定要有實踐的。
為什么今天講君子教育這件事情要放在東西方文化對話的平臺上?這里有一個思想史上的解讀。軸心時代的理論是德國思想家雅斯貝爾斯在1949年出版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這本書提出來的,開始注意的人不多,現在越來越熱。他指出人類的主要文明形態(tài)在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的六百多年里,同一個時間段里出現了,文明形態(tài)主要是四種形態(tài),一個是希伯來拯救宗教,一個是古希臘的認知哲學,一個是中國的道德理想,一個是印度的解脫宗教。金觀濤先生認為在軸心文明以前人類所有文明都是嵌入社會經濟結構中間的,而當社會解體了,崩潰了,文明也就消失了,因此在這以前留下來的都是文明的碎片。到軸心時代完成了一個超越突破,軸心文明完成了一個最主要的超越,叫做“退而遠瞻”。個人從社會中退出來,文明的載體不再是社會結構,文明的載體在人。文明的載體轉到人這個個體以后,還要遠瞻,所謂哲學超越性就在于人超越生命期限的極限來思索人的意義因緣。軸心文明時代以后文明進入到傳統(tǒng)社會的時代,只要有人在,文明就可以傳承下去,這是在思想上的解讀。
今天東西方文明的對話,遇到了什么?人類社會今天遇到的是當年軸心文明所創(chuàng)造的一些價值走到了邊緣。在這之前,兩千年以來,每次遇到危機的時候,人類都是退到軸心文明時代的核心中間去獲得力量,退到每個個人的身上,不管天下大亂也好,不管天下烏鴉一般黑也好,你問你自己是不是還有良知在。你如果在反省的時候,不管以前做過多少壞事,立地成佛。哪怕就你一個人有這覺悟,你這一顆種子也可以延續(xù)歷史。而從傳統(tǒng)社會演化為現代社會開始,這時候形成了現代觀念的三大要素,一個是個人權利,一個是工具理性,一個是民族國家。這些現代要素一方面有它非常好的結果,就是人類的想象力和物質創(chuàng)造力的空前發(fā)展,三四百年以來現代化的進程和科學化進程能夠不受意識形態(tài)、不受傳統(tǒng)宗教的遏制迅速擴張。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兩個巨大的危機,一個危機是環(huán)境危機,今天人類的消耗是所依賴的地球資源不能支撐的;第二個危機是心靈危機,個人權利可以無限擴張,你的理性是工具,和你的終極關懷沒有關系,今天看每個人,不管是有錢人還是窮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少年,內心都是焦慮的,找一顆淡定平穩(wěn)的心何其難也!
所以上世紀末起人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人類歷史是不是正在走出軸心時代?或者積極一點說我們是不是面臨走向新的軸心時代?我們還不知道該怎么描述新軸心時代,可以有的共識是,軸心時代是少數思想家在各自獨立的相對封閉的文化環(huán)境中完成的,新軸心時代將是在不同文明融合過程中完成。兩千多年前,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國人都不出村子的時代,孔子已走過8個國家。所以今天的思想家、創(chuàng)造者、行動者,要在東西方對話的平臺上來談君子教育。
說到東西方對話,要談談對話的基本前提和規(guī)則,我概括過文化對話的五個最主要的規(guī)則,第一是“相關方到場”;第二是“參與者平等”;第三是“充分表達意見”;第四是“可以堅持也可以妥協(xié)和修正的觀念”,在學習的心態(tài)上才有對話;第五是“互相信任”。在這五項原則上還要有一個宗旨,就是孔子主張的君子要“和而不同”。以“和而不同”原則引領對話,有三個境界,第一,真正理解“不同”是物之本源,一切“不同”、“異”都是合理存在;第二,“和”不是把“不同”變成“同”,而是在各種“不同”的共存相融中創(chuàng)新;第三,東方文化講身心實踐,以修身為本,因此“和而不同”既是社會運動、社會互動的一種目標,同時首先是個人修身的目標,追求“和而不同”從一種修身之道開始:對不同的尊重、了解和學習是一種內在的需求!
總的來說,在今天,有志于做東西方交流的人,有志于做君子教育的人,有志于做文化傳承的人或者有志于做文化復興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是一個人文意義上的人,最根本的一點是要有君子之心,而有君子之心,不僅僅是要理解,而是要證悟,要自己去體驗、證實而獲得覺悟。
(陳越光:中國文化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跨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