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娜
《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新(2014年修訂版)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使學生善學、樂學、學會。為此,我們廣大初中物理教師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在物理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主體性及潛能的發(fā)掘,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平等地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去看待課堂的師生關系,讓每位學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獲得發(fā)展。因為只有學習者充分參與、積極參與了,其才能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和學習體驗,進而積淀成為進一步學習的素質與能力,這樣的學習才能稱得上真正的有效、高效。具體來說,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是一項全面而系統(tǒng)的工程,而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若想真正全面構建初中物理學習的高效課堂,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高度重視并精心設計預習環(huán)節(jié)
對于學生而言,課前預習是物理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的一輪學習過程的開始,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通過預習,可以幫助學生把握新課的內容,找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并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意識和自學意識,變厭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
對于教師而言,構建高效課堂,必須認真做好備課工作。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首先,認真進行個人備課。認真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確定教學目標,將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有機的、整體的、有計劃的、分步驟地編寫制定,設計出科學性、藝術性融為一體的學案。其次,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在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通過學科組成員相互交流合作來進一步明確備課內容在本章、本冊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確定本單元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討論突破重點、難點方法和思路,討論教法和學法,設計合理的習題,課堂檢測和課后作業(yè)。通過集體備課,能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和經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能更好地促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從而為高效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尊重學習規(guī)律——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作用,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
課堂教學中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教師傳授知識為重點,而新課程教學應該以學生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就是要創(chuàng)設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在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探究。教學要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既有經驗和社會實踐為基礎展開,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在“動手做”和“動腦想”的活動中體驗、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把思維的時空交給學生,把思維的過程還給學生,這樣學生所獲得的知識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體生動的、豐富的,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比如在學習《流體壓強和流速關系》內容時,我是充分調動學習小組的積極性,給予每個小組相同的實驗器材:乒乓球、吸管、蠟燭、打火機、水槽、注射器、紙杯、塑料漏斗等。讓學生自己設計3-4個實驗來驗證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這節(jié)課中每個組學生是積極設計且動手做出了好多精彩的不同的實驗。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碰撞出了諸多智慧的火花。
三、努力優(yōu)化教學方法,積極改革學習方法
優(yōu)化教學方法的途徑有很多,比如及時而科學地運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等。例如多媒體課件集文字、符號、圖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于一體,交互性強,信息量大,能多路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器官,使課堂更加直觀、形象、生動、能從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情感、注意力和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減輕了學習負擔,有力的促進了課堂教育的靈活與高效,能有效地突破重點和難, 有利于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多媒體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放大了課堂教學的“空間”,延長了課堂教學的“時間”。這樣的教學,必將促使學生用多種感官去學,同時也在玩中學、動中學、樂中學, 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在近幾年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的不斷優(yōu)化和使用,確實感覺課堂教學的高效和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
四、科學診斷學情,針對學情因材施教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因材施教”。學生個體間的差異表現(xiàn)在認知風格、意志、能力水平等方面。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活動化課堂教學時必須將學生看成是有個性的學習者,一方面要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另一方面要善待差異,正視學生的獨立性、可變性,為他們創(chuàng)設適當?shù)慕逃h(huán)境,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五、積極引進生活的源頭活水,學以致用
“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正是新課標的理念之一。因此,我們應該引領學生們走向生活,用他們的慧眼去發(fā)現(xiàn)隱含在身邊的物理,并用智慧的大腦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互動關系增加,中考中出現(xiàn)了大量滲透生活的題目。二期課改的教程中,增加了STSE的內容。物理本身就是一門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科學,它的知識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角度,如蹺蹺板、放氣球、騎車等一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活動,其中都包含了許多物理知識。故在教學中,要巧妙地運用這些大量生活背景,去感受物理知識,讓學生更貼近生活、科技、社會、環(huán)保( STSE)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如用兩手指捏緊細線然后快速滑過,去體驗“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用小塑料袋套在手上,浸入不同深度時,感受手上的感覺,去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什么因素有關;用密閉的塑料瓶逐漸浸入水中,去探究浮力與什么因素有關等。這樣學生通過生活中的器材,明白物理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物理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利用STSE內容,確實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