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卓
【摘要】《圖蘭朵》是一部以中國故事為背景所創(chuàng)作的意大利歌劇,它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中國和西方的對這部歌劇的理解和表達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同。本文從西方的文化視角來探尋《圖蘭朵》的誕生過程。
【關(guān)鍵詞】歌??;圖蘭朵;中西方文化交流
我們所熟悉的歌劇《圖蘭朵》,是由意大利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在1920年至1924年之問創(chuàng)作的。這部蘊含著神秘東方元素的歌劇在首演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這部歌劇上演之前,很多歐洲人就已經(jīng)熟悉《岡蘭朵》的故事了。早在1816年,德國作曲家弗朗茨·丹茨(Franz Danzi(1763-1826))所創(chuàng)作的同名清唱劇就已經(jīng)在歐洲上演。另外,還有其它五部同名歌劇相繼誕生。雖然它們都沒能如普契尼般的成功,但是當(dāng)時也經(jīng)常在歐洲的主要城市進行演出。
《圖蘭朵》的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是我國的清朝,也被歐洲稱為遠東(Far East)地區(qū)。在當(dāng)時,西方對古老的中華文明存在著不同的看法,甚至存在著不少誤解。即便在今天的歐洲,中國和西方對這部歌劇的理解和表達仍然存在著很多的不同。本文試圖從西方的文化視角來探尋《圖蘭朵》的誕生過程。
一、《圖蘭朵》創(chuàng)作的文化背景
在十五世紀之前,由于交通不便,地理空問上的距離阻隔了中西方之問的商業(yè)貿(mào)易和文化交流。不遠萬里從西方到達東方的傳教士,成為了巾圍了解西方的途徑,更成為歐洲認識中國的重要渠道。公元1582年,明朝萬歷年問,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來到了中國,并對中西方交流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此中國的傳統(tǒng)哲學(xué)一一儒家思想,開始被歐洲人理解和學(xué)習(xí)。一些歐洲哲學(xué)家,試著用儒學(xué)的一些思想來補充基督教,同時也摒棄了他們認為與基督教不相容的部分。在隨后的幾個世紀中,越來越多的傳教士來到了中國,他們不儀把福音傳遞到中國,同時也把中國的文化和藝術(shù)帶回到西方。
十八世紀初,“中國風(fēng)”(Chinoiserie)作為一種時尚風(fēng)格開始在歐洲,特別是法國貴族巾流行起來。它成為了歐洲時尚辭典中常用的詞匯,而在“中國風(fēng)”的背后是歐洲人對神奇富饒的東方寶藏的憧憬?!爸袊L(fēng)”還滲透到了歐洲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日用物品、家居裝飾、同林建筑等。
例如中國的瓷器、絲綢以及茶都成為歐洲人生活中的流行元素。甚至很多花同、塔、橋梁以及宮殿被建造或裝修成此風(fēng)格。在今天歐洲很多主要城市,依然能見到這些建筑的蹤影。隨著“中國風(fēng)”的流行,東方元素的故事出現(xiàn)在歐洲的戲劇舞臺上,也成了一種必然?!爸袊L(fēng)”既成為藝術(shù)家們創(chuàng)作的亮點又迅速成為了觀眾關(guān)注的熱點。
二、《圖蘭朵》故事的起源
從18世紀初,東方文學(xué)開始走進西方人的文化,他們對來自不同文化的故事和童話感興趣。例如,在1704-1717年間被安圖萬·加朗(Antoine Calland(1646-1715))翻譯成法文的《一千零一夜》,就是一部搜集了很多來自波斯和阿拉伯國家的故事。在1710年,還有另外一本波斯故事集《一千零一日》也被法同人弗朗索瓦·德拉克洛瓦(Fracois P e tis de laCroix(1653-1713))翻譯給了歐洲人,而我們所熟悉的《圖蘭朵》的故事就出自這里。
在《一千零一日》中,圖蘭朵的故事被稱為《卡拉夫工子和中國公主》。這個故事要比歌劇《圖蘭朵》更長更復(fù)雜。首先,在故事巾講訴了更多關(guān)于卡拉夫王子和他父親之問的關(guān)系??ɡ蚴侵Z蓋韃靼(Nogais Tartars)國王的兒子。他的雙親被一個叫做卡里斯姆(Sultan of Carizme)的魔鬼放逐。接下來,在故事巾并沒有普契尼歌劇巾柳兒(Liu)的角色,而存在著一位叫做阿德拉瑪(Adelama)的侍女。阿德拉瑪是一名被清朝皇帝所俘虜?shù)乃麌?,她單相思地愛上了卡拉夫,并且計劃能與王子一起私奔。為了能破壞卡拉夫和圖蘭朵公主的姻緣,阿德拉瑪謊稱圖蘭朵公主準備秘密殺害卡拉夫王子,并清王子與她一同私奔,但是卡拉夫拒絕了。第二天早晨,圖蘭朵宣布他知道了卡拉夫的名字,并且愿意嫁給卡拉夫工子而沒有殺他。最終阿德拉瑪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且自殺謝罪。最后,故事還有一個更加輝煌的結(jié)尾,卡拉夫王子帶領(lǐng)著來自的中國的勇士們回到了他的祖國,并且從邪惡的魔鬼手中解放了他的國家,卡拉夫和他的妻子一起快樂的生活到老。
然而,《一千零一日》巾關(guān)于中國公主故事,是一個完全虛幻的故事,它并沒有發(fā)生在中國的歷史中。甚至連一點相近相關(guān)的故事、傳說都沒有。并且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有二點不同。
一是,公主的名字其實并不是一個中國發(fā)音的名字。圖蘭朵(Tuandot)一詞來自波斯語。是由Turan和dot組合而茂的。Turan是中亞地區(qū)古代伊朗的名字,意思是土耳其斯坦的土地(the land ofthe Turkistan)。而第二個詞dot則是女兒的意思。
二是,故事有一些其他的細節(jié)并不符合中國傳統(tǒng)。在中國的歷朝歷代巾,公主作為皇帝的女兒,絕不可能執(zhí)掌國家的政權(quán),多數(shù)的公主在皇宮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在故事中圖蘭朵公主被捕述成一個殘酷、冷血的公主,這也不符合巾圍傳統(tǒng)婦女的形象。另外,對于中國皇帝的稱呼也存在問題。故事中的中國的皇帝被為“可汗”,或者“國王”。而且從故事中的主要宗教被設(shè)置為伊斯蘭教。
二是,公主設(shè)置的二個謎題,也借鑒了埃及神話中的斯芬克斯(Sphinx)。斯芬克斯是一種翅膀的生物,它長著女人的頭和獅子的身體。他會殺死那些回答不出來謎題的人。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這個來自波斯童話中的圖蘭朵公主并沒有太多的中國“血統(tǒng)”,而只是借用了東方元素而編造出來的一個故事。
三、歌劇《圖蘭朵》的誕生
《圖蘭朵》的第一次作為戲劇在歐洲上演是在1762年。意大利戲劇家卡洛·戈齊(Carlo Cozzi(1720-1806)),把這個故事帶上了西方的舞臺。和原著《一千零一日》相比,戈齊加入了一些敘述性的元素在戲劇中,來更好的適合西方聽眾的習(xí)慣。例如,他改變了二個謎題。后來,1801年德國詩人、哲學(xué)家費德里?!は眨‵riedrich Schiller(1759-1805)),再次改編了戈齊的劇本。但是不論是戈齊,還是席勒都借助了東方色彩的故事,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一些歐洲的義化傳統(tǒng)以及文化元素。因此,戲劇版本的《圖蘭朵》進一步的背離了《一千零一日》中《卡拉夫王子和中國公主》的故事。
在十幾世紀,戈齊改編的戲劇上演之后,《圖蘭朵》的故事在歐洲觀眾巾變得更加流行,它包含了強烈的戲劇沖突,浪漫的愛情主題以及濃厚的異域色彩。因此,很多作曲家也對這個故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選擇《圖蘭朵》作為劇本。從19世紀以來,共有六部改編白戈齊或者席勒的歌劇《圖蘭朵》在歐洲各地的舞臺上演(見附表1)。雖然它們沒有如普契尼的圖蘭朵一般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很多觀眾還是對這個故事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
普契尼創(chuàng)作《圖蘭朵》是從1930年3月開始的,在和兩位詞作家朱寨佩·阿達米(Ciuseppe Adami(1878-1946))和雷納托·西蒙尼(Renato Simoni(1875-1952))見面之后,普契尼開始了《圖蘭朵》的作曲。阿達米同普契尼,在1917年和1918年J訓(xùn)先后合作完成做了歌劇《燕子》(La Rondine),《大衣》(Il Taharro)。西蒙尼是第一次與普契尼合作,但他卻有著在巾國生活的經(jīng)歷,他也為劇本帶來了更多真實的中國元素。這也是普契尼的《圖蘭朵》讓巾國人感到親切和熟悉的原因之一。整部歌劇還是以戈齊的戲劇為藍本。起初,二個人在一起工作的非常順利,很快完成了第一幕,并在1921年8月定稿。但是,接下來作曲家和作詞家都面對了一個同樣的問題:這部歌劇《圖蘭朵》應(yīng)該有幾幕?他們花費了二個月的時問來討論,但是并沒有得出任何的結(jié)論。1921年12月,他們決定這部歌劇要分為三幕。1922年1 1月,普契尼通知出版商黎柯笛公司(Casa Ricordi),第一幕的總譜已經(jīng)完成。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普契尼的創(chuàng)作進展變得十分緩慢,似乎他依然糾結(jié)這部歌劇到底是應(yīng)該有兩幕,還是二幕。1924年初,在阿達米的協(xié)助下,普契尼完成了第二幕的草稿。并開始為整個歌劇配器。不幸的是,1924年11月29日,偉大的作曲家沒來得及完成這部歌劇就離開了我們,留下了36頁關(guān)于第二幕的草稿。
通過與其它幾部早期同名作品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普契尼的《圖蘭朵》更長,而且歌詞巾融入了更多的東方元素。但似乎這些東方元素卻干擾了普契尼的譜曲進展。而這些不順暢的歌詞,也成了普契尼沒有完成這部歌劇的主要原因。在普契尼逝世的十七個月后,1926年4月25日,《圖蘭朵》在米蘭的斯卡拉大劇院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1957))擔(dān)任指揮。觀看首演的觀眾回憶,為了紀念普契尼,那晚歌劇并沒有演完。而是終止在第二幕的中間,歌詞“Liu,poesia”之后的兩小節(jié)。托斯卡尼尼放下了他的指揮棒,并悲傷地宣布因為大師在這里永遠停筆,所以今晚的演出也將中止在這里。在接下來的幾場表演巾,才演出了巾普契尼的學(xué)生意大利作曲家弗蘭科·阿爾法諾(FarncoAlffano(1875-1954)),根據(jù)他的草稿所續(xù)寫的《圖蘭朵》。
綜上所述,《圖蘭朵》是一部描寫古老的中國故事的西方歌劇,雖然并不是基于真正的巾國文化所創(chuàng)作的,并且存在一些對中國文化的誤解,但是它還是為中西方問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梁。因此,對于《圖蘭朵》,我們不能過多地按照東方的文化背景去解讀和演繹時。但是,《圖蘭朵》,特別是普契尼創(chuàng)作的《圖蘭朵》的成功,為我們帶來一些可以借鑒的寶貴經(jīng)驗。特別是,在本國的音樂及戲劇作品巾,借鑒和融合他國的文化元素,并通過這些元素來豐富作品多元性方面。另外,隨著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的迅速發(fā)展,以及我國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如何通過我們的文化產(chǎn)品,來讓全世界來正確了解巾圍文化,也成為每一名中國藝術(shù)工作者實現(xiàn)“中國夢”路上的重要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