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龍
摘 要: 采用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對零件進行編程往往耗時耗力,而且容易發(fā)生錯誤。如果采用自動編程技術對復雜零件進行編程,既可以提高加工零件的編程效率,更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品質。本文以數控銑床零件為例,采用UG8.5軟件,對該零件進行了造型設計、自動編程以及仿真加工處理。實踐證明:采用UG8.5對零件進行自動編程,可以大大降低編程難度,提高編程效率。
關鍵詞: UG8.5; 數控銑床; 自動編程; 仿真加工
中圖分類號: TH 12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1-2153(2015)04-0083-04
0 引 言
針對簡單的加工零件,一般采取手工編程的方式對其進行加工,但是對于工序復雜的加工零件,采用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往往耗時耗力,而且容易發(fā)生錯誤;如果采用自動編程技術對復雜零件進行編程,既可以提高加工零件的編程效率,更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品質。對于數控機床自動編程的軟件有很多,本文主要采用UG8.5軟件對零件進行編程,該軟件可以提供全面的、易于使用的功能,從而解決數控刀軌的生成、加工仿真和加工驗證的問題,使其更好的滿足特定的工業(yè)需求,實現編程的自動化,以提高效率,優(yōu)化生產速度[1]。本文將通過對一個復雜加工零件的數控編程與仿真加工,介紹如何使用UG8.5軟件對零件進行自動編程與仿真加工。
1 數控銑床零件
1.1 零件圖分析
本文設計的零件圖如圖1所示。該零件本可以用型腔銑來加工,本文是用UG8.5軟件的CAM部分來對數控銑床的平面銑來完成零件的編程與加工,并主要介紹了平面銑的“毛坯邊界”的選擇與定義問題。平面銑只能用來完成輪廓的側面為直壁的(即側面與底面垂直)零件及底面為平面而非曲面的零件的加工。由于該零件所要加工的面和型腔的底面都是平面,而且所有要加工的側壁都與底面垂直,所以完全可以用平面銑來實現,零件圖如圖1所示。
1.2 生成三維模型
先用UG8.5軟件的CAD部分生成三維模型,其三維模型如圖2所示。
1.3 工藝分析
采用UG8.5軟件的CAM部分來對數控銑床的平面銑來完成零件的編程與加工,工藝分析過程如下:
(1) 該零件只涉及到直壁型腔,而且底面都是平面,所以選擇UG8.5的平面銑功能。
(2) 毛坯材料選擇為146 mm×100 mm×20 mm的長方體鋼材。
(3) 工藝。
粗加工:a.先粗銑大平面,使其高度到16 mm,留0.5 mm的余量;
b.粗銑平面至高度13 mm,留0.5 mm的余量;
c.粗銑中間的型腔,留0.5 mm的余量;
d.粗銑兩邊的型腔,留0.5 mm的余量。
精加工:a.精銑大平面,使其高度到16 mm,至最終尺寸;
b.精銑平面至高度13 mm,至最終尺寸;
c.精銑中間的型腔,至最終尺寸;
d.精銑兩邊的型腔,至最終尺寸。
(4)刀具選擇。加工大平面時,可以選擇直徑較大的平面銑刀?覫50 mm,因為都是銑的外輪廓平面,粗銑型腔時選擇刀具直徑為?覫15 mm,最小型腔寬度為20 mm。精加工型腔時選擇的刀具直徑為?覫10 mm,型腔圓角半徑為6 mm。
1.4 UG8.5的加工模塊
按照工藝要求,先粗銑高度為16 mm的大平面,粗銑高度為16 mm的大平面:選擇平面銑功能,先設置刀具,還可設置粗加工余量為0.5 mm。在設置工序參數時,需要設置坐標系、工件、部件邊界、底面高度、加工方式、刀軸、削參數、主軸轉速等參數(這里不作詳細說明),然后生成粗銑大平面的刀具的走刀軌跡[2]。在設置此次加工參數時,由于“毛坯邊界”和“部件邊界”要設置在同一個平面上,也就是同一高度上(讓部件邊界和毛坯邊界中間的材料全部去掉),材料銑多深由設置的底面來進行控制。部件的邊界選擇方式為“邊界幾何體”的模式選擇“曲線/邊”,“材料側”設置為“內部”(即內部保留),選擇界面如圖3所示。
設置“毛坯邊界”時,由于毛坯邊界和部件邊界要設置在同一個平面上,因此毛坯邊界不太好直接選擇,可以通過“邊界幾何體”的模式選擇“點”,然后通過點選方式選擇三維模型的四個頂點。但這四個頂點選擇后,和部件邊界相差4 mm高度,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還要把“編輯邊界”里的“平面”設置為“用戶定義”,然后再把光標移動到最高的那個平面上點選最高平面,這樣,毛坯邊界就被定義為和部件邊界在同一平面上。
定義好毛坯邊界以后,再選擇底面,這樣所需要去除的材料就都定義好了。定義好所有參數以后,大平面的加工的刀具軌跡如圖4所示。
粗銑至高度13 mm的平面:選擇和上一平面加工的相同刀具,在設置此次加工時,設置“部件邊界”和“毛坯邊界”時,要注意毛坯邊界的選擇一定要和部件邊界在同一平面上,它們的選擇和設置方式和前面的一個平面的設置方式相似,設置完成后,就可以對兩側面進行仿真加工。
粗銑中間的型腔:由于中間的型腔有圓角,而且圓角的半徑為6 mm,但由于是粗銑,可以選擇?覫15 mm的刀具來進行加工,銑型腔時,只需要定義“部件邊界”即可。因為是部件邊界以內的材料全部都要銑掉,因此不需要定義“毛坯邊界”,但是在定義部件邊界時要注意把“材料側”設置為“外部”(即外部保留),粗銑中間型腔的走刀軌跡如圖5所示。
粗細兩邊型腔:選擇?覫15 mm的刀具,其原因和銑中間的型腔相似,而且設置加工參數時也是相似的,參照上述的參數設置即可,這里不再贅述。
1.5 程序后處理
零件所有需要加工部位的參數全部都設置好后,在UG8.5的加工界面,把所有的加工工序全部選中,讓所有部位加工的刀軌都生成,可以檢驗到整個零件的加工過程,其全部的加工的刀具軌跡如圖6所示。
檢查所有部位的刀具走刀軌跡無誤后,就可以把整個的加工過程全部自動生成程序,其生成程序如圖7所示,生成的程序可以轉化成文本文檔格式,直接導入機床進行加工。
1.6 本次編程加工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本研究主要采用平面銑加工技術,該技術可以不需要作出完整的造型,只需要根據2D圖形,即可直接生成刀具路徑;另外,刀具軸是垂直于XY平面的,即在加工的過程中機床是兩軸聯(lián)動,這樣普通的數控銑床就可以滿足加工,編程方式適應性強。第二,編程過程中采用定義邊界幾何的方法來約束刀具運動的區(qū)域,調整方便,能更好的控制刀具在邊界上的位置,減少刀具的走刀軌跡,提高生產效率。第三,本研究使用平面銑加工技術,既可用于粗加工,也可以用于精加工,不用在編程加工方式上進行多次變換,編程較為簡單,易于操作。此外,平面銑的編程方式比用型腔銑編程時刀具的走刀軌跡要簡潔很多,可以減少刀具運動的軌跡和少很多空走刀,比用型腔銑加工的生產效率要高很多。
2 結束語
本文采用UG8.5軟件對零件進行了自動編程與仿真加工,該方法可以減少樹形轉換中繁瑣的計算問題,并且替代了傳統(tǒng)的手工編程,可以大大節(jié)省編程的時間,提高了編程人員的工作效率[3-4]。此外,通過UG8.5的自動編程技術對零件進行加工編程,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質量以及生產周期,減少了產品的生產成本。
參考文獻:
[1] 梅小寧,楊樹興. 基于UG二次開發(fā)的參數化建模方法在優(yōu)化設計中的應用[J]. 科技導報,2010,28(3):29-32.
[2] 毛丹丹. UG6.0同步建模技術和基于歷史建模模式的技術分析[J]. 輕工科技,2015(2):84-85.
[3] 馮東升,張世文,湯鐵鋼. 基于UG的預應力層裂實驗靶板的有限元仿真研究[J]. 機械強度,2015(2):377-380.
[4] 張鐵異,雷發(fā)兵. 基于UG的多功能變尺寸連桿機構實驗臺設計[J]. 輕工科技,2015(11):55-57.
(責任編輯:徐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