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皮媽
娘家的“公主”
我是家里的獨生女, 一直是爸媽世界的圓點,每次回娘家就成了公主。
每天早上六點多,小米、小皮倆寶一醒,我媽就應聲來到我們的房間,帶著寶寶們去小區(qū)公園散步,就是為了讓我和老皮多睡一會兒。早上我們到客廳,早餐早就準備好了,有我最愛吃的福州油條鍋邊糊,也有老皮喜歡的西式麥片,還有好幾種削好的水果放在餐桌上??傊覀儫o需操心家里的一切家務。假期愜意又輕松。
對于我媽而言,女兒、女婿少有的回家,怎么舍得讓我們做事?
老皮第一次和我回家時,因這樣的“款待”,無所適從,閑得發(fā)慌。于是,他就把我爸媽放在鞋柜里的每雙皮鞋都擦得锃亮,還上了鞋油。我爸媽“受寵若驚”,感動地只差熱淚盈眶了。
婆家的“保姆”
在婆婆家可不同了。
在澳大利亞的每一天,我都忙忙碌碌,如同陀螺轉個不停。我負責帶倆孩子、收拾房間;老皮忙著準備三餐;婆婆打掃衛(wèi)生、洗衣燙衣;公公打理花園、菜地。大家各司其職。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大多數(shù)人都住大別墅。婆婆70多歲了,依然手腳麻利,家里一塵不染。我這個受傳統(tǒng)中國教育的兒媳在婆家做客,也得有樣學樣,至少保證倆孩子不給家里添亂。
公公、婆婆還特別熱情好客。每到圣誕假期,都會選一天大宴賓客。我自然成了公婆的副手,和他們一起布置花園,準備菜肴。有一次,來了20多位客人,忙壞了我們一家人。一天下來,我累得腰酸背疼腿抽筋。
親娘不如丈母娘?
中國母親心疼兒子,舍不得讓兒子做任何家務,總覺得“男兒志在四方”。我媽也體現(xiàn)了中國丈母娘的典型特征:疼女婿。每當老皮和我回娘家,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沒事做!
但是,我第一次回婆婆家,婆婆給老皮的“待遇”,讓我倍感意外。
婆婆對老皮要求嚴格,家里最辛苦的活都攢著,全等著兒子回家干。從別墅屋頂?shù)哪甑状笄鍧?,到車庫的墻壁粉刷,還有花園的地磚修補……只要老皮一回家,就是頂梁柱級別的勞動力,挽起袖子開始干活。
還有,我婆婆很強調“參與感”。做節(jié)日大餐,全家人要齊上陣。你切菜、我備料、他洗碗……一個也不能閑。
終于有一天,我幡然“醒悟”:外國的廚房為什么喜好開放式的,還要和客廳連在一起?就是因為外國媽媽太講求“自力更生”,經常一邊做飯、一邊照看孩子。更重要的是:廚房是聯(lián)系一家人的紐帶。
老皮說他自打5歲記事起,他媽媽總要他幫忙做家務。無論大小事,都希望他參與其中,比如做飯、打掃衛(wèi)生、收拾行李等。久而久之,老皮養(yǎng)成了自己動手的好習慣。
倆寶更喜歡去誰家
小米、小皮在外婆家,每次都很開心。不但天天去公園,還總有“絡繹不絕”的玩具禮物。為了他們的到來,外婆還專門買了兔子、烏龜和他倆作伴。外婆外公把寶寶們當成小公主、小王子,他們的唯一任務就是:吃喝玩樂。
回澳大利亞奶奶家,第一天早起我就開始頭大,我走哪兒,倆寶跟到哪兒;我這里被子疊好,那邊兩人就在床上扭成一團。一陣子手忙腳亂,大呼小叫之后,我開始想辦法:
我把臟衣服分成兩個衣袋,比賽看誰能先把衣袋拖去洗衣房。他倆一聽,馬上積極地拖著袋子開始跑。到了洗衣房,我教小米如何放衣服到洗衣機里,小皮配合關上洗衣機門,小米再放入洗衣粉,按“開始”按鈕。這時,水嘩啦嘩啦地流下來,姐弟倆興奮地抱在一起,蹲在洗衣機前等著滾筒開始旋轉。老皮在廚房做飯時,需要什么蔬菜,就會讓小米跟著爺爺去菜地摘。母雞下蛋了,小米、小皮就會打開小箱子去取。做菜時,我們把刨下來的果蔬皮或不用的部分放在一個小桶里,小米就拎著它們去菜地堆肥的地方。有時一頓飯下來,小米得跑四五趟,她也樂此不疲。我和老皮買了一疊小塑料袋裝垃圾。一裝滿,就讓他倆牽手去倒……
總之,在婆婆家的一個星期里,小米、小皮和我一樣,特別忙碌。老皮某天還突然問我:你不覺得他們這周一次都沒提看動畫片的要求嗎?
有一次我和閨蜜聊到這個中西差異的比較,她好奇地問:“將來,小米、小皮帶另一半回家,你會是哪種風格呢?”我一時還真答不上來。我既希望從小鍛煉孩子們獨立生活、動手能力,但也特別享受每次回到媽媽身邊當小公主的感覺……到底哪種好呢?
也許30年后能知道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