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摘要]本文從化學復習中“氣體體積測量”實驗中學生存在的質疑出發(fā),對現(xiàn)有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從生活中尋找儀器和材料進行裝置組合和實驗,設計出更加明顯,更具操作性,更有說服力的實驗。
[關鍵詞]氣體體積測量實驗改進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140000
有關氣體的制取和性質檢測是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實驗,也是中考中從不回避的熱門考點。但是由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有限,在新課教學中,往往注重基本儀器的操作和使用,而沒有對該實驗進行精細化的設計,以致學生在復習中遇到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時,似懂非懂,模棱兩可。
如在氣體體積的測量中,往往會采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當a端氣體通入時,廣口瓶內壓強變大,把水壓入量筒,壓過來水的量就表示氣體的體積。但學生會質疑壓過來水的體積是否就等于通入集氣瓶中的氣體體積,當集氣瓶內的水不滿時,對測量結果是否有影響,會不會偏大或者偏小呢?解決質疑的最好方法就是實驗。筆者認為這個實驗也可以搬進課堂。但是怎么樣才能使學生信服呢?如果我們采用如圖1的實驗裝置,則在發(fā)生裝置中到底產生多少氣體?如果根據(jù)反應物的量來計算,則存在反應不完全。另外,b玻璃管口徑較大,殘留較多,對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也有影響。還有玻璃管及集氣瓶之間的氣密性不夠,以致實驗的成功率很低,缺少說服力。
圖1
一、改進實驗的儀器及試劑
圖2
1.儀器:100ml帶橡皮塞的藥水瓶、針筒、用完的空圓珠筆芯、小橡皮管、量筒
2.試劑:紅墨水、植物油
二、儀器裝置圖及組裝說明
1.儀器裝置圖(見圖2)
2.組裝說明:
先將紅墨水倒入藥水瓶,并在其上滴入幾滴植物油,塞上橡皮塞;再將圓珠筆芯的一端插入藥水瓶中,另一端套上小橡皮管,將小橡皮管伸入量筒中;然后將針筒的活塞往后拉至某一位置,再將針頭插入橡皮塞至穿過橡皮塞。
三、實驗操作
1.將活塞往下推,使紅墨水從小橡皮管溢出,表明紅墨水已充滿圓珠筆芯和小橡皮管
2.讀出此時的活塞刻度,記為V1,
3.將小橡皮管的一端通入量筒中,
4.繼續(xù)將活塞往下推至某一位置,記為V2,則V氣=V1-V2即為壓進來的氣體體積
5.讀出量筒內紅墨水的體積,與V氣進行比較
四、裝置改進的意義
實驗裝置改進后的優(yōu)點:①用醫(yī)院中的帶橡皮塞的藥水瓶代替集氣瓶,氣密性好;②氣體可以用針筒收集空氣,方便讀出氣體的體積,且此方法收集的氣體為常溫常壓下的氣體,不會被壓縮;③用用完的圓珠筆芯代替玻璃管插入藥水瓶中,上端用小橡皮管導水,小橡皮管口徑小,對實驗影響小,而且可以先通氣,使小橡皮管內先充滿水;④藥水瓶中的水用紅墨水,現(xiàn)象明顯,便于觀察。
化學起源于實驗,發(fā)展于實驗,成就于實驗。化學家戴安邦曾經(jīng)說過:“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的最佳場所”?!拔衣犝f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即使在復習課的習題講評中,將實驗習題實驗化,讓學生身臨其境,既能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又可為化學實驗習題的解答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
(責任編輯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