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宏杰
摘要:通過對影響螺紋配合誤差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配合;誤差;分析;解決方法
引言
螺紋的加工方法很多,通常的機械制造采用車削的方法較為普遍。螺紋的車削是較為復雜的成形加工。因此螺紋的一些主要幾何參數,即大徑、小徑、中徑、螺距和牙側角,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誤差。這些誤差將直接影響螺紋的配合。本文擬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些誤差產生的原因做些分析,并對相應的解決方法做些介紹。
1.螺紋大、小徑誤差對配合的影響
(1)內螺紋大徑的實際尺寸減小,內螺紋的大徑是公稱直徑,按國標GB/T197-2003要求內螺紋大徑的實際尺寸必須不小于其公稱直徑,否則會影響螺紋的配合。
造成內螺紋大徑的實際尺寸小于公稱直徑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進刀深度不夠。因為加工內螺紋時,操作工是按橫走刀的刻度來判定進刀深度的,進而判斷螺紋大徑的實際尺寸。例如橫絲杠與螺母間隙大、刻度盤空行程大等,都會造成進刀深度不準確而引起內螺紋大徑的實際尺寸減小。解決方法是:在車螺紋之前檢查并排除橫走刀系統(tǒng)的異常情況。
二是螺紋車刀的刀桿剛性不足引起的“讓刀”。加工內螺紋時,由于受到底孔直徑大小和螺紋長度的限制,不可能將刀桿做得太粗太短,所以剛性較差。在車削時出現“讓刀”現象,內螺紋有錐度誤差。這時,必須采取“光刀”的方法,也就是使刀具在原來吃刀深度的位置,反復車削幾次,逐步消除螺紋的錐度誤差,使內螺紋大徑的實際尺寸達到要求。
(2)內螺紋小徑的實際尺寸小,GB/T197-2003中規(guī)定螺紋底孔直徑的實際尺寸應控制在其基本尺寸以上。在加工過程中,常有一些異常情況也會引起內螺紋小徑的實際尺寸減小。例如,加工底孔的車刀刀桿剛性差而出現的“讓刀”現象、機床導軌的幾何精度超差引起底孔的圓度和圓柱度誤差、車螺紋時的“擠峰”現象等,都應注意解決,以避免小徑實際尺寸減小而影響螺紋的配合。同樣可見外螺紋的大、小徑誤差對配合的影響與內螺紋有相近之處。
2.中徑誤差對螺紋配合的影響
螺紋結合時,其接觸面主要在螺紋中徑的尺寸上,我們把通過牙型上溝槽寬度等于1/2基本螺距地方的假想圓柱直徑稱為螺紋的單一中徑。由于螺紋結合時,大、小徑處不接觸,牙側角誤差和螺距誤差又可用中徑來補償,所以螺紋中徑是影響螺紋配合的主要參數。
產生中徑誤差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進刀深度不準確引起的中徑尺寸誤差。機床重復定位精度不好、橫進給絲杠與絲母間隙太大、加工中出現的“讓刀”等,都會引起進刀不準確而使中徑產生尺寸誤差。
(2)機床幾何精度誤差引起的中徑形位誤差。例如:機床主軸的徑向圓跳動超差會引起中徑上產生圓度誤差、機床縱向導軌與主軸中心線的平行度超差會引起中徑上產生錐度等。
(3)機床、刀具、工藝等工藝系統(tǒng)的徑向變形,也會引起中徑產生誤差。這種原因產生的誤差,可以用多次走刀的方法來減小。
(4)牙側角誤差和螺距誤差都是直接反映到中徑上,使中徑產生誤差。
3.牙側角誤差對配合的影響
牙側角是指在螺紋牙型上,牙側與螺紋軸線的垂線間的夾角。牙側角誤差是由于牙型角存在誤差或牙型角的位置誤差而造成左、右牙側角不相等形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上述兩個因素共同形成的。牙側角誤差的存在使內外螺紋結合時發(fā)生干涉,影響配合。
在實際生產中,產生牙側角誤差的原因有:
(1)刀具形狀不正確。螺紋刀具屬成形刀具,它的形狀應該符合于螺紋要求的形狀。例如:螺紋車刀的刀尖角直接決定螺紋的牙型角,必須刃磨正確。如果刀尖角有誤差,其誤差將全部帶給螺紋的牙型角,進而影響螺紋的牙側角。
(2)刀具相對工件的安裝位置不正確。若車刀偏轉,則刀尖角與工件軸線的垂線不對稱,車出的螺紋的牙型會不正,就是通常說的“倒牙”現象,使牙側角產生誤差。為了避免產生“倒牙”現象,在加工螺紋時,人們常常采用角度樣板來對刀,保證刀具相對工件的準確位置。
4.螺距誤差對配合的影響
螺紋加工是個比較復雜的成形運動,螺旋面的成形是靠刀具與工件之間按照一定規(guī)律做相對運動來實現的。當工件隨主軸均勻地轉一周,刀具應移動一個螺紋導程,而且移動量也應是準確而均勻的,這種有規(guī)律的相對運動是由機床的運動鏈來保證的。由于組成機床傳動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一定誤差,所以刀具與工件之間的瞬時相對位置,也不會完全準確均勻,反映到工件上就是產生誤差。所以螺距結合時發(fā)生干涉,影響螺紋的配合。
在螺紋加工過程中,產生螺距誤差的具體原因有很多,而螺距誤差顯現的形態(tài)也不盡相同,我們可以把螺紋分三種情況分別加以說明。
(1)累計誤差。即螺紋在規(guī)定的長度內、各螺距的局部誤差、周期誤差的總和。從互換性的角度看,它是影響配合的主要因素。
(2)局部誤差。即在整個螺紋上的某一部分螺距或個別部位出現誤差,一般沒有規(guī)律。
(3)周期誤差。即螺紋誤差的出現呈周期性的,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
其中絲杠的軸向及徑向圓跳動會引起螺距的周期誤差,絲杠安裝不準確會引起螺距的累計誤差,所以一定要提高機床絲杠的制造和安裝精度。機床、刀具、工件等工藝系統(tǒng)的隨機跳動、竄動、振動以及機床導軌的局部磨損、磕碰都會引起工件螺距的局部誤差。
5.結論
通過誤差分析可以充分認識螺紋制造過程中,影響螺紋配合的因素,從而更好地指導生產。
參考文獻:
[1]濮良貴.《機械設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伯平.《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
[3]GB/T197-2003普通螺紋公差
[4]技工學校教材編寫委員會.《車工工藝學》.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