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梅紅
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俗名叫“樹虱子”、“草鞋蟲”,因其雌成蟲比較像草鞋,所以又稱“草鞋蚧”。草履蚧屬同翅目綿蚧科害蟲,主要危害楊樹、桃樹、梨樹、櫻桃、柳樹、法桐、槐樹等樹種。年后若蟲上樹,群集嫩芽處吸食汁液,導致嫩芽枯萎不能展葉。危害嚴重可導致林木樹勢衰弱,質量降低。連續(xù)危害2~3年,可導致枝條干枯、整株樹木死亡。目前草履蚧已成為楊樹毀滅性害蟲之一。
草履蚧在遂平縣主要危害楊樹。針對該害蟲在我縣的危害情況,通過幾年時間的跟蹤調查,對其發(fā)生情況、樹木栽培管理水平及栽植環(huán)境進行分析、研究,找到其危害的原因,并且整理、總結出一些比較實用的防治方法。
1 形態(tài)特征
1.1 卵
卵初產時呈黃白色,漸變?yōu)辄S褐色,形狀為尖橢圓形,卵產于白色綿狀卵囊內。
1.2 若蟲
若蟲外形與雌蟲相似,但蟲體較小,扁形,老熟幼蟲體長105 mm,黑色。
1.3 成蟲
雄成蟲體長50~60 mm,呈紫紅色,前翅呈淺黑色,有偽橫脈,觸角呈絲狀,黑色,10節(jié)。雌成蟲體長100~120 mm,呈黃褐色或紅褐色,密被金黃色細毛白色蠟質粉,腹部具有橫皺褶和縱溝,形狀似草鞋。
1.4 蛹
雄蛹為圓筒形,長約50 mm。體表附有幼蟲末次蛻皮的灰色皮殼,皮殼自中央縱裂,分離于兩旁,露出蛹體,外被白色棉絮狀物。
2 生物學特性
草履蚧在遂平縣1年發(fā)生1代,以卵在卵囊中寄生植物附近的泥土中及磚石堆里越冬,小部分在樹干翹皮縫隙下越冬。孵化時間和若蟲出土時間不一致。每年2~3月中旬孵化,若蟲孵化后留在卵囊內,2月中旬后,隨著氣溫升高,若蟲出土,但若蟲活動遲鈍,在地下要停留數日,溫度高,停留時間短,天氣晴暖,出土個體明顯增多,孵化期要延續(xù)1個多月。若蟲出土后上樹危害,爬到嫩枝、幼芽處靠口針刺吸樹液,嚴重時導致煤污病發(fā)生,3月上旬為出土盛期。4月上、中旬1齡若蟲末期,進入危害盛期,蟲體分泌大量白色蠟粉。雌蟲經第2次蛻皮后變?yōu)槿粝x,雌雄若蟲性分化,雄若蟲尋找樹皮縫、土縫等處分泌柳絮狀蠟質化蛹,羽化為成蟲;雌若蟲蛻第3次皮后即變?yōu)榇瞥上x,繼續(xù)在樹上危害,4月下旬,待雄成蟲羽化后,上樹進行交尾,交尾后雄成蟲死去,雌成蟲繼續(xù)危害。5月中旬為交尾盛期,交配后的雌成蟲在5月下旬由樹干爬到樹根附近疏松的泥土中或磚石堆里產卵,分泌白色綿狀卵囊,雌蟲產卵后即干縮死去,卵產于其中度夏越冬,危害期3~5個月。
3 危害特點
草履蚧是一種枝梢害蟲,以若蟲和成蟲聚集在樹干基部、幼枝、嫩芽等處吸允汁液危害,危害輕時可使春芽新抽嫩芽枝梢生長緩慢,葉形縮小,葉色變黃,危害嚴重則使葉片脫落,直至整個植株枯萎死亡。草履蚧被稱為毀滅性的害蟲,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適應性強、范圍廣,危害多種樹木;二是發(fā)生期早,初期發(fā)生比較隱蔽,不容易被察覺;三是繁殖量大;四是傳播蔓延速度迅速,除其自主遷徙外,能隨著樹木、枝椏材的運輸而沿途傳播蔓延、繁殖危害;五是危害嚴重,一旦上樹危害,樹木3~5年就會死亡。
4 發(fā)生原因
楊樹的生長速度快,比起楝樹、椿樹、泡桐、榆樹等一些鄉(xiāng)土樹種造林成活率高、易管理、采伐周期短、經濟價值高,廣受林農歡迎?,F在不論防護林還是一般用材林,楊樹都是主要栽植樹種之一。目前我縣楊樹營造林面積占總造林面積的85%以上,草履蚧發(fā)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發(fā)生草履蚧害蟲的地方,樹種單一,多為楊樹純林,樹木郁閉度大,管理粗放,樹勢弱;二是林間環(huán)境衛(wèi)生差,雜草、磚塊、農作物秸稈亂堆亂放,比較適合草履蚧的生長,調查中發(fā)現,草履蚧發(fā)生的地方多為臟、亂、差、環(huán)境衛(wèi)生不好的地方。三是草履蚧上樹時間早,容易忽視最佳防治時間,致使防治不及時。
5 綜合防治措施
5.1 營林措施
(1)合理營造混交林,避免純林,選擇抗蟲能力強的品種進行造林。
及時清理林地里面的枯枝落葉、雜草等垃圾,集中進行銷毀,以降低蟲口基數;加強撫育管理,適時進行修枝、割灌、間伐、深翻土壤等措施,營造好的林間環(huán)境,加快樹木生長;冬季在樹干、墻面上涂抹白石灰。
(2)加強檢疫。草履蚧的傳播途徑包括木材、苗木的異地調運,因此要把好植物檢疫關,嚴禁調運有蟲的苗木。發(fā)現帶蟲木材、苗木,應及時進行技術處理,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人為傳播。
5.2 無公害防治
(1)集中殺卵。5月中下旬,在樹下挖環(huán)形溝,溝深20 cm,溝內裝滿樹葉雜草,誘使雌成蟲在草中產卵。6月中旬,把環(huán)形溝內的草堆、樹木周圍的雜草連同卵囊一并燒毀,嚴重時可反復幾次。11~12月在樹干基部周圍挖溝,溝深至少20 cm,可以暴露土壤表層的卵囊,破壞其越冬場所,用來降低越冬卵的成活基數。
(2)保護和利用天敵。紅環(huán)瓢蟲是草履蚧最常見的有效捕食天敵,螞蟻、鳥類等天敵對草履蚧防治也有一定的作用。在生產中應注意藥物的合理使用,盡量做到充分保護天敵、昆蟲和鳥類,保護和利用這些天敵可控制草履蚧種群增殖,這是安全經濟有效防治草履蚧的好途徑。
(3)阻隔法。1月下旬~2月上旬,采取制造毒環(huán)阻隔法阻殺若蟲上樹。一是涂抹毒環(huán)法,在樹干基部涂寬30 cm的粘蟲膠環(huán),粘膠用廢機油、棉油泥等廢料來做,每天涂抹1次,并及時清除蟲尸。
5.3 化學防治
(1)樹干噴藥。對樹干不高的幼樹用噴霧器來進行噴霧防治。在4月下旬~5月中旬對樹干上的若蟲噴灑蚧盾800倍液、溴氰菊脂原液或其他觸殺劑滅殺若蟲。
(2)注藥防治。對高大、無法進行噴藥防治的樹木,采取打孔注射內吸劑的方法進行防治。內吸劑采用氧化樂果2~5倍液效果比較好的農藥,注射劑量為胸徑乘以01 g原液進行計算。
(3)涂抹毒環(huán)。涂抹廢機油、黃油、農藥混合液。在樹干上要涂抹40 cm以上的阻隔環(huán),每隔半月涂1次, 把該蟲阻隔在環(huán)下后,每1~2 d用人工消滅環(huán)下若蟲,上樹高峰期要每天消除,藥物用蚧盾800倍液、溴氰菊脂或其他觸殺劑。
(4)涂抹藥膏。在若蟲上樹之前,采取剝皮涂藥和直接涂毒環(huán)的方法。前者選用2~5 a生以上的楊樹,后者選用1 a生幼樹。選用“攔蟲虎” 藥膏進行涂抹,此辦法結合樹干扎塑料布或纏塑料膠帶或抹泥巴來阻隔若蟲上樹。每天涂抹1次,并及時清理蟲尸,進行銷毀。
(責任編輯:鄭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