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敏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19-02
英語教學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呢?有效教學是教師通過教學過程的合規(guī)理性,成功引起,維持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相對有效地達到了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在此定義中,有效教學的教學過程 是指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預期教學效果是指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吻合教育目標,符合特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要求。
一、英語教學應該遵循有效的教學模式
有效的教學的特征指有效教學的獨特的征像,標志等,即有效教學區(qū)別于低效甚至無效教學的標志。有效的英語教學模式包括以下四個因素:質(zhì)量,適宜性,激勵,和時間。
1.英語教學質(zhì)量
英語教學質(zhì)量是指知識或技能的呈現(xiàn)方式在多大程度上使學生易于掌握學習材料。決定教學質(zhì)量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課程在多大程度上對學生是有意義的。要使課程有意義,教師就要以有條理的,有組織的方式來呈現(xiàn)信息;需要將新信息和學生的先前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需要運用例證、演示、圖片和圖表等,將所教授的內(nèi)容生動地呈現(xiàn)給學生。
2.英語教學的適宜水平
這是指教師在多大程度上能確保學生已經(jīng)做好了學習新課的準備,且學生以前沒有學過該課程內(nèi)容。也就是說,當新的課程內(nèi)容對于學習者而言難易適中時,教學就是適宜的。另外,不同學生在知識、技能、動機和學習速度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教師必須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適宜教學。
3.英語教學中的激勵
這是指教師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確保學生具有執(zhí)行學習任務、掌握所呈現(xiàn)材料的動機。某些信息本身對某些學生甚至對所有的學生而言都是有趣的。但若要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聽學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向?qū)W生示范校內(nèi)獲得的知識對校外生活的作用等方式,使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
4.英語教學的時間
這是是指教師在多大程度上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學習所教授的材料:教學需要花費時問,但這并不意味著花費在教學上的時間越多,學生學得也越多。只有在教學質(zhì)量、教學的適宜水平以及激勵水平都較高的情況下,增加教學時間才會使學生有更大的收獲。
二、有效英語教學的原則
第一,當學習者參與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時,學習將得到促進。
第二,當已有的知識被激活成為理解新知識的基礎時,學習將得到促進。
第三,當把新知識演示給學習者觀察時,學習將得到促進。
第四,當學習者應用新知識時,學習將得到促進。
第五,當新知識被整合進學習者的實際時,學習將得到促進。
依據(jù)這些原則,有效的英語教學并包括四個階段:
1.激活已有經(jīng)驗
只有在教學引導學習者去回憶、聯(lián)系、描述或應用有關(guān)的先前的經(jīng)驗,使之為理解新知識的基礎時,學習才可能被促進。許多教學在沒有為學生打好充分的基礎前,就硬塞給新東西,由于缺乏作為支持的舊經(jīng)驗,學習者在知識建構(gòu)上會遭遇困難,結(jié)果導致學習者只能死記硬背。
2.展示要學習的新知識
信息往往是概括的和抽象的,涉及到許多具體的情境,有不少教學僅僅告訴學生信息,并要學生背誦下來,這樣的教學鮮有效果。教師必須依據(jù)具體的情況,運用舉例、對比、示范、直觀等多種手段,從不同的角度來充分展示、刻畫和論證信息,只有當信息包括了一些具體的刻畫描寫時,學習者更容易記住及應用信息。
3.應用知識技能
應用知識技能就是給學習者提供機會使他們能在新的具體情境中應用新知識和技能。要求學習者運用信息去完成特定的具體任務或解決具體問題,教師還要為學習者在解決問題時提供恰當?shù)姆答伜椭笇А?/p>
4.將知識技能整合到實際生活中
如果教學能給學習者提供機會公開地演示自己新獲得的知識和技能能,提供機會讓學習者反省、討論新知識以及為新知識作辯解,提供機會讓學習者創(chuàng)造,發(fā)明或探索新的個人化的利用新知識和技能的方式,那么學習將得到促進。
三、有效英語教學的具體標準
有效英語教學應遵循的具體原則和標準:
1.問題中心,具體標準包括:
(1)教學是否包含真正的真實世界的問題或任務?
(2)作為正式教學目標的替代,是否使學生明白了他們要完成的全部任務或要解決的全部問題,就是教學完成的標志?
(3)教學中是否把有關(guān)問題或任務的子任務教給了學生,并幫助學生利用這些子任務去解決整個問題或完成整個任務?
(4)教學中是否包含一系列問題?
2.激活,具體標準包括:
(5)教學是否引導學習者從有關(guān)的過去經(jīng)驗中回憶、聯(lián)系、描述或應用理解新知識所必需的先前知識?如果學習者的過去經(jīng)驗有限,是否通過教學為學生提供有關(guān)的經(jīng)驗以作為理解新知識的基礎?
(6)教學是否能幫助學習者認清其相關(guān)性,并幫助學習者增強掌握所教知識與技能的自信。
(7)教學是否提供或鼓勵學生回憶能用于組織新知識的結(jié)構(gòu)?
3.演示,具體標準包括:
(8)教學是否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演示?而不僅僅是告知有關(guān)學習內(nèi)容的信息。
(9)演示是否與教學內(nèi)容相一致?
(10)是否采用了同時呈現(xiàn)詞語和圖示、比較異同點、提供實例等指導學習者的技巧?
(11)教學媒體是否適用于教學內(nèi)容并被用來提高學習?
4.應用,具體標準包括:
(12)學習者是否有機會練習和應用他們新習得的知識或技能?
(13)應用和評價是否與陳述的目標或蘊含的目標相一致?
(14)練習是否伴隨著矯正性反饋并指出其進步之處,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對與錯的反饋?
(15)在應用或練習中學生是否可得到幫助?或者當學生在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是否為學生提供指導?是否逐漸減少對學生的指導直至他們能獨自完成任務?
(16)教學是否要求學生利用新學的知識或技能去解決一系列的問題或完成各種任務?
5.整合,具體標準色括:
(17)教學中是否提供了某些方法以促使學生把新知識或技能整合遷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18)教學是否給學習者提供了公開展示其新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19)教學是否給學習者提供了反思、討論新知識或技能以及為新知識和技能做辯解的機會?
(20)教學是否給學習者提供了機會去創(chuàng)造、發(fā)明和探究新的個人化的利用新知識或技能的方式?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只有遵守有效教學的原則和標準,并且的實際教學中靈活的運用,一定能做到有效的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