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升
恐怖分子、納粹戰(zhàn)犯、獨裁者……因為所辯護對象的身份,雅克·韋爾熱斯成為了“魔鬼律師”。在半個世紀的職業(yè)生涯中,他始終笑對外界的指責與質疑,甚至為此自傲。
在歐洲乃至整個國際刑事法學界,他是名氣最大的律師之一,成名的“秘訣”在于他為惡名昭著的納粹頭目、恐怖分子、戰(zhàn)犯、獨裁者辯護。有人為他喝彩,有人嗤之以鼻。他就是綽號“魔鬼律師”的雅克·韋爾熱斯。2013年8月15日,88歲的韋爾熱斯在巴黎突發(fā)心臟病去世,辯護生涯戛然而止;然而,圍繞他生前所作所為的爭議,仍在坊間回蕩。
叛逆的種子在童年發(fā)芽
雅克·韋爾熱斯1925年3月5日出生于泰國,父親雷蒙德是法國外交官,母親為越南教師。和他同日出生的,還有雙胞胎哥哥皮埃爾。
因為娶了越南女子,雷蒙德此后不久便被迫放棄駐泰國領事一職,拖家?guī)Э诎岬阶婕▽儆《妊髰u嶼留尼汪。韋爾熱斯3歲時,母親不幸離世。
據(jù)韋爾熱斯回憶,混血兒的身份讓兄弟倆飽受種族歧視。“從孩提時期起,我就品嘗到殖民主義意味著什么?!彼嬖V德國《明鏡》周刊,“我打小時候起就鄙視它?!?/p>
童年的遭遇令韋爾熱斯堅信,法國當局故意毀掉父親的前程,以懲罰他對白種人的背叛。英國《每日電訊》報稱,韋爾熱斯日后的所作所為,或許可解釋為“為父報仇”。無獨有偶,其兄皮埃爾后來成了留尼汪島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還是法國共產黨在國民議會的代表之一。
17歲那年,韋爾熱斯兄弟離開留尼汪島,投身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1945年,韋爾熱斯加入法共,進入巴黎大學攻讀法律,被選為殖民地學生協(xié)會主席。1950年,他在布拉格國際學生聯(lián)盟大會上被推舉為留尼汪島代表,而非法國代表,據(jù)稱,法共對此頗有微詞。
韋爾熱斯律師生涯的開端就很不平凡——支持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1957年,這個北非殖民地欲脫離宗主國,他認為法共就此問題態(tài)度曖昧,遂與后者“鬧掰”。此后,成為“獨行俠”的他投身阿爾及利亞獨立運動中的軍事組織——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FLN),并表示贊同該陣線的“標志性口號”——“炸彈是能夠發(fā)出巨響的傳單”。
韋爾熱斯在光天化日下的類似舉動,在許多法國人看來形同“叛國”;他的一個律師同事,就因曾為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工作,而被法國秘密警察暗殺。
曾與客戶結為伉儷
1957年,我行我素的韋爾熱斯接手了第一樁大案,客戶是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者賈米拉·布希雷德。這位貌美如花的年輕女性,因在咖啡館里炸死11人而面臨死刑。
英國《金融時報》稱,布希雷德受審期間,韋爾熱斯首次使用被稱為“決裂辯護”的策略——把法庭作為舞臺,譴責當局犯下的種種不公,頻頻質疑法庭的道德合法性。這成為他職業(yè)生涯中的標志性招數(shù)。他強調法國政府的惡行,辯稱法國法官的價值觀與被告相沖突,稱被告人是參加正義斗爭的戰(zhàn)士。幾番較量,布希雷德竟于1958年獲得緩刑。
作為對韋爾熱斯的表彰,新生的阿爾及利亞政權授予他公民身份,邀請他在阿爾及爾定居,其間短暫出任阿外交部辦公廳主任。1965年,布希雷德獲釋,韋爾熱斯不僅事業(yè)有成,還成功抱得美人歸。倆人旋即結為伉儷,布希雷德為他育有兩兒一女。
家庭生活并未沖淡韋爾熱斯的雄心。1970年,他從銀行貸得數(shù)百萬法郎,旋即“人間蒸發(fā)”,9年后才回到巴黎。對于這段時期究竟做了些什么,他諱莫如深,連妻子都不告訴,最終導致婚姻破裂。然而,他似乎很享受自己給外界帶來的困惑,也沒有續(xù)弦。
直到2005年,在記者的追問下,韋爾熱斯語焉不詳?shù)乇硎荆约喝チ恕半x法國很遠的東方”,稱之為“持續(xù)9年的公休”。有人猜測,他曾在柬埔寨逗留,參加紅色高棉運動,跟波爾布特一起“鬧革命”;也有人懷疑,他住在大馬士革,幫助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對抗以色列。
大約在同一時期,他和大名鼎鼎的委內瑞拉籍恐怖分子——“豺狼”卡洛斯(原名伊里奇·拉米瑞茲·桑奇士)搭上了線,為后者傳遞信息。卡洛斯在英國、法國、奧地利和西德實施過多起恐怖襲擊,一時間令全歐洲風聲鶴唳。
遭“出賣”仍全身而退
縱觀韋爾熱斯接手的案件,絕大部分的審判結果都是被告被認定為罪大惡極,其中一些更被處以極刑,他也因此被視作專為惡人服務的“魔鬼律師”或曰“斷頭臺先生”。
重操舊業(yè)后,他的第一批客戶,包括西德左翼激進團體“革命基層組織”(Revolutionary Cells)的兩名成員。這倆人因在法國持有爆炸物而被捕,馬達琳娜·科普被判4年。馬達琳娜的另一個身份是卡洛斯的情婦,卡洛斯聞訊,立即發(fā)動連環(huán)爆炸襲擊,向當局施加壓力。這場襲擊行動包括引爆巴黎香榭里大街上的一家猶太人飯館,炸毀一列從馬賽開往巴黎的高速火車,以及攻擊西柏林的一處法國文化中心,總共奪走了14條生命。
韋爾熱斯運用人脈,為劍拔弩張的雙方調停。最后,卡洛斯停止了襲擊,馬達琳娜則提前獲釋,并在韋爾熱斯的護送下離開法國,和卡洛斯團聚。
因為這段經歷,韋爾熱斯“極端左翼人士”的身份標簽變得更加顯眼。不過,當外界認為他深深地卷入了“革命基層組織”時,他始終予以否認。
1994年,逍遙法外多年的卡洛斯在蘇丹遭法國特工逮捕。韋爾熱斯獲悉,再度出場為其辯護。然而,“豺狼”此后招供說,“韋爾熱斯實際上是比我更厲害的恐怖分子”,導致倆人決裂。連續(xù)多日,韋爾熱斯成為媒體報道的頭條,他不僅被描述為恐怖大亨的密友,還被懷疑為“間諜”。但他并未遭到任何正式指控,全身而退。卡洛斯則在1997年被判終身監(jiān)禁。
多年來,法國反間諜機構“本土警戒局”(DST)一直懷疑韋爾熱斯卷入國際恐怖主義活動。199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安全部”(東德國家安全部門)解散后曝光的文件也顯示,韋爾熱斯在東德同樣是“掛了號”的重要內線人物,代號“保拉”(Paula)。
令韋爾熱斯的形象變得更加復雜的,還有他1987年參與的一場官司。當時,法國開庭審理二戰(zhàn)期間蓋世太保駐里昂地區(qū)負責人克勞斯·巴比,韋爾熱斯果斷地站到了這位納粹戰(zhàn)犯身邊。法庭上,他利用一切場合斥責反對巴比的猶太裔律師,稱這場審判為“勝利者的審判”。他還花費多日,不遺余力地撻伐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的政策。即便針對巴比的反人類罪指控成立,他還是聲稱,包括猛烈攻擊原告方受害人在內,自己的辯護策略“非常成功”。
“我的原則就是沒有原則”
半個多世紀以來,韋爾熱斯總是選擇為那些惡名昭彰的客戶申辯。盡管他們被控屠殺、反人類罪、恐怖襲擊、劫持人質并濫殺無辜,他仍聲稱這些人這么做是出于政治目的。他不斷向法官和原告發(fā)問:他們是恐怖分子還是愛國者?法律可以被用來判斷好人和魔鬼嗎?
他曾提出為前南聯(lián)盟總統(tǒng)米洛舍維奇辯護,米氏沒有“領情”。他曾要求成為薩達姆·侯賽因辯護律師團的成員,亦無果而終。被控在紅色高棉統(tǒng)治柬埔寨時期犯有反人類罪的喬森潘,和他的私交也不錯——韋爾熱斯曾宣稱,“柬埔寨沒有發(fā)生過大屠殺?!?/p>
2008年,他如此解釋了自己奉行的價值準則:“我試圖發(fā)現(xiàn)導致客戶做出可怕行為的緣由……我的原則就是沒有原則。這就是我不會拒絕任何人的原因。我甚至會接受本·拉登的邀請,或者為喬治·沃克·布什辯護——只要這些人認罪?!彼f,“辯護并不意味著進行辯解。律師不作判斷,不作譴責,不宣判某人無罪。他只是試圖盡力了解情況?!?/p>
在自傳《聰明的搗蛋鬼》當中,他更是直言,“我的倫理就是對抗每一條倫理。”
不僅如此,韋爾熱斯還曾鼓勵馬達琳娜·科普越獄,笑稱這是“售后服務的一部分”。有鑒于此,巴黎的律師紀律委員會多次試圖吊銷其執(zhí)照,但他每次都能化險為夷。即便生前處于半退休狀態(tài),他仍經常被看到出入于高檔酒店或拍賣行。
和伏爾泰在同一間屋辭世
經常與韋爾熱斯謀面的法國律師喬治·基耶曼坦言,“我們這一代有兩三位不平凡的律師,他是其中之一。盡管我一直以來在所有問題上對他不敢茍同,但我絕對尊重他?!?/p>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位“魔鬼律師”是個雙面人。用韋爾熱斯自己的話講,他的雙面性來自兼具歐亞特質的血統(tǒng)。有一名法官說,世上有兩個韋爾熱斯:攝像機和麥克風前的韋爾熱斯自命不凡,不斷挑釁;私下里的韋爾熱斯則令人愉快,幽默、詼諧,不拿自己當回事兒。
2007年,年過八旬的他答應成為一部紀錄片的主角,將自己與委托人的關系公諸于眾。然而,導演巴爾貝·施羅德告訴《紐約時報》:“他是個狡猾的家伙。你永遠無法真正接觸到他。他喜愛神神秘秘。原因在于,有些事情他不能說。如果真相大白,他會身陷麻煩。”
2008年韋爾熱斯在接受德國《明鏡》采訪時,提到了有人寫給自己的訃告:“看著自己的訃告,我會很開心——那上面寫著,一個天賦頗高的男人離開人世?!?/p>
天賦再高的人也難逃自然規(guī)律。2013年8月15日,“魔鬼律師”撒手人寰。他回憶錄的出版商皮埃爾-紀堯姆·盧表示,韋爾熱斯獲邀參加朋友的晚宴,朋友家的公寓恰好是法國文學家、政治理論家伏爾泰的故居,就這樣,他與伏爾泰在同一間屋里咽氣。按照盧的說法,他和伏爾泰一樣,天生就是演員,詮釋著“永遠反抗”的藝術,堪稱“死得其所”。
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稱,終其一生,韋爾熱斯始終是法國最神秘的公眾人物之一。法新社則指出,自戀的他,人生傳奇堪與小說媲美。跟很多客戶一樣,雅克·韋爾熱斯留下的謎團,許多只有他自己知道答案。如今,種種未解之謎只能和他一道走進墓穴。
〔本刊責任編輯袁小玲〕
〔原載《青年參考》2013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