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忻
大寶小寶一起做作業(yè)。小寶叫大寶給他拿支鉛筆。大寶抬頭一瞧,筆就在桌上,小寶完全可以自己拿到,就讓他自己拿??尚毑灰啦火垼耗憬o我拿,我要你給我拿。大寶很不理解,可是你自己能拿得到呀?結(jié)果,小寶開始急了,你快點給我拿,你不給我拿,我要撓你癢癢了!我不是開玩笑的!
一旁的我忍不住地偷笑,且看倆活寶如何繼續(xù)。
大寶的倔勁也上來了,我不要給你拿,你自己拿得到,你自己拿嘛!小寶語氣變得激烈起來:你老是指使我,你都指使我好多次了,現(xiàn)在我要指使你!
其實是他自己跟屁蟲,經(jīng)常大寶一說什么,他就屁顛兒跟去了。
大寶當然不愿被他指使,就這樣,倆人你來我往了好幾個回合。因為小寶情緒激烈,爸爸聽到終于忍不住去干預(yù),提醒他,讓別人幫忙做事,需要用魔法詞(我們家的魔法詞是“請”)。
大寶見桿就爬:小寶,你需要用魔法詞。你好好說,我就給你拿!
小寶這一口氣憋得喲!大聲哭喊起來:你總是指使我,太不公平了!所以我現(xiàn)在要指使你!
爸爸覺得他不應(yīng)該這么嚷嚷。我小聲跟爸爸說,其實小寶就是一口惡氣沒出,情緒上轉(zhuǎn)不過來,說什么都沒用的。
我輕聲呼喚,讓小寶到我這里來。小寶邊哭邊走過來,抱著他坐到我腿上,摸著他的背。
他還在大聲申辯呢:他以前指使我!我現(xiàn)在也要指使他!
我表示理解:恩,他以前指使你,你覺得很不公平,對不對???
他點頭,抱住我的脖子,把頭擱在我的肩膀上,已經(jīng)漸漸平靜下來了。我說:媽媽理解你,你只是想他以前指使你,你現(xiàn)在想指使回來,對不對???他點頭。
媽媽想給你說個建議,你想聽嗎?他點頭,把眼淚擦干了(其實我本來想,如果他還平靜不下來,就讓他在我肩上再哭一會兒呢)。既然人家這么快就平靜下來了,那就直接進入問題解決階段:如果他要指使你呢,你就跟他說,不要指使我,我不喜歡你指使我!或者你干脆不理他,不要讓他指使你。
小寶點頭。我讓小寶試著練習(xí)說了幾遍,這樣的練習(xí),也能釋放一部分情緒。
小寶情緒已經(jīng)完全平靜下來。接著,我又跟小寶提起交往的黃金法則:如果你想讓別人對你好,你也要對別人好。這個道理他不是不懂,從小家里、幼兒園里都這么說。但當時的情形下,他無法平靜,他有他的邏輯,情緒已經(jīng)影響了他的判斷。如果不解決情緒,就無法解決沖突。通過對情緒的認同,讓情緒平靜下來,只要提醒一下,他就能接受。
果然,他平靜地回書桌那里,客客氣氣地叫大寶給他拿筆。大寶也遵守諾言,把筆拿給他。
問題解決了。
有時候我們覺得孩子犟,或者孩子無法控制情緒,然后我們自己也就變得不耐煩,接著去指責孩子。這樣做無法順利解決問題。其實,有時候孩子表現(xiàn)出來“犟”,多數(shù)是他們的情緒沒轉(zhuǎn)過彎,如果我們通過認同情緒,讓他們的情緒轉(zhuǎn)過彎來,事情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