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瑜
三歲前的孩子,常常是最可愛的,身為父母的我們總認為他們此時最無知、最無助,竭盡所能盡心呵護,是理所當然的事。只有在安靜的時候,細細思考父母與子女的相處之道,才驚覺,為人父母者往往盲目自大,忽視了孩子的聰慧。
家中有三張早教卡,上面有四幅畫,分別呈現(xiàn)“喜怒哀樂”四種表情。小牧最先做的游戲,是邀請你與他互動,共同表演這四種情緒。我們說“高興、生氣、哭了、大笑”,他的小臉就變幻著呈現(xiàn)出四種不同的情緒。最為傳神的就是“大笑”。發(fā)展到后來,他甚至細細為我們表演何為“小笑”,何為“大笑”,何為“笑臉娃娃”。
我本以為,這只是孩子的一個游戲,這僅是小牧成長的一個小插曲。但事情后來的發(fā)展?jié)u漸超出了我的認知范圍。每當我疲累地回到家中臉上滿是倦色時,或者是與孩子爸爸因某事稍大聲辯駁時,小牧就會沖過來,用手揉捏我的臉頰:“媽媽,你怎么這樣(面無表情或者生氣狀)呢,應該要像‘笑臉娃娃。”同時,他還要努力咧嘴笑給我看。忍不住地,回應孩子,我輕輕扯動嘴角,努力擺出他心中的造型。在嘴角牽動的瞬間,心中的煩悶與怒氣,如堅冰的一角出現(xiàn)裂隙,再笑再笑,負面情緒漸漸消融,“戰(zhàn)爭”還未打響便已偃旗息鼓。
孩子純真的笑臉,讓我領(lǐng)會到“笑臉娃娃”的真諦。他認為,應該笑,不應該生氣,并執(zhí)拗地監(jiān)督我,讓微笑停留于我的臉上。我還能自大地認為自己就是他生命的導師嗎?此時此刻,他成為了我生活的引導者,讓我真正地體會到,無論身處何境,都應微笑應對。他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而我們知其所以然,卻往往做不到。這個小屁孩的存在,時時提醒著我的缺失。
他還有一句口頭禪,最近時時騷擾我們的耳朵。我與小牧爸爸談論某件事的時候,他總是悄悄旁聽著,冷不丁會插一句:“媽媽,你說什么?我怎么聽不懂。”我們不理他,他生氣了:“你說什么,我聽不懂。你說說,你說說,你說了我就懂了。”或者,他會指著書上某一個字,或某一個畫面,問是什么,當你的回答他不滿意時,他不斷追問,直至你詞窮,無言以對。他依然仰著笑臉,認真地告訴你:“媽媽,這是什么意思,我不懂,你說說,你說說我就懂了?!蔽翌^大無比,他從哪學來殺傷力如此大的句子!讓我們連敷衍都不忍心,讓我們?yōu)榉笱芩男袨樾纳鷥?nèi)疚!
靜靜回味這句常把我們折磨得死去活來的經(jīng)典語句,我頓悟,孩子,你又一次成功地成為我人生的導師了!作為教師,教學生天經(jīng)地義。可偶爾也會遇上學生問我,我卻不知道的尷尬之事。其實細想,何必羞愧?人生無知是常態(tài),無所不知才是變態(tài)呀!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面對。如小牧所說“我不懂,你說說我就懂了”,敢于承認,不懂就學,努力學會,不就夠了嗎?放低姿態(tài)未必會讓自己失去學生的信任,只要能永葆一顆學習進取之心!
小牧,孩子,請允許我與你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