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寶寶出汗多,又不愛喝白水,怎么辦?是不是給他做點兒清涼解暑的飲料喝?大家有什么好方子?”這條微信一發(fā),就收到了不少朋友的回復。
冬瓜薏米水 冬瓜450克,薏米40克。冬瓜連皮帶瓤切片,和薏米一起加水煲出味,下糖或鹽調(diào)味,每天喝2~3次,孩子熱痱多、膀胱濕熱、小便少又黃時喝,有一定的療效。
蜂蜜菊花茶 5克干菊花加入1千克沸水中泡好,加入蜂蜜即可。這種飲料清熱解渴,效果很好。
三豆湯 黑豆、綠豆、赤豆混合在一起,用水洗凈放入鍋內(nèi),1份“三豆”加3份水,小火煮爛,每天1~2次,每次一碗。
海帶綠豆糖水 綠豆 200克,海帶 25克。綠豆浸泡半個小時,去掉綠豆殼。海帶浸軟,切成小段。水開后將綠豆和海帶倒入鍋里,中火煲至綠豆開花熟爛,加入冰糖,再煲15分鐘,稍放涼即可食用。
薄荷甘草露 將100克薄荷、30克甘草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水煮沸5分鐘,加入蜂蜜調(diào)勻即可飲用。
新鮮的冬瓜肉水分充足,口感清爽,薏米甘淡,富含膳食纖維,都能清熱毒、祛濕氣,有利暑熱從小便排出,適合暑熱重的寶寶飲用。冬瓜皮、冬瓜籽功效更強,通常不會直接食用。此湯功效偏涼,腸胃虛弱、手腳發(fā)涼的寶寶不宜飲用。
蜂蜜滋陰、潤燥、補虛,含有豐富的果糖、酶、維生素、礦物質(zhì)。菊花香氣濃郁,提神醒腦,清肝明目,能清暑熱。蜂蜜菊花茶適合1歲以上,眼睛、嘴唇易發(fā)紅的火寶寶。不足1歲的寶寶不宜吃蜂蜜,建議用煮好的大米稀粥泡菊花飲用。平時體虛、胃腸虛弱、大便稀溏的寶寶要少放菊花,也不宜同時吃豆腐、蔥、韭菜等。
三豆湯適合愛長痱子的寶寶
豆類富含植物蛋白,營養(yǎng)豐富,三豆煮湯可清熱祛暑、利尿祛濕。俗話說“五色入五臟”,黑豆益腎,維生素E的含量很高,還富含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綠豆入肝、心,含有胡蘿卜素、煙酸、鈣、磷、鐵等,擅長消暑解毒、除煩渴,是夏季祛暑的常用法寶。赤豆入心、腎,富含葉酸、皂角甙、膳食纖維等,可以消脹滿、通利二便。三豆湯防治暑濕,適合易出熱痱子、尿黃便干的寶寶飲用。脾胃虛弱、素來怕冷的寶寶不要喝,服其他藥物時也不要喝,以免降低藥效。
綠豆能消暑解毒。海帶味咸性寒,利尿、消腫、祛暑。冰糖能生津潤燥、清心瀉火。海帶綠豆糖水可清熱利尿、消暑解毒,適合暑熱生瘡、口氣重濁、體質(zhì)稍差的寶寶飲用,不適合脾胃虛寒的寶寶飲用。
薄荷能清暑解熱、發(fā)汗透疹、清心怡神,清涼香氣還可平緩緊張的情緒。甘草有生用、蜜炙的區(qū)分,清火解毒宜用生甘草,藥性偏涼,補中緩急宜用蜜炙甘草,藥性偏補。通常暑熱重、頭咽不爽的寶寶用生甘草加強清暑祛火功效,而腸胃弱、氣短疲乏的寶寶用蜜炙甘草以補養(yǎng)心脾。薄荷甘草露適合1歲以上、易有暑熱疲勞的寶寶,退燒后頭咽不適、身上起小疹子的寶寶也可飲用。體虛汗多、肚子脹滿、舌苔膩厚的寶寶不宜飲用。
● 選材:多選用菊花、金銀花、薄荷葉、鮮茅根、鮮蘆根等偏涼性的食材,或者冬瓜、西瓜、藕、蓮子、百合等厚肉果蔬,以自家廚房隨手可得、寶寶樂于接受為最佳。
● 制作:煮制清涼飲料忌用鐵鍋、鋁鍋熬煮,推薦使用砂鍋、玻璃器皿,不銹鋼鍋或搪瓷鍋也可。小火熬煮,時間不宜過長,如花葉類的煮5~10分鐘即可。用榨汁工具打汁或磨漿的,也以短時間榨磨為宜。
● 調(diào)味:飲料制作盡量保持原味,不宜過濃。也可加入少量冰糖、蜂蜜或鹽調(diào)味,或放一兩片檸檬。出汗多的寶寶喝有淡淡咸味的飲料更好,能及時補充電解質(zhì)。
● 存放:自制飲料最好現(xiàn)制現(xiàn)喝,不要在室內(nèi)放置時間過長。如需長時間放置,要放到冰箱冷藏,吃前再次煮沸放涼后飲用。
● 飲用:自制飲料在室內(nèi)稍放涼即可飲用,短時間冷藏一下,或用冷水、井水鎮(zhèn)一下再喝也行,不要太冰,以免傷害寶寶的胃腸。飲料以多次、少量、慢飲為宜。
● 注意:不要讓寶寶長期、大量喝過于寒涼的飲料,以免損傷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