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鋒
近年來,政府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投入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沒有帶來明顯的效果,一些扶貧項目不接地氣、不做周密的計劃,只管把資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視。
扶貧項目本應該成為及時雨、雪中炭,為貧困地區(qū)、貧困人口帶來真止的實惠,促進貧困地區(qū)的發(fā)展,改善貧困入口的民生,然而在一些地方,扶貧工作卻沒有扶到點子上,收效甚微,或只見投入不見效益,大量的扶貧資金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甚罕打了水漂,個別扶貧項目適得其反,成了“傷民產業(yè)”,損害了貧困人口的利益,傷了百姓的心。這樣的效果浪費了扶貧資金,褻瀆了政府扶貧工作的公信力,違背了扶貧的宗旨,辜負了老百姓的期望。
扶貧之所以難以開花結果,主要是因為一些地方或部門的扶貧方式過于粗放,有些扶貧單位習慣丁行政主導,以我為主,確定扶貧項目時白以為是,想當然,拍腦門,盲目地讓貧困戶種這個、養(yǎng)那個,以罕丁扶貧項目不接地氣,不切合實際,不符合農民口味,不符合市場需求;有些扶貧單位習慣丁簡單僵硬地平均分配扶貧資金或物資,劃分扶貧資金的使用比例,習慣丁贈予式扶貧,以為把扶貧資金、物資發(fā)到貧困戶手中就完成了任務;有些扶貧單位缺乏扶貧長遠規(guī)劃,只注重在初期發(fā)展擴大項目的規(guī)模,不注重在發(fā)展過程中的扶持和服務,形成了扶貧一陣風,很容易出現(xiàn)“頭年一哄而上,來年一拍兩散”的虎頭蛇尾現(xiàn)象或扶貧爛尾現(xiàn)象。粗放式的扶貧實質上是一種懶政,是一種形式主義,是誠意不足、責任心不強的表現(xiàn),是一種浮躁病、短視病。
民諺口:粗耕一畝,不如精耕一寸。扶貧必須要“精耕細作”,切不可“粗耕濫作”。扶貧“精耕細作”有如下要領——加強精神扶貧,利用開辦培訓班、手把手示范、大戶帶動、能人引導等方式拓展貧困戶的脫貧致富視野,堅定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提升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素質和能力;在確定扶貧項目時升展科學的調查研究,充分征集民意,使扶貧項目符合貧困戶的需要,也具備市場理性;摒棄短線扶貧意識,堅持“全過程”扶貧、“全天候”扶貧,從扶貧項目的謀劃、扶貧計劃的制定、扶貧資金物資的分配,到生產經營、質量管理、技術支持、品牌培育、信息指導、風險預警,扶貧單位要提供一條龍服務,明確包干責任,一包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