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
先生曾在瑞士留學(xué)3年,回國后一直對瑞士的風土人情念念不忘。后來,先生的公司派他前往瑞士銀行交流學(xué)習(xí),于是他便攜我一同奔赴這個讓他心心念念的國度。
該省則省
我們下飛機后,看到同行的喬治開了一輛老舊的雪鐵龍汽車來接我們。他和先生一路閑聊,從工作到家庭,談得十分投機。從交談中我們了解到,這個年紀輕輕的喬治居然是瑞士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月薪高達1萬美元。我聽后十分不解:“既然喬治這么有錢,為何不買一輛好車,而是開著一輛老舊的雪鐵龍?”
喬治笑著解釋說:“這車可不是我的,是公務(wù)用車。”我心下了然,猜測喬治的私人汽車肯定是價值不菲,誰料喬治接下來說道:“我的車還不如這個呢。”
見我難以置信的表情,先生在我耳邊悄悄私語:“瑞士人雖然有錢,但卻是出了名的低調(diào),花錢從來不鋪張浪費,講究實用經(jīng)濟。”
瑞士車輛普及率很高,平均兩人一輛車??稍谌鹗繀s難見一輛好車,幾乎看不到寶馬、保時捷和路虎等豪車,滿街都是大眾、雪鐵龍和福特汽車。不僅如此,公路上行駛的大多是中小型客車,私家車少之又少,這實在和我想象中的富有相差太遠。
“瑞士人在生活中該省則省,平日上下班都選用火車、有軌電車和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就連很多公司老板、國會議員也時常乘坐公交車,只有節(jié)假日才開著自己的車外出休假旅游?!币娢乙荒樌Щ?,喬治解釋道,“在瑞士,開名車會讓人覺得有炫富的嫌疑,是要被鄰居嘲諷和鄙視的?!?/p>
該摳則摳
喬治將我們帶到下榻的酒店,告訴我們半個小時后就是晚宴。按照中國的待客之道,我猜想瑞士銀行應(yīng)該會準備一頓豐盛的接風宴??梢坏讲蛷d我目瞪口呆:竟是隨處可見的自助餐!先生看出我的心事,解釋道:“瑞士人一向節(jié)儉,不會像中國那樣設(shè)宴待客,一頓自助餐在他們眼里就是對客人最好的招待,既方便又實惠?!?/p>
我只好入鄉(xiāng)隨俗地取了餐盤就餐,可接下來的一幕讓我大吃一驚:喬治不但把炒面吃得精光,還用手指把盤子里的沙拉醬抹起來吃得一干二凈,并用面包將菜汁吸干吃掉,臉上沒有絲毫的難為情,十分坦然??粗鴨讨蔚摹疤虮P”之舉,我終于明白了先生的話,深深為瑞士人的“節(jié)儉”哭笑不得。
先生交流學(xué)習(xí)期間,擔心我一個人無聊,托他留學(xué)期間的同窗蘇婭照顧我。我倆一起逛街閑聊,誰知一談起瑞士人的節(jié)儉,蘇婭顯得十分激動:“這哪里是節(jié)儉?分明就是摳門??!”
原來,蘇婭的先生斯蒂文是個地道的瑞士人,在兩人談戀愛時,她就險些因為他的“摳門”而分手。不僅吃飯、租車統(tǒng)統(tǒng)是AA制,兩人同居的房租也要分攤。斯蒂文并不是沒有錢,他的父親是一家電機廠的董事長,僅度假古堡別墅就有三四棟,但這并不影響斯蒂文“摳門”。
同居開始的第一天,斯蒂文就向蘇婭說明了分攤原則,蘇婭承擔1/3的房租,剩下的2/3由斯蒂文承擔。同居后,他們每天晚上不是享受二人時光,而是拿出一張張收據(jù)“算賬”。他們先將一整天的花銷算清,然后再按一定比例分攤這些賬目。蘇婭抱怨道:“在浪漫幽靜的夜晚,我們常常手里捏著零碎的紙票或硬幣分來分去,實在煞風景?!鄙踔炼嘶楹?,斯蒂文還經(jīng)常因為蘇婭泡澡而抱怨:“你不覺得浪費嗎?淋浴節(jié)水又省時,多好。”
斯蒂文的“摳門”讓我哭笑不得,很快,我便發(fā)現(xiàn)這份“摳門”無處不在。
瑞士被譽為“手表王國”,其生產(chǎn)的“勞力士”“梅花”“雷達”等手表享譽全球。但瑞士人手腕上戴的大多是普通手表,有些人甚至?xí)魇值土碾娮颖?。在飲食方面,瑞士人也是精打細算。瑞士人餐桌上常擺的并非大魚大肉,只是普通的炒面、果汁。在中國看來,超前消費,大吃大喝,美其名曰:“會過日子,會享受?!比鹗縿t不然,瑞士人不管在高級酒店還是街頭餐館就餐,不論地位高低,也不論貧窮或者富有,吃飯都很節(jié)儉,浪費是會被罰款的。
以喬治的“舔盤”行為來說,瑞士不乏這樣穿得像窮人,吃得像工人的人。街頭那些穿著T恤、牛仔褲,背著雙肩包的年輕人,或者那些看著不太起眼,穿著隨意的老人,都有可能是億萬富翁。
瑞士人不但在消費上“吝嗇”,而且在節(jié)能上也是一把好手。主婦買菜用筐,商店里的包裝都是紙袋;家庭用的洗滌用品大都買簡裝的,回家后往舊瓶子里灌;家庭垃圾按玻璃瓶、塑料、舊報紙和無用廢物分類裝入塑料袋中,以便統(tǒng)一回收處理;瑞士的水源比較充足,但人們用水一點也不浪費,所有廢水都要集中處理后才能排放,凈化后的水還會用來洗衣服;通過下水管將雨水接進貯水池里,以供沖廁所之用。
該花則花
作為全球最富有的國家,瑞士人的錢究竟花在了何處?這個問題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先生趁周末帶我去日內(nèi)瓦郊區(qū)探望它的導(dǎo)師德瑞斯先生。德瑞斯是一名經(jīng)濟學(xué)教授,在瑞士屬于富人階層。然而,德瑞斯的家卻沒有絲毫“富貴氣”。當然,已經(jīng)見慣了瑞士人“摳門”的我,已不再對此大驚小怪。
我和先生帶了不少禮品登門拜訪,并帶去不少經(jīng)濟學(xué)研究資料。德瑞斯非常高興,堅決留我們在他家共進晚餐。為了準備晚餐食材,德瑞斯邀請我一起去逛超市,他10歲的孫子小奧姆也跟著我們。
在超市里,德瑞斯挑了一瓶中檔紅酒和一些簡單的食材。正當我們打算離開超市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小奧姆正盯著一個漂亮的文具盒。小奧姆向德瑞斯撒嬌道:“我想要這個文具盒……”德瑞斯想也沒想就拒絕了:“不行,上周剛給你買過一個。”我看了一下那個文具盒的價格,不過兩法郎。在瑞士,兩法郎只是一兩塊面包的價錢,看來這位有錢的德瑞斯一定是個吝嗇鬼。從超市回來后我才知道,德瑞斯買的那瓶紅酒是給我和先生喝的,他自己喝的是啤酒。因為在瑞士,啤酒要比紅酒便宜得多,買一瓶中檔紅酒的錢大約能買二十瓶啤酒。而且我們的晚餐也并不豐盛,只有一塊三明治和幾塊炸雞。
飯后,我們正在閑聊,突然有一位義工前來募捐,他們想對附近一個社區(qū)的百年木屋進行修繕。我心底暗想:你找錯人了,肯定會空手而歸的。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德瑞斯先生聽完義工的話,毫不猶豫地開了一張五百法郎的支票交給義工,并說:“保護我們的古建筑是每個人應(yīng)盡的義務(wù)?!?/p>
德瑞斯的行為讓我十分驚詫。后來我才慢慢了解到,這不僅僅是德瑞斯一個人的秉性,大部分瑞士人的性格都是如此,他們在個人生活上十分節(jié)儉,甚至說得上摳門,但在保護歷史遺產(chǎn)、公共財產(chǎn)方面,卻又出奇的大方!
蘇婭的先生斯蒂文也不例外。他曾捐給一所老年活動中心一萬法郎,甚至還曾將名下兩套房產(chǎn)捐給社區(qū)做公益財產(chǎn)。
不僅是斯蒂文和德瑞斯,大多數(shù)瑞士人對待公共事物都是極盡所能地慷慨解囊。大多數(shù)瑞士人都是慈善家,在募捐這件事上,他們不再像生活中那樣精打細算。
定居瑞士多年的蘇婭對此深有體會:“瑞士人是我見過最率性的人了,他們的錢很少花在自己身上,但是對慈善尤為熱衷,摳門的時候時常會讓人氣得牙癢,但是慷慨起來也會讓人目瞪口呆。在他們的觀念里,節(jié)儉不代表貧窮,奢華不代表富有,簡樸不代表簡陋,氣派不代表隆重,這就是瑞士人真正的‘內(nèi)涵!”
蘇婭的話讓我沉思良久。大部分國家都在倡導(dǎo)這樣的消費觀,一分一毫都要花在刀刃上,不鋪張浪費,中國也不例外,但只有瑞士人真正做到了!他們富得“低調(diào)”,摳得“張揚”,花錢卻大有門道?;蛟S,中國的有錢人也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一下瑞士人的“摳門”,在公共事務(wù)上多點慷慨,在個人花銷上少點“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