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色迷人
柳宗元的這篇《小石潭記》篇幅相比較來說短一些,但是一點也不顯得小家子氣。柳宗元的手筆極為精湛,所謂濃縮就是精華嘛!在這極少的篇幅里,主要用的白描手法,又結合了景色之中的動與靜,描述出了一幅凄清、寂寥、唯美的山水圖。使讀者在閱讀的同時,腦子里便浮現(xiàn)出了這幅山水畫。
像是在文章中所說的“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形象地描寫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石頭的形狀;“潭中魚可百許頭”,魚的數(shù)目竟可以細數(shù)出來,說明了潭中的水非常的清澈;“日光下徹,影布石上”,陽光照的魚兒的影子格外清晰,顏色鮮明;還有文章中的“青樹翠蔓,蒙絡搖綴”,讓我們想象到樹蔓就那樣墜落的樣子;“伐竹取道,下見小潭”,就能想象到在潭水四周的偏僻環(huán)境,一定是非常冷清的,可以讓人感覺到那股寒意;水潭中的魚兒皆呈出各種各樣的狀態(tài):“怡然不動”或“俶爾遠逝”或“往來翕忽”,都生動活潑。
柳宗元在寫這篇文章之時,不但研究運用了白描的手法進行書寫,而且也研究了景色的特色,把景物動靜結合在了一起,使整篇文章達到的效果特別的好。像是“俶爾遠逝”,“往來翕忽”這是描寫魚兒的狀態(tài)的,顯示出他們來回游動活潑游玩的狀態(tài),而這些與“我”坐在清冷的潭上,動靜相結合相互映接;“如鳴佩環(huán)”像聽見佩戴的環(huán)一樣丁丁玲玲的響,描寫出了水的聲音,是這聲音與清冷的景色結合到了一起,相互映襯。以及在描寫魚兒時,把魚兒的情態(tài)也描寫了進去,如“影布石上,怡然不動”,說的是魚兒靜下來的時候;而“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描寫的是魚兒活潑好動的時候,在一起運用了動靜結合,盡顯出了魚兒的游玩情態(tài)。所有的這些描寫,皆使用了動靜結合的描寫手法,把景色完美的呈現(xiàn)了出來,把小潭的景色描寫得淋漓盡致。
不得不說《小石潭記》作為一篇短篇文章,所描寫出的形象太過優(yōu)美了,這篇文章主要體現(xiàn)了一些特定指出的景色,寫得非常的細致,就像是在電視劇中所給的特寫一樣,一一陳列給讀者,而《醉翁亭記》,則是用較長的篇幅,細致地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畫卷,運用的手法也比較多,不那么單一,比起《小石潭記》手法更豐富一些。
二、情趣雋永
兩位作家還是有共同之處的,歐陽修和柳宗元的仕途都不是很順利,他們都在仕途處于長期被貶狀態(tài),仕途失意。而這兩篇文章都算是在他們內(nèi)心無比抑郁時為了排遣心中的愁苦寄情山水所寫,但是總歸心境不是完全一樣,文筆也有些許差異,寫出的側(cè)重點自然也就不同。
《小石潭記》這篇文章是作者柳宗元在凄清秀麗的山間中所寫的,能表達出作者的那種痛苦、壓抑、孤獨的那種感受。這篇作品是作者人生坎坷,官場失意,借山水表達感情的產(chǎn)物。柳宗元曾寫過的的詩句“海天愁思正茫?!薄ⅰ敖髑凭呕啬c”恰恰體現(xiàn)了他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而歐陽修作為宋代詩文革新的領袖,隨同柳宗元的遭遇類似,但心境卻比柳宗元灑脫得多,在《醉翁亭記》中就體現(xiàn)了他大度、灑脫的態(tài)度、以及與民同樂的心境。
從文章中我們也能體會到,這兩篇文章描寫的景色不同,場面不一樣,氣氛也就不一樣?!缎∈队洝分械木吧话愣际欠浅5募帕?、凄清,總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而在《醉翁亭記》中,場面就熱鬧不少了。“太守宴客”體現(xiàn)出的場面定然無比壯大,又有“滁人游”足以體現(xiàn)出場面喧鬧的程度。柳宗元注重“靜”寂寥。而歐陽修注重“動”大家都高興非常,與《小石潭記》中的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歐陽修描寫景物的時候,簡練精辟。像是寫瑯琊山的時候,就用了短短的四句話加以概括:“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本瓦@短短的四句話,竟把四季都包含進去了,語句雖短,卻干練、精辟。寫別的地方也是,給人一種小小的人,大大的力量之感。描寫的也不唐突,細致尤為可見。像是在描寫太守酣宴后的情景時,僅用“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這九個字,他的狀態(tài)就盡數(shù)表達出來了,他的樂態(tài)也擠出字縫而達到極致。雖然簡約,卻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柳宗元描寫細致,句子的結構較為完整,語句也很謹慎,很多描寫都用非常形象化的手段,精準地過濾掉一些雜質(zhì),只留下純正無污染的內(nèi)在,語言也頗為內(nèi)斂。在《小石潭記》中,有許多短語,詞語的使用體現(xiàn)出了語言的力量,像是二字短語“為坻,為嶼,為堪,為巖”;三字短語“隔篁竹,聞水聲……心樂之”;四字短語“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等。這些短語隱藏在句子之中,嚴整中有變化,姿態(tài)橫生。
安杰,教師,現(xiàn)居甘肅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