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課本習題的調整策略

2015-05-25 07:48:47龐紅星
小學教學參考(數(shù)學) 2015年4期
關鍵詞:調整策略

龐紅星

[摘 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般比較重視例題的教學,對于課本中的習題,只是簡單地就題論題,做完就萬事大吉,導致習題的功能被弱化,教材的編寫意圖不能凸顯。如果能對習題進行恰當?shù)靥幚怼⒏脑旌驮O計,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升學生思維等都大有好處。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從四方面談談課本習題的調整策略:在原圖上標一標,提高解題的可操作性;把圖的構造改一改,增強練習的趣味性;把順序安排調一調,保持思維的連續(xù)性;練習后進行思一思,提升思維的深刻性。

[關鍵詞]課本習題 調整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1-020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般比較重視例題的教學,對于課本中的習題,往往只是簡單地就題論題,做完就萬事大吉,導致習題的功能被弱化,教材的編寫意圖不能凸顯。事實上,如果能對習題進行恰當?shù)靥幚?、改造和設計,對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等都大有好處。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談課本習題的調整策略。

一、在原圖上標一標,提高解題的可操作性

【案例1】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平行與垂直”第61頁練習十第1題。

分析:此題讓學生綜合運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識進行判斷、辨析,一般教師采用請學生說一說、指一指或描一描答案的處理方式。由于此題沒有給圖形標上字母,在說一說時,特別是第三幅圖學生說“左邊和中間的線段互相平行”。中間有兩條,指哪一條呢?顯然不夠準確、科學。如果請學生上臺指一指,因為答案比較多,上臺指的人比較多,學生走上走下,就會造成課堂時間的隱性流失;如果只請幾名學生上臺,又會挫傷舉手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請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描出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兩條線段,有的線段會被重復描到,第一次描的會被掩蓋住,不能看到第一次完整的答案。

調整:給三幅圖標上不同的字母。(如下圖)

教學片斷回放:

師(先出示第一個圖形):下面哪兩條線段互相平行?

生1:AB // CD,AD // BC。

師:眼睛真亮,一下就把兩組互相平行的線段都找到了。

生2:這幅圖沒有平行,因為互相平行是指兩條直線。

師:可以把這些線段看成直線,因為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師:哪兩條線段互相垂直?

生3:AD⊥AB,AB⊥BC,BC⊥DC,AD⊥DC。

師:你真厲害,一口氣說出了四組互相垂直的線段。

師(出示后面兩幅圖):這兩幅你還能找到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嗎?請在作業(yè)紙上填一填,看誰找得多。

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

反思:給三幅圖標上不同的字母,好處有兩個:學生反饋時,便于教師和其他學生清楚知道他找的是哪幅圖哪條線段;有利于操作。數(shù)學教學要尊重數(shù)學的本質,應講科學,追求嚴密。標上字母后的第一幅圖讓學生說時表達方便、清晰,學生邊說PPT邊出示答案,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概念,強化用符號表示的方法。后面兩幅圖讓學生獨立練習,能找到幾種就寫幾種,檢驗學生掌握的情況。這樣循序漸進地操作,使學生能夠正確掌握所學的知識。

二、把圖的構造改一改,增強練習的趣味性

【案例2】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位置”第21頁練習五第2題。

分析:這題在方格紙上采用“識字表”的形式,讓學生用數(shù)對表示指定漢字的位置,又根據(jù)數(shù)對找對應的漢字,學生一般都會做,但缺乏挑戰(zhàn)性,容易引發(fā)學生思維的疲勞,所以對此圖做了如下改進。

調整:在方格紙的上面放一個屋頂,把此圖的主題“識字表”改成“藏寶閣”,這樣就很像一幢房子。因為此題比較簡單,也可以把5行5列的方格紙改成4行4列。(如下圖)

教學片斷回放:

師: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帶你們到藏寶閣里去尋寶吧!找到了,寶貝就是你的!

師(PPT出示:藏寶閣):其中一格有禮物!但機會只有一次!為了幫助大家快速、準確地找到寶貝,送給大家三個提示!要不要看?

(學生很激動)

(PPT出示提示1:寶貝不在(1,2)(1,4)(2,1)(4,2) 中)

生:寶貝不在“春、日、葉、冬”這四個地方。(學生說出答案后,教師點擊鼠標把出現(xiàn)對應的字去掉)

師:不錯,離寶貝近了一步!

(PPT出示提示2:數(shù)對中兩個數(shù)相同的可排除)

生:可以去掉“枝、夏、雷、火”。

(PPT出現(xiàn)一條斜線,快速劃去這四個字)

師:如果再往后,是數(shù)對多少呢?

生:(5,5)。

師:可以用一個數(shù)對表示出這5組數(shù)對嗎?

生:(a,a)。

(PPT出示提示3:寶貝的位置數(shù)對中沒有數(shù)字3)

生1:(3,1)(3,2)(3,3)(3,4)。第3列,第1個數(shù)都是3,去掉。

生2:(1,3)(2,3)(3,3)(4,3)。第3行,第2個數(shù)都是3,去掉。

(PPT快速劃去橫的第三行,豎的第三列)

師:加油,離寶貝越來越近了!到底在“月”還是在“竹”呢?這樣吧!如果能回答出下面的這個問題,我可以再給大家一個提示!敢不敢來試試?

(PPT出示問題:數(shù)對中含有3”的這些字位置有什么規(guī)律?)

生3:都是在同一排的!

生4:第1個數(shù)字是3的,在同一列;第2個數(shù)字都是3的,在同一行。

師:真不錯!我不得不佩服你們!那就看提示4吧!

(PPT出示提示4:寶貝位置的數(shù)對的兩個數(shù)之和是6)

生5:(2,4)。

師:追問:為什么不是“竹”呢?

生6:“竹”是(4,1),4+1=5,和不是6。

(PPT去掉“竹”)

師:寶貝就在“月”下。看看是什么?

生:禮品盒。

師:禮品盒藏在(2,4)的同學桌子里。請這位同學把禮品盒拿到講臺上來,并打開禮品盒??纯词鞘裁矗?/p>

生:糖果。

師:這么多禮物,怎么發(fā)呢?我們剛學了數(shù)對,就用數(shù)對來幫忙發(fā)禮物,怎么樣?

師:請看大屏幕上相應數(shù)對的同學,起立拿禮物。

(PPT依次出現(xiàn)數(shù)對:(4,5)、(a,5)、(4,b))

師:要想剩下的同學也拿到禮物,可以用哪個數(shù)對表示?

生:(a,b)。

師:因為全班只有8列,7行,所以a不能超過8,b不能超過7。

教師分發(fā)禮物……

反思: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睦韺W家布魯納也認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此練習被設計成“到藏寶閣里去尋寶”,利用提示逐步淘汰掉寶物不可能存在的地方,找到寶物的位置,最后教師利用數(shù)對來發(fā)禮物。學習材料來自生活當中,學生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產生強烈的親近感和認同感,學習的態(tài)度無形中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同時也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另外小學生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注意力不容易穩(wěn)定、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奇的刺激所吸引。通過做游戲的形式,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他們就會對學習產生濃濃的興趣。

三、把順序安排調一調,保持思維的連續(xù)性

【案例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長方形和正方形”第81頁練習十七第2題和第4題。

分析:第2題讓學生在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判斷,幫助學生抓住圖形的本質屬性,排除非本質屬性的干擾。第4題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的特征的直接應用。后一題知識點是前一題知識點的延續(xù),于是可以把練習順序調一調,練習第2題后跳過第3題,直接練習第4題,目的是整合資源,保持學生思維的連續(xù)性,使知識更具系統(tǒng)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調整:練習第2題后PPT隱去其他圖形,只留下第①、②幅圖形,并放大,再給留下的兩個圖形標上數(shù)據(jù),變成第4題,請學生填一填。

教學片斷回放:

師:下面的圖形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平行四邊形?請做在數(shù)學書第81頁上。

生1:①④⑦是長方形,②⑥是正方形,⑤是平行四邊形。

師:你怎么知道①④⑦是長方形?

生1:根據(jù)長方形的特點來判斷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你怎么知道②⑥是正方形?

生1:根據(jù)正方形的特點來判斷的,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隱去其他圖形,PPT上只剩下第①和第②幅圖)

師:給出第①、②幅圖幾條邊的長度,你能知道其他邊的長度嗎?(PPT上第①和第②幅圖上出現(xiàn)數(shù)據(jù),變成第4題)請做一做。

生2:第一個圖形上邊長填6厘米。

師:你依據(jù)什么來填的?

生2: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左邊寬填4厘米。

生3:正方形每邊填5厘米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3: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反思:在事物與事物之間,尤其是包含了時空間隔的情況下,人的思維活動明顯呈現(xiàn)出松散的特征,是停頓的、間歇的。學習數(shù)學也是如此,教師要利用思維的這些特質,提升學生思維活動的效力。練習第2題是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進行判斷,第4題是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填寫邊的長短,兩題都是鞏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如果整合在一起,就能減少學生思維的跨越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四、練習后進行思一思,提升思維的深刻性

【案例4】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倍的認識”第53頁練習十一第1題的第2小題。

分析:此題將蘋果和梨按3∶1的比例成組出現(xiàn),教師在處理這道題時通常就題論題,先引導學生觀察蘋果和梨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接著讓學生在括號里填出答案,再問一問這樣填的理由是什么。最后通過改變組數(shù),讓學生說說這時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幾倍,這道題就結束了。我認為,在學生“操練”結束之后,更應該為學生提供靜心“咀嚼”的機會,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去進行新的觀察、比較、探索、發(fā)現(xiàn),從而獲得更高層次的發(fā)展。

調整:將原題和改變組數(shù)得到的一些數(shù)據(jù)分別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引導學生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再運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教學片斷回放:

師:蘋果有幾個?梨有幾個?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幾倍?

生1:蘋果有9個,梨有3個,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3倍。

師: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3倍,你是怎么想的?

生1:把梨看作標準量,蘋果有3個這樣的標準量。

(PPT去掉最后一組的3個蘋果和一個梨)

師:現(xiàn)在蘋果有幾個?梨有幾個?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幾倍?

生2:蘋果有6個,梨有2個,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3倍。

(PPT再去掉一組)

師:現(xiàn)在呢?

生3:蘋果有3個,梨有1個,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3倍。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分別把數(shù)據(jù)填到表1中)

師:觀察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4:蘋果個數(shù)每次多3個,梨每次多1個,倍數(shù)不變。

生5:標準量都是梨,比較量都是蘋果。

生6:比較量÷標準量=倍數(shù)。

生7:標準量×倍數(shù)=比較量。

生8:比較量÷倍數(shù)=標準量。

師:同學們都有一雙敏銳的數(shù)學慧眼,觀察出了比較量÷標準量=倍數(shù)。假如蘋果有27個,梨有9個,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幾倍?

生9:27÷9=3。

師: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3倍,蘋果可以是幾個?梨呢?

生10:12÷4=3,蘋果可以是12個,梨是4個。

……

師:只要“蘋果的個數(shù)÷梨的個數(shù)=3”都可以。(在上面表格中填上省略號)

反思:思維的深刻性也叫思維的深度,是指善于透過紛繁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本質的思維品質。教師通過改變圖中的組數(shù),將得到的一些數(shù)據(jù)整理在表1中,引導學生觀察表格。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無論組數(shù)怎樣變化,蘋果和梨的倍數(shù)關系是不變的,可以用“比較量÷標準量=倍數(shù)”;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標準量×倍數(shù)=比較量”;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了“比較量÷倍數(shù)=標準量”。在學生找到規(guī)律后,教師并沒有就此打住,而是繼續(xù)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找到合適自己起跳的高度,利用“比較量÷標準量=倍數(shù)”這個關系式,提出“蘋果個數(shù)是梨的3倍,蘋果還可以是幾個?梨呢?”這一開放性的問題,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思考的機會,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總之,我們要找準學生的知識起點,以學生的思維視角和思維方式去關注習題,對習題進行優(yōu)化組合、適當開發(fā)、豐富潤澤,使習題本身所內隱的潛在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實現(xiàn)題量小、效果好、效率高的教學效果。

(責編 金 鈴)

猜你喜歡
調整策略
仔豬強弱懸殊 要及時調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該如何調整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工位大調整
意林(2020年10期)2020-06-01 07:26:37
求初相φ的常見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shù)值的求解策略
堅決堵住隨意調整預算的“口子”
人大建設(2019年6期)2019-10-08 08:55:56
我說你做講策略
滬指快速回落 調整中可增持白馬
高中數(shù)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灌阳县| 阿尔山市| 齐齐哈尔市| 应用必备| 礼泉县| 石阡县| 霍林郭勒市| 武功县| 明溪县| 西和县| 吉安县| 陆良县| 河西区| 永顺县| 金沙县| 玛曲县| 理塘县| 乌鲁木齐县| 上饶市| 长岛县| 南安市| 当涂县| 普陀区| 三江| 化州市| 新蔡县| 湖州市| 新宾| 周至县| 桃源县| 北京市| 永修县| 阜康市| 密山市| 临湘市| 蓝田县| 泰顺县| 庆云县| 确山县| 临沂市|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