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生
實踐證明: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反思問題的過程。特級教師湯衛(wèi)紅在教學“認識平行”一課時,就是以問題為主線,引領(lǐng)學生的思維在認識并掌握平行概念的過程中自由穿行,體驗自主建構(gòu)知識的快樂,不僅實現(xiàn)了對平行本質(zhì)特征的理解與掌握,而且有效地促進了思維的發(fā)展。現(xiàn)擷取幾個片段與同仁共同賞析。
【片段一】復習鋪墊,產(chǎn)生問題
(出示課件):
師: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
生1:它們是直線、線段、射線。
生2:直線沒有端點,兩端可以無限延長;線段有兩個端點,兩端不可以延長;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另一端可以無限延長。
( 課件隱去線段和射線,保留直線。)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兩條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
師: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什么是平行?
生: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平行?
生:我也想知道什么樣的直線是平行的。
生:學習平行有什么用?
……
【賞析】上課伊始,湯老師就引導學生在對話中自主提出“什么是平行”等問題,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且自然而然地為新知的學習埋下了相應的伏筆,同時又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能力。
【片段二】循序漸進,探索問題
師:(出示兩支木棍)把老師手里的兩支木棍看成是兩條直線,如果我把它們丟到地上,看看它們會是怎樣的擺放位置。
學生動手畫一畫,教師展示學生的作品。
師:你們可以把它們分分類嗎?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分?
生:指①②⑤分為一類,因為它們沒有相交。
師:(指①)這是兩條支線,依據(jù)直線的特征,發(fā)揮你的想象,你覺得會怎么樣?
生:通過延長,會相交。
師:是嗎?我們動手畫一畫。(學生動手畫一畫)
師:果然相交了。那么①③④同屬一類,像這樣的情況叫做相交。②⑤中的兩條直線通過延長會相交嗎?(學生動手嘗試)
師:為什么②⑤中的兩條直線和①不一樣,再怎么畫下去也不相交呢?
生: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方向。
生:它們之間沒有越來越接近或拉開。
師:像這樣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你還能舉出互相平行的例子嗎?
生:課本的對邊是互相平行。
生:斑馬線是互相平行。
……
【賞析】認識平行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時,湯老師采用拋木棍的游戲,分兩個層次設(shè)計問題串,讓學生通過分類、歸納、總結(jié),初步感知兩條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相交與平行,并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初步建立平行的概念?!巴黄矫鎯?nèi)”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教師沒有直接告之學生,而是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在游戲情景中讓學生產(chǎn)生認知的沖突,在直觀演示與展開想象的結(jié)合中理解與完善平行的概念。
【片段三】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平行線,那怎樣畫一組平行線呢?
(學生嘗試,組內(nèi)交流畫法。)
教師展示畫法:生1借助方格紙畫一組平行線,生2借助直尺的邊緣畫一組平行線,生3用平移的方法畫一組平行線。
(師肯定生1、生2兩種畫法,但指出有一定的局限性)
師:用生3這種畫法可以隨意畫出一組平行線嗎?
生4:我用這種方法畫得有點不準。
生5:上下有點歪了。
師:是哦,我們使用平移的畫法時,手很容易抖動,造成直線偏移,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正確地畫出一組平行線是有比較簡便而規(guī)范的畫法的。
師:觀察畫平行線的3幅圖,你看懂了嗎?有什么問題?
……
【賞析】怎樣畫一組平行線是本課的難點,是建立在學生原有的認知基礎(chǔ)上提出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產(chǎn)生也順應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中,湯老師先是讓學生在原有認知水平上,借助學具自主嘗試畫出一組平行線,然后通過師生交流,認識到這些畫平行線的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接下來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主題圖,讓學生在讀懂圖示的基礎(chǔ)上提出“第2幅圖中的直尺是做什么用的”問題,聚焦于本質(zhì),一針見血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從而達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畫平行線時親歷創(chuàng)造平行線的過程,體會到平行的特點,加深了對平行的理解。(作者單位:江西省高安市黃沙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