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
4月15日,頗受關注的全國首例專車行政訴訟案在3個小時的庭審之后,宣布將擇日另行宣判結果。由于缺乏明確的相關條文,這場庭審在經過激烈討論后無果而終。
本案中,濟南市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服務中心認為,陳超在未取得出租汽車車輛運營證、本人未取得出租汽車客運資格證的前提下,使用“滴滴”打車軟件有償拉客,屬于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這便是行政處罰決定作出的事實證據。
事實上,專車服務從推出來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它滿足了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又始終難以擺脫非法之嫌。作為全國首例專車行政訴訟案,盡管案件尚未落錘,其引發(fā)的關注和討論同樣有意義,不少專家認為,專車要想合法化仍待法律的修改與完善。
【事件】
“專車”送客被罰2萬引訴訟
2015年1月6日,濟南市客管中心表示,將對濟南的專車業(yè)務按黑車查處,一經查實即處以5000元至3萬元不等的罰款。1月7日,陳超使用“滴滴”專車軟件在濟南西站送客,結果被市中心執(zhí)法人員認定為非法運營,并罰款2萬元。陳超因不服處罰決定,向市中區(qū)人民法院提交訴狀要求撤銷處罰。原告堅持認為被告的處罰存在認定事實錯誤和執(zhí)法程序違法,并否認被告提供的證據事實能夠證明他與乘客發(fā)生了交易關系。
據法制網報道,原告陳超訴稱,其因使用專車軟件提供專車服務,被被告濟南市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服務中心作出“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2萬元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原告不服,認為被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存在處罰主體錯誤、認定事實錯誤、執(zhí)法程序違法和適用法律錯誤,遂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被告濟南市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服務中心對其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客管中心辯稱,被告作為管理機構,有權對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出租客運經營者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原告擅自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的事實清楚,被告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證據確鑿;被訴的行政處罰決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
雙方圍繞原告是否具備起訴資格,其起訴是否超過起訴期限;被告是否具有行政處罰的主體資格和行政權限;被告所作行政處罰的程序是否合法;被告作出行政處罰所依據的事實證據是否確實充分;被告所作行政處罰的法律適用是否正確五個焦點問題進行辯論。
據悉,在庭審中,執(zhí)法人員1月7日拍攝的3段總長約20分鐘的現(xiàn)場執(zhí)法視頻首度曝光。視頻顯示,乘客最初稱陳超是朋友介紹的,后經執(zhí)法人員多次詢問才承認是通過打車軟件上車,但拒絕執(zhí)法人員對其手機打車軟件界面取證;陳超開始稱乘客是自己的同事,其后承認自己使用了打車軟件。詢問過程中,執(zhí)法人員以保證安全為由,拔下了陳超的車鑰匙。
庭審中,原告代理人辯稱,僅依被告執(zhí)法現(xiàn)場視頻不能認定原告與乘客之間存在交易關系,雖使用了“滴滴”打車軟件,但不能證明有收費行為。因此,被告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證據并不確實充分。
關于專車的法律定性,是此案的關鍵點之一。被告代理人辯稱,依照現(xiàn)有相關法律法規(guī),出租車客運經營實行行政許可制度,若想進入該行業(yè),需要企業(yè)辦理出租汽車經營資格證,車輛需辦理車輛營運證,駕駛人員須具有駕駛員客運資格證。原告駕駛車輛未取得出租汽車車輛運營證,本人未取得出租汽車客運資格證,其使用“滴滴”打車軟件從事有償拉客,屬于“未經許可,擅自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
“鑒于雙方對本案相關事實和法律適用爭議較大,不適合當庭宣判。合議庭將在庭后進行認真合議,并擇期宣判?!苯涍^一個上午的激烈辯論,全國首例專車行政訴訟案暫告一段落。最終判決結果如何,還需等待時日。
【調查】
缺運營資質成專車“硬傷”
曾幾何時,“打車難”成為不少城市的一大交通難題,出租車不夠用,黑車成為不少人的無奈選擇。專車服務誕生后,更好的車型、更高端的服務、更多的紅包,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專車?!斗ㄖ仆韴蟆钒l(fā)起的一項關于專車運營的調查,吸引了215名網友參與,85.6%的網友表示坐過專車,53.5%的網友支持私家車運營合法化。
報道稱,網友對專車態(tài)度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出租車司機幾乎一邊倒地反對私家車運營合法化。83位北京出租車司機接受了法晚記者的調查訪問,其中,78.3%的司機表示不支持私家車運營合法化。此外,近半數(shù)司機稱,如果出租車未來不進行改革,就“沒法繼續(xù)開了”。
“如果專車運營合法化,我們就不開出租了,都去干專車?!睗辖诸^多位出租車司機向記者表示。一位出租車司機表示,因為出租車司機不僅要服從公司的管理,每天還要繳納“份兒錢”,遇到違法違章后,出租車公司還要對其進行罰款,“我們這是規(guī)范管理,但干了專車后,沒有這方面的費用不說,專車的收入也更豐厚。”這位出租車司機稱,自己的一位同事此前便轉行干起了專車司機?!盎思依锏姆e蓄買了一輛25萬元的車,現(xiàn)在干起了專車,勤快點的時候能賺3萬多元,還不像我們出租車,要一直在路面上跑著盯活?!?/p>
相對于管理正規(guī)的出租車,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互聯(lián)網企業(yè)推廣的專車包括以下三類車輛:一是司機個人所有,在租賃公司掛靠;二是租賃公司所有,叫車軟件公司租用,并派出司機;三是叫車軟件公司購置,并派出司機。
據北青報的相關報道,陳超自述其專門找租賃公司掛靠,然后去專車公司申請審核,再進行培訓。公司有要求車必須是中高檔轎車且是三年內的新車,司機要有三年以上駕齡。實際上這也是“滴滴”專車的主要合作方式,據一些“專車”駕駛員介紹,只需要提供身份證、駕駛者、行駛證和保單就可以加入“滴滴”專車。
而在庭審當天,《法制日報》記者通過“滴滴”打車軟件預約了一輛專車。司機朱師傅說,自己的是私家車,掛靠在租賃公司,他由勞務派遣公司聘用,這樣軟件平臺、汽車租賃公司、勞務派遣公司、司機四方之間形成協(xié)議。朱師傅打比方說:“這就相當于乘客從租賃公司租了輛車,勞務公司再給派個代駕司機,叫車軟件按里程收費?!眅ndprint
當記者問起是否具備出租汽車車輛運營證和出租汽車駕駛員客運資格證時,朱師傅表示不僅自己不具備,而且目前濟南很多專車司機也不具備?!皩\嚤瘸鲎廛嚪蘸?,而且也有安全保障,我覺得有無證件并無必要?!敝鞄煾嫡f。
此后,該記者通過申請收到了“滴滴”專車發(fā)來的“司機帶車加盟鏈接”短信。打開鏈接發(fā)現(xiàn),在完善個人資料、進行在線學習并完成線上考試后,即可成為專車司機,并不需要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所需的相關證件。
“依照《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規(guī)定》以及《濟南市城市客運出租管理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以非法營運打擊專車是于法有據的?!睗鲜谐鞘泄部瓦\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專車,只要 不具備出租汽車車輛運營證和出租汽車駕駛員客運資格證,而且從事有償拉客行為,就屬于非法營運。
【建議】
規(guī)范專車還需完善法律
專車服務從推出來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去年12月上海市交管部門公開表示,“滴滴”專車屬于非法運營。今年1月4日,沈陽出租又因為“份子錢”積怨出現(xiàn)罷運事件,由此專車身份問題走進公眾視線。一石激起千層浪,行業(yè)專家、主流媒體都參與了這場大討論。1月8號,交通運輸部首次直接使用“專車”一詞,承認“專車”的積極意義,也向社會各界傳遞了支持發(fā)展“專車”的聲音。
據了解,目前國內對于專車營運的相關法規(guī)幾乎還是一片空白。我國對于黑車的定義是,是指沒有在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辦理任何相關手續(xù)、沒有領取營運牌證而以有償服務實施非法運營的車輛。非法運營從相關法律解釋來看是指“未取得道路客運經營許可,擅自從事經營性道路客運經營的行為”。
按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0號)》第4條,私家車掛靠到汽車租賃公司,從事專車服務的行為,屬于未取得運營資格擅自從事非法運營。
專家認為,目前專車軟件存在利用四方協(xié)議規(guī)避運營資質的問題。私家車司機與汽車租賃公司,勞務派遣公司以及打車公司簽訂協(xié)議,通過“代駕”提供“專車”服務,雖然對司機而言協(xié)議有效,但卻規(guī)避了政府營運部門監(jiān)管。若出現(xiàn)事故造成傷亡,面對沒有運營資質的專車將索賠無門。
針對當前專車行業(yè)存在的問題,山東省社科院法學研究所主任于向陽表示,依照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確需相關資格認證,“正是由于目前專車行業(yè)普遍缺乏這些證件,才使得執(zhí)法部門將專車服務定義為‘非法營運”。
今年1月8日,交通運輸部曾表示,專車對于滿足運輸市場高品質、多樣化、差異性需求具有積極作用。認為專車服務模式應是通過互聯(lián)網整合租賃車輛,并通過第三方勞務派遣公司提供駕駛員服務。同時,交通運輸部明確表示禁止私家車接入專車平臺參與經營。
于向陽說,“專車”的出現(xiàn)緩解了當下城市出租汽車客運壓力,方便了群眾日常出行,順應了出租車行業(yè)改革發(fā)展趨勢?!霸诔鲎廛囆袠I(yè)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這一大方向是明確的。具體而言,一是要打破現(xiàn)有出租車行業(yè)壟斷,改革‘份子錢;二是對‘專車加以引導規(guī)范,使其有序發(fā)展?!?/p>
在今年兩會上,“專車”成為代表們的熱議話題。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談到出租車、“專車”之爭時表示,無論是打車軟件還是專車,交通部采取的態(tài)度是:鼓勵創(chuàng)新,規(guī)范管理,并且成立了出租汽車行業(yè)改革領導小組,初步形成改革的指導意見,預計今年上半年出臺。
作為全國首例“專車”行政訴訟案,其案件引發(fā)的社會討論要比案件本身意義重要的多。根據既有法律法規(guī),“專車”確實有“非法”之嫌,但將“專車” 合法化也一直受到法學界的支持。因此,從“專車”發(fā)展的角度來說,仍舊期待著法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