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5月20日文章,原題:快餐連鎖店填補購物中心空位隨著電子商務(wù)愈加流行,消費者拋棄了實體商店的購物車轉(zhuǎn)而點擊鼠標(biāo),眾多購物中心發(fā)現(xiàn)生存狀況越發(fā)艱難。但與服裝和化妝品生意不同,朋友聚餐仍然無法實現(xiàn)電子化。如今,為付租金而捉襟見肘的零售商們撤走后留下的空白,正被眾多餐館所填補。
對于購物中心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法子。但對進駐的餐館而言,就并非如此了。不斷涌入的新來者正令他們開始失去原有地盤。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這或許能挽救購物中心,但也加劇了餐館間的競爭。我們預(yù)計,像味千拉面這類在購物中心大量鋪店的快餐連鎖企業(yè)將面臨短期壓力?!痹?011年的巔峰期,上海眾多購物中心共創(chuàng)造1650億元的收入,其中來自餐館的貢獻只占了15%。去年,購物中心收入下降到900億元,而來自餐館生意的收入上升到28%。
報告稱,作為中國的一個主要參照指標(biāo),上海的這種變化具有代表性,全國范圍的其他城市將步其后塵。
許多快餐連鎖企業(yè)如小南國和呷哺呷哺,都已宣布在今年大膽激進的擴張計劃。報告稱,“我們擔(dān)憂,這些新店可能不會那么賺錢了——有些甚至?xí)r錢,這種迅速擴張會導(dǎo)致進一步的利潤空間壓力?!倍切┯线@些快餐店的領(lǐng)軍購物中心則可能從這種趨勢中受到最大打擊。
就在幾年前,由于其形象是日本風(fēng)味快餐大品牌,味千拉面對購物中心而言是個“必需”。但如今,隨著更多餐館品牌被引入,原有的那些玩家很可能會失去市場份額?!?/p>
(作者EnochYiu,穆弈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