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潔瓊
一、案例背景
班級中優(yōu)等生存在的責任心偏差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把一個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傳統(tǒng)優(yōu)等生轉(zhuǎn)變成主動融入集體、服務于集體的高素質(zhì)的新型好學生一直是我的困惑。蘇霍姆林斯基說:“道德,只有當它被學生自己去追求,獲得親自體驗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財富。”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踐出真知。教育發(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社會生活實踐是獲取生產(chǎn)生活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道德品質(zhì),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教育途徑。在一線教育實踐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體驗式的教育方法是矯正學生責任心偏差問題的有效手段。
二、案例過程
余同學,我們四(1)班的學習委員,名副其實,各科學習成績總是全年級第一,剛接手四(1)班的時候,她是我心目中的班長人選,可是以前的班主任苦口婆心勸我,千萬別讓她當班長,要不就等著生悶氣,因為她不愿意為班集體付出一點點精力。聽了前班主任的經(jīng)驗之談,我決定先讓她做個學習委員試一試,要不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學生,不為班集體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實在是太可惜了。
帶班一個月下來,才讓我了解到余同學的性格是那么特立獨行,桀驁難馴。第一周,自己提出要換位置,原因是同桌上課要做小動作,會影響她聽課。第二周,數(shù)學老師被她氣得在辦公室里直跺腳,原因是她不愿意教同學做數(shù)學題目,還口出狂言:“同學不會做題目,這關(guān)我什么事?”第三周,她拒絕了音樂老師的邀請,不愿意參加學校的詩詞吟誦表演,為此音樂老師還讓我做思想工作,她給出的理由卻是:“我要做家庭作業(yè),沒時間”……這樣一位成績優(yōu)秀,卻自顧自的學生,讓我是又愛又恨,該怎么樣才能讓余同學愿意融入我們的班集體呢?愿意為我們的班集體盡一份力呢?
在一次偶然的出行中,我看到一群螞蟻在搬家,腦中靈光一現(xiàn),何不讓余同學做回小螞蟻為我們班搬回家呢!找了一次活動課時間,一半同學去參加興趣小組了,教室里余同學在座位上奮筆疾書,估計是在做家庭作業(yè)。我急沖沖地走進教室,拉著余同學就說:“余同學,其他班干部都去參加興趣小組了,我只有和你商量了,今天我忘記組織同學們進行一周一次的輪換座位,這可怎么辦呀?不換的話,對全班同學都不公平,換的話,一半同學不在,而且我馬上要去開會,怎么辦呀?”余同學淡淡地看了我一眼,再看看教室里寥寥無幾的同學,慢慢悠悠地開口道:“沒辦法了,我們剩下的同學分工合作吧,把教室里所有的座椅都輪換一下?!蔽艺戎f這句話呢,“好啊,那就辛苦你了,你組織一下,我走了?!蔽壹傺b離開了教室,偷偷在教室后門口觀察,只見余同學有條不紊地組織同學們輪換桌椅,而且自己也加入到隊伍中一起干,五分鐘之內(nèi),所有的桌椅都輪換結(jié)束,然后她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寫家庭作業(yè)。
等放學鈴聲響后,我把余同學叫到走廊的轉(zhuǎn)彎角,這里是一個很好的談話場所,很安靜,也很私密。我面帶微笑地開始了我和她的談話,“今天聽同學說你很迅速地輪換好了全班同學的座椅,你真能干,在完成老師交給你的任務時,你覺得是什么讓你又快又好地完成此次任務呢?”余同學想了一下,回答:“是團結(jié)合作?!薄笆堑?,在這次的任務中,只有大家勁往一處使,力往一處發(fā),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同樣的,在我們的班集體中,每位同學都要發(fā)揮正能量,為集體出力,這樣班級的凝聚力才會增強,才能讓我們班成為優(yōu)秀的班集體,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輝煌。余同學,你覺得姚老師說得對嗎?”余同學默默地點了點頭,說:“我明白了,姚老師,我以后知道怎么做了。”
第二天,我剛走進教室去檢查同學們的早讀課情況,余同學就遞給我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老師,你以后不用每天來檢查我們的早讀了,我來幫你管理早讀課,保證是書聲瑯瑯。我看了之后對她微微一笑,立即走上講臺宣布:“今天開始,我們班的早讀課領(lǐng)讀員由學習委員余同學擔任?!庇嗤瑢W很有默契地拿著語文書走上講臺開始領(lǐng)讀了,在她的帶領(lǐng)下教室里每位同學都在認真讀著,我默默地退出教室,把這個舞臺留給余同學。
三、案例反思
1.設法模擬 體驗過程
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大多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責任感?!昂⒆?,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其他的事情有我和你爸爸……”這樣的話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慢慢的,孩子們的責任感在父母的寵溺中慢慢淡化,父母用寬厚的肩膀扛起了所有的責任,得到的最終結(jié)果是溫室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雨的洗禮,那不是我們?yōu)閹煘楦改刚咚肟吹降?。為人師者,要善于抓住時機,用體驗式的教育手段矯正孩子們偏差的責任心,這樣有助于孩子們以后能獨立應對生活的考驗。
2.循循善誘 自我升華
班級中的優(yōu)等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由于他們成績優(yōu)秀,聽到的多是贊譽之辭,得到的是家長和老師的寵愛,看到的是同學們羨慕的目光,久而久之,受不起一丁點批評,故而在對其進行談話教育的時候也要把握好方式方法,否則容易弄巧成拙。例如案例中的余同學,我先找了一個無外人的談話場地,讓她能毫無顧慮地敞開心扉。以贊揚開始我們之間的談話,讓她放下了戒備之心。以提問切入主題,讓她自我總結(jié)。以認同其觀點結(jié)束談話,讓她“親其道信其師”。
在對優(yōu)等生進行談話教育時,用對方式方法,不僅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還會有意外的收獲,那就是讓老師成為了他們心靈支持系統(tǒng)支持者之一,對教師以后的班級工作開展是事半功倍的。
3.付諸行動 綻放責任
有一種愛叫放手,有很多的班主任一有空就到班級進行管理,把班級管得死死的,自己也累得心力交瘁,可是班級現(xiàn)狀卻是學生不領(lǐng)情,在這個時候,我們要捫心自問:是不是真的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深處,轉(zhuǎn)化成了學生的內(nèi)在需求?如果不是,那只能說我們是做了無用功,吃力不討好。在很多時候,為人師者要學會放手,給學生一個自我管理的空間,也給班級中那些班干部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例如案例中的余同學,就給了我這樣一個驚喜。
我很欣慰,在本案例中余同學能超越自我,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到改變自己、融入集體,主動地為集體貢獻力量,在引領(lǐng)集體共同進步的同時,為她自己的學習生活乃至今后的成長也打開了一片廣闊的天地。為師者,如此足矣。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北門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