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組織生活會是黨組織以交流思想、總結經驗教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為主要內容的組織生活制度,黨員通過參與組織生活會,增強黨性修養(yǎng),可以更好地起模范帶頭作用。
然而,作為一名已有十多年黨齡的黨員,我發(fā)現一個問題。不知從何時起,組織生活會變了味,無非就是念念文件、讀讀報紙;偶爾召開,也是因為特定需要,內容空洞、程序走樣。這也導致一些黨員認為組織生活會是一個“務虛會”,往往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tài)度。
在我的單位,一些黨員甚至把參加組織生活當作一種“負擔”,不想參加黨組織生活。“組織生活會耽誤時間,無聊得很”,“組織生活會又出不了成績,不想參加”……這種聲音經常能從我身邊的黨員口中聽到。就算參加了,也往往是應付了事。
去年,筆者單位即將組織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會前專門下發(fā)通知,要求全體黨員動真碰硬,對其他黨員提出批評意見,但收上來的征求意見表大部分都是空白或者無意見,收集到的基本都是“有時說話不注意方式方法”,“聯(lián)系群眾不夠密切”等官話套話。私下與一名黨員交流時,他說:“大家都是同事,平時都很辛苦,我覺得都挺好,提意見也抹不開面子,對領導們的民主生活會從嚴要求,我們普通黨員意思一下就成了?!?/p>
不但一些普通黨員對組織生活會抱著“應付”心態(tài),一些領導干部對開組織生活會也不以為然。
以我所在單位為例,近些年,每年能開兩三次組織生活會就很不錯了,甚至連黨員大會都很少召開,一年就是“七一”和發(fā)展黨員時開會,更不用說正常開展“三會一課”等規(guī)定動作了。這導致一些新入黨的同志經常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我們都沒有開過組織生活會,我還是黨員么?”
就算是開,往往對涉及黨員思想、工作、生活的問題分析不多,對黨員關注的熱點也把握不準,不聯(lián)系實際,沒有針對性,也就是領導在上面讀讀報紙、念念文件。而且很多時候,主要領導也往往會因各種理由不來參加。主要領導都不來參加,就可以想象組織生活會的嚴肅性何在了。
由于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組織生活會往往還會“變味”。每到黨的生日等時間節(jié)點,有的單位就組織黨員“紅色旅游”,活動內容也多是“重溫入黨誓詞”之類。似乎不到革命老區(qū),不拍幾張照片,黨的組織活動就沒法開展了,一些領導干部還覺得這是“創(chuàng)新組織生活形式”。其實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很容易在群眾中引起反感,讓群眾產生“黨政部門就是福利部門”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