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 宋小海
自1888 年美國柯達公司推出第一臺批量生產(chǎn)的民用相機以來,近130年來世界各國推出了成千上萬種不同種類、型號的相機,其中不乏奇特產(chǎn)品。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獨特的利用重力控制快門速度的英國產(chǎn)相機Purma。
Purma相機的歷史
1935年,英國人Tom Purvis和Alfred C Mayo在倫敦成立了Purma相機公司(Purma Cameras Ltd.)。公司名Purma來源于兩位創(chuàng)始人的姓氏PUR(vis)+MA(yo)。1936~1959
年,這家公司共生產(chǎn)了3個型號的Purma相機,包括1936年推出的Purma Speed、1937年推出的Purma Special和1951年推出的Purma Plus。Purma Speed和Purma Plus兩款均為金屬機身,而Purma Special機身由膠木制造。受二戰(zhàn)影響,相機生產(chǎn)曾中斷了幾年。1959年,最后一款Purma Plus停
產(chǎn)。
三款Purma相機的共同特點是:1.都使用127膠卷。127膠卷是縮小的120膠卷,寬46毫米,后有背紙,可以拍42×42毫米畫幅照片12張,或者42×32毫米畫幅照片16張。2.都是平視取景相機,使用只有一擋光圈的可伸縮式鏡頭,拍攝時伸出機身,平常則壓縮在機身內(nèi)節(jié)省空間。相機的鏡頭蓋兼具防誤拍功能,當鏡頭蓋旋扣在鏡頭上處于保護狀態(tài)時,快門按鈕無法按下。3.沒有調(diào)焦機構,依靠小光圈鏡頭的較大景深獲得相對清晰的圖像。4.都使用公司創(chuàng)始人Alfred C Mayo設計并獲得專利的重力控制快門機構,有至少3擋快門速度。
Purma相機的重力控制快門
Purma系列相機的重力控制快門是“獨家秘技”,設計十分巧妙。它們都采用了一種帶弧度的金屬平面快門,當按下快門按鈕時,兩片金屬快門幕簾沿著快門平面運動,兩片簾幕間的狹縫掃過膠片曝光。這種快門結構與現(xiàn)代單反和旁軸相機的簾幕快門是一樣的,但Purma相機開創(chuàng)性地使用了一種利用重力來控制相機快門速度的機械結構,相機內(nèi)部有一片半圓形黃銅部件,作用類似重錘。在相機處于水平位置(無論向上或向下)、豎直位置(倒片旋鈕在上部)和豎直位置(倒片旋鈕在下部)時,兩片快門葉片間狹縫的寬度分別是3毫米、2毫米和12.75毫米。這個重錘在彈簧和重力的的作用下運動速度不同:相機水平時不受重力影響;豎直位置(倒片旋鈕在上部)時,“重錘”自上向下運動速度很快;豎直位置(倒片旋鈕在下部)時,
“重錘”自下向上運動速度很慢。這樣,相機就獲得了中速、高速和低速三種快門速度。使用者只要將相機水平使用、左轉(zhuǎn)豎立使用或右轉(zhuǎn)豎立使用就能改變快門速度。
Purma Speed
Purma Speed是Purma公司創(chuàng)建后推出的第一款產(chǎn)品,于1936年開始生產(chǎn),尺寸為127×82.6×50.8毫米。當時Purma公司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目標很明確,就是以大眾能夠負擔的起的價格,生產(chǎn)出一款有多個可調(diào)快門速度的照相機。這種想法在當時有點類似于天方夜譚,因為直至1940年代,不少只有一擋快門速度的盒子(Box)相機還在銷售。就這一點而言,具有6擋可調(diào)快門,售價為35先令(先令是1961年以前英國的一種貨幣單位,1英鎊等于20先令。35先令約合1.75英鎊)的Purma Speed是極為成功的。
根據(jù)現(xiàn)有資料,Purma Speed僅僅生產(chǎn)了一年。因此在將近80年之后的今天十分罕見。這款Purma Speed甚至在被國外相機愛好者和收藏家譽為“相機收藏圣經(jīng)”
的《麥克歐文古典收藏相機價格指南2001-2002年版》(McKeown's Price Guide To Antique & Classic Cameras)中都沒有任何介紹,其珍稀性可見一斑。
Purma Speed機身由鋼材制造,上、下蓋及鏡頭蓋均為電鍍,機身進行了發(fā)黑處理。直到今天,這臺Purma Speed的電鍍部分依然光可鑒人,可見當初工藝之精良。
Purma Speed的快門速度一共7擋,其中一擋為T門,其余為6擋則為可調(diào)快門,分別是1/25、1/50、1/75、1/100、1/150和1/200s。其中T門和其他6擋快門之間在使用時需要進行切換。使用6擋可調(diào)快門時需要將選擇開關撥動到“I”的位置。
Purma Speed拍攝時,鏡頭向前,水平橫握相機為1/50s;相機向右旋轉(zhuǎn),即相機左側(cè)在上(即折疊取景器在上部)、右側(cè)在下時為1/25s;向左旋轉(zhuǎn)右上左下為1/75s??烧郫B取景框上的數(shù)字即為快門速度。
這臺相機快門精妙之處在于:除了將相機按照不同的方式握持可以獲得三種不同快門速度外,其速度還被分為了高低檔。按下上弦旋鈕并轉(zhuǎn)動上弦,則可使用三擋低速快門,即1/25、1/50和1/75s;按下快門上弦旋鈕并旋轉(zhuǎn)上弦之后不立刻松手,而是將上弦旋鈕向上提一下再松手,那么就可以獲得另外三擋高速快門,即1/100、1/150和1/200s。
這就是Speed為何要在取景框上同一位置標明兩擋快門速度的原因了。Purma Speed采用了可折疊取景框,以便節(jié)省空間,同時兼具快門按鈕保護作用。在取景框沒有打開的情況下,是無法按快門按鈕的,以防止誤拍。
在折疊取景器左側(cè)標有技術專利資料??梢钥闯觯涫褂昧嗽?933年和1935年申請的英國專利,但專利的具體內(nèi)容不得而知,想必與重力控制快門速度有關。因為這種設計除了在Purma系列相機上使用外,我們從沒在其他品牌的相機上看到。Purma Speed使用的鏡頭是Achromatic鏡頭,其焦距為2英寸(約為51毫米),固定光圈(約為f/11)。
Purma Speed相機套也是真皮制作。這個皮套當時售價也不便宜,要10先令,也就是0.5英鎊。
Purma Special
1937年6月2日的《業(yè)余攝影家(Ama-
teur Photographer)》雜志上有一則公告:Purma Special 是一臺不同尋常設計的固定焦距照相機。Purma公司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第一次讓世人知道了Purma Special。
Purma Special于1937年開始生產(chǎn),雖然是Speed的后續(xù)機型,但兩者外形卻有天壤之別。如果說Speed至少還有些長方體的形狀,那么Special則完全顛覆了長方體的外觀,變成了流線型。
此外,Special的外殼材質(zhì)也從金屬材質(zhì)變成了可塑性更強的膠木(也稱電木,是塑料中第一個投入工業(yè)生產(chǎn)的品種。它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良好的絕緣性,耐熱、耐腐蝕),畢竟金屬材質(zhì)要制造成這樣的流線型外觀難度和成本要更大。
Special由20世紀最著名的美國工業(yè)設計師之一、美國工業(yè)設計奠基人雷蒙德·洛威(Raymond Loewy)的事務所倫敦分所設計外觀,據(jù)說英國當時著名的藝術家Eric Ravilious也有參與。
除了外觀與材質(zhì)變化,Special的功能也大大簡化。首先取消了方便長時間曝光的T門,其次取消了Speed的高速檔和低速檔之分,只剩了三個基本的快門速度:1/25s、1/150s和1/450s。
在Purma Special的取景窗左右,分別刻有SLOW(慢速)和FAST(快速)字樣,提醒使用者將相機左側(cè)豎起握持時,快門速度為慢速,右側(cè)豎起時則為快速)。但不知何故,并未告知使用者水平握持相機時為中速。
Purma Special的取景器改為內(nèi)置式,其快門按鈕就無法像Speed那樣被可折疊的取景框保護以防誤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Special的設計者特別在機身頂部設置了一道雨滴型凹槽,以便放置快門按鈕。經(jīng)過這樣的處理,Special快門按鈕的頂部即使在不按下的時候,也與機身上蓋處于同一水平位置,即使偶爾碰到,也不會誤觸快門。
Purma Special相機使用的鏡頭與Speed不同,是一只Beck Anastigmat F6.3鏡頭,光圈比Speed大了一擋多。焦距為2.25英寸,約合57mm。1948年前后,Purma Special的鏡頭有了鍍膜。Purma Special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塑料制造的光學鏡片的照相機。盡管其只是在取景窗上使用了這種塑料鏡片,但這足以令其名垂相機制造史。塑料鏡片由英國的聯(lián)合光學工業(yè)有限公司制造。該公司直到1959年才制造出用于拍攝的塑料鏡頭,并用在Kodak公司的Brownie 44A相機上。
Purma Special的生產(chǎn)一直持續(xù)到1951年。Purma公司曾經(jīng)在一則廣告中稱一共生產(chǎn)了10萬臺Special。
Purma Plus
Purma Plus是Purma公司生產(chǎn)的第三款、也是最后一款相機,采用了鑄鋁制造機身,搭配固定光圈為F6.3,55mm焦距的Purma Anastigmat鏡頭,并沿用了與Speed和Special一樣的快門系統(tǒng)。除了機身材質(zhì)不同,Plus相對于Speed和Special而言,還有以下幾點改進:
1. Plus增加了B門。
2. Plus取消了快門上弦旋鈕(Speed)和上弦扳手(Special),采用了現(xiàn)代相機廣泛采用的一次完成過片、上弦操作的結構。
3. Plus采用了底部螺絲固定機身后蓋的方式,而Speed和Special采用了卡扣式設計。Plus的后蓋為底蓋和后蓋一體的設計,而Speed和Special則是底蓋和機身一體的設計,更換膠卷時卸下的只是后背而已。
4.為了便于使用閃光燈,Plus增加了閃光線纜插口和閃光燈插座。
5. Plus在底部的機身后蓋固定螺絲上留有安裝三腳架接口,與此相對應的是在Plus的皮套底部也增加了圓洞,用以安裝三腳架。Purma Plus依然采用了不同握持方式?jīng)Q定不同快門速度的快門系統(tǒng),其快門速度為1/25s、1/150s和1/500s。由于它的略微調(diào)整了彈簧的彈力,使得高速快門由Special的1/450s提高到了1/500s。
Purma Plus從1951年開始生產(chǎn),到1960年代初停止。沒有人知道Purma Plus一共生產(chǎn)了多少臺,不過據(jù)英國一家網(wǎng)站統(tǒng)計,Purma Plus機身序列號最高為18495。
隨著相機技術發(fā)展,以及135膠片的普及,使用127膠卷的Purma系列相機慢慢走向衰敗。1962年,Purma相機公司正式更名為Purma 精密工程公司,徹底放棄了相機業(yè)務,Purma相機的生產(chǎn)也畫上了句號。不過,由重力決定相機快門速度的這一創(chuàng)造性方式,已經(jīng)成為相機發(fā)展史上不容忽視的一頁,Purma公司也將因此而被眾多的相機愛好者和收藏家銘記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