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3種血清標志物在原發(fā)性肝癌高危人群檢測的臨床觀察

2015-05-15 11:32徐公彬付廣雙張晶芬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年28期
關鍵詞:肝炎乙型肝炎標志物

袁 靜 徐公彬 付廣雙 張晶芬

·臨床醫(yī)學·

3種血清標志物在原發(fā)性肝癌高危人群檢測的臨床觀察

袁 靜 徐公彬 付廣雙 張晶芬

目的 觀察原發(fā)性肝癌高危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患者血清標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異質體3(AFP-L3)、高爾基體蛋白73(GP73)的濃度, 提高原發(fā)性肝癌早期診斷率。方法 對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組)和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組)代償期患者, 定量檢測血清標志物AFP、AFP-L3、GP73的濃度。并在48周后復查。結果 肝炎組血清AFP、AFP-L3、GP73濃度低于肝硬化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4周后肝硬化組3例AFP正常, 而AFP-L3、GP73濃度升高的患者肝臟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48周后肝硬化組又有2例AFP-L3、GP73濃度升高的患者肝臟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結論 臨床上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代償期均可能進展為肝癌, 但肝硬化患者更容易進展為肝癌, 檢測血清標志物AFP、AFP-L3、GP73濃度可提高早期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準確性。

血清標志物;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

原發(fā)性肝癌(PHC)在我國已成為第二惡性腫瘤。普遍認為肝癌的發(fā)生是一個包括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的多因素、多步驟過程[1]。但關于肝癌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在我國主要以病毒性肝炎(HBV-HCV) 的慢性持續(xù)感染是肝癌發(fā)生的主要背景, 乙型肝炎相關者占70%~80%, 丙型與丁型肝炎相關者為15%~20%。約5%的肝癌可能與黃曲霉毒素、飲用水污染、遺傳因素等有關[2]。目前臨床上對于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需要多種血清標志物及肝臟影像學相結合, 而當發(fā)現(xiàn)肝癌時, 大多患者已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早期診斷原發(fā)性肝癌, 及時進行治療, 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血清標志物AFP、AFP-L3、GP73的濃度在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意義已得到廣泛認可。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作為原發(fā)性肝癌的高危人群, 可能進展為肝癌, 早期檢測患者血清標志物AFP、AFP-L3、GP73的濃度, 可以提高原發(fā)性肝癌的早期診斷率。本文對本科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間住院的30例慢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患者, 定量檢測血清標志物AFP、AFP-L3、GP73的濃度。并在48周后復查。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科2012年12月~2013年2月住院的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組)、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化組)代償期患者的臨床資料。肝炎組男25例, 女5例,年齡25~68歲, 平均年齡52歲;肝硬化組男27例, 女3例,年齡45~62歲, 平均年齡56歲。兩組患者年齡、 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白細胞(WBS), 血小板計數(shù)(PLT), 乙肝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HBVDNA)及肝功能變化,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研究對象均采用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處理, 采血后以3000 r/min離心, 分離的血清儲存于-70℃冰箱待測。檢測GP73采用酶聯(lián)免疫定量方法。采用微量離心柱法分離AFP-L3。測定血清AFP采用羅氏電化學發(fā)光法。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x±s)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標志物濃度檢測結果比較, 肝硬化組GP73、AFP-L3、AFP高于肝炎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其中肝炎組3例患者AFP升高, 同時伴隨肝功ALT升高, 而GP73、AFP-L3濃度正常;在肝硬化組3例AFP水平正常,而GP73、AFP-L3濃度升高, 肝臟磁共振未見實性占位, 24周后肝臟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有2例AFP升高,而GP73、 AFP-L3濃度正常, 肝臟磁共振無明顯異常。

表2 血清標志物濃度檢測結果比較(, ng/ml)

表2 血清標志物濃度檢測結果比較(, ng/ml)

血清標志物 肝炎組(n=30) 肝硬化組(n=30) GP73 94.05±2.36 118.36±4.38 AFP-L3 0.002±0.0007 0.101±0.006 AFP 1.69±0.27 1.96±0.22

2.2 48周后復查血清標志物GP73、AFP-L3、AFP 濃度,肝硬化組AFP、GP73、AFP-L3高于肝炎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其中肝炎組AFP及GP73、AFP-L3均正常, 肝硬化組又出現(xiàn)2例GP73、AFP-L3濃度升高的患者,并于12周后經(jīng)肝臟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

表3 血清標志物濃度檢測結果比較(, ng/ml)

表3 血清標志物濃度檢測結果比較(, ng/ml)

注:兩組比較, P<0.05

血清標志物 肝炎組(n=30) 肝硬化組(n=30) GP73 96.23±4.36 129.14±6.85 AFP-L3 0.003±0.0004 0.210±0.008 AFP 2.693±0.423 6.43±0.78

3 討論

我國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發(fā)區(qū), 約有1.2億HBV慢性感染者, 3000萬慢性乙肝患者, 其中25%~40%最終將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國原發(fā)性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相關者占70%~80%。但原發(fā)性肝癌發(fā)病之初較為隱匿, 無特異臨床癥狀, 早期診斷困難, 大多數(shù)患者往往是中晚期就診后發(fā)現(xiàn),失去最佳治療時機。近年來肝癌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治療肝癌的關鍵是強調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原發(fā)性肝癌患者, 是提高患者5年存活率的關鍵。

AFP屬于胚胎性蛋白, 是應用最廣泛的腫瘤標志物。大量研究證實, AFP分子的糖鏈異質性與其組織器官來源有關,不同生理病理狀況可產(chǎn)生不同糖鏈結構, 并且具有腫瘤特異性。AFP-L3為肝癌細胞特有, AFP-L3>15%即可診斷為原發(fā)性肝癌。AFP-L3診斷肝癌的敏感性為96.9%, 特異性為92.0%, 準確性為95.5%[3]。AFP-L3值與總AFP值無相關性, 是獨立于總AFP值的肝癌診斷因子[4], 是目前公認的肝癌鑒別診斷和早期診斷的指標, 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5]。AFP-L3 能預警 PHC 的發(fā)生, 因此第四屆全國肝癌學術會議將 AFP-L3 定為 PHC臨床診斷標志物之一。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均可能進展為原發(fā)性肝癌, 為肝癌高危人群。但早期肝臟影像學無明顯改變, 而臨床上有1/3的慢性肝病、 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出現(xiàn)AFP不同程度的升高, 有1/3的PHC患者不升高[6,7]。導致AFP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不高, 不能滿足臨床需要。本文對本科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間住院的30例慢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患者, 定量檢測血清標志物AFP、AFP-L3、 GP73的濃度。并在48周后復查。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中,肝炎組血清AFP、AFP-L3、GP73濃度低于肝硬化組, 肝炎組3例患者AFP升高, 兩次檢測AFP-L3、GP73濃度均正常,肝臟影像學無腫瘤發(fā)生。肝硬化組3例患者血清AFP正常,而AFP-L3、GP73濃度升高者, 在24周后肝臟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48周后檢查又有2例患者AFP、AFP-L3、GP73濃度升高, 肝臟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原發(fā)性肝癌。與肝炎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乙型肝炎肝硬化較慢性乙型肝炎更容易進展為肝癌, 既使AFP正常或水平較低, 肝臟影像學尚未出現(xiàn)改變, 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可以檢測GP73和AFP-L3對AFP的不足做出彌補, 達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效果。GP73、AFP-L3在肝癌患者中的含量明顯高于肝硬化患者, 這說明肝硬化向肝癌轉化的過程中, 定期觀察標志物的濃度變化對肝癌早期的判斷提供重要的依據(jù),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陳洪, 王智, 吳健.肝癌循環(huán)腫瘤細胞的研究現(xiàn)狀.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1, 27(8):796-800.

[2] 韓硬海, 李樹桐.臨床肝臟病學.山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471.

[3] 姚登福.肝癌早期診斷分子標志物的研究進展.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4, 12(8):492-493.

[4] 朱麗影, 矢野右人.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測定的臨床意義.鐵道醫(yī)學, 1999, 27(2):77-79.

[5] 殷正豐.甲胎蛋白異質體作為肝癌標志物的臨床應用.實用腫瘤雜志, 2004, 19(1):1-4.

[6] 房萌, 高春芳.肝細胞癌診斷標志研究與臨床應用新進展.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3, 36(3):212-216.

[7] 葉迎賓, 黃秀香, 李軍, 等. 聯(lián)合檢測GP73和GPC3及AFPL3在早期肝癌中的診斷價值.河北醫(yī)藥, 2014, 26(37):3534-35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8.016

2015-05-26]

130011 吉林省長春市一汽總醫(yī)院感染科

猜你喜歡
肝炎乙型肝炎標志物
《世界肝炎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是關鍵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基于TCGA數(shù)據(jù)庫分析、篩選并驗證前列腺癌診斷或預后標志物
二至丸對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關注肝炎 認識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的預防與治療
膿毒癥早期診斷標志物的回顧及研究進展
冠狀動脈疾病的生物學標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