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沙龍
古里是中國古籍中的叫法,現(xiàn)在的通用名是卡利卡特或者科澤科德。古里位于印度西海岸,從這里往西,可以直航非洲和阿拉伯;往東,可以前往東南亞。古里既扼東西方海上交通之要道,自身又盛產(chǎn)香料,所以從很早的時候就是一座海上重鎮(zhèn),獲得了“香料之城”的稱號。在航海史上,古里有一個傳奇的歷史——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兩個頂級的航海家都來到這里,又最終都死在這里。這兩個航海家,一個是達·伽馬,另一個就是鄭和。
鄭和與他的船隊
鄭和的身世其實頗為凄慘。他原名馬三保,是云南的回族人。他的家族也算是高門大戶,父親還親自去過麥加朝圣,在當?shù)睾苡新曂?。但后來明軍滅元,南征云南,鄭和家就倒了霉。他父親死于戰(zhàn)亂,10歲的鄭和也被捉去活活閹割。鄭和從一個有錢人家的小少爺,轉(zhuǎn)眼家破人亡,淪為太監(jiān),其間的種種屈辱與苦楚,令人難以想象。后來因緣際會,鄭和進入燕王府,慢慢成了朱棣身邊的紅人。等燕王起兵,建文遜國,鄭和也跟著發(fā)跡,做了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不過據(jù)說鄭和的相貌很武猛,行如虎步,聲音洪亮。永樂帝挑選船隊統(tǒng)帥的時候,鄭和這種威武的相貌似乎就起了一點作用。
公元1405年,鄭和率領著一支龐大的船隊出發(fā)了。
鄭和下西洋這件事,很多地方都撲朔迷離,爭論很多。對船隊的人數(shù),大家沒有多大異議,比如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全體人員是27800人。此后大致保持這個規(guī)模,變化極小。船只的數(shù)量和種類也沒太多爭議。還是以第一次出航為例,鄭和船隊有5種船: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zhàn)船,共計208艘。
但是船有多大呢?這方面的看法尤其不統(tǒng)一。大家最關心的是最大的“寶船”。按照傳統(tǒng)說法,寶船長44丈4尺,寬18丈。這個數(shù)字出自《瀛涯勝覽》一書,其他資料都是從此處援引。但是很多研究者并不相信。他們不相信,主要是因為這個數(shù)字太大了。它折合成現(xiàn)在的長度大約長138米,寬56米。木質(zhì)帆船超過90米就大得很不妥當了,在結(jié)構應力上會面臨一系列問題,在海浪拍擊下更容易變形。138米長的木帆船,多少讓人有點難以置信。再說,不少學者認為這個長寬比不合理,覺得這樣的船在海上運轉(zhuǎn)起來太不方便,速度也上不去。還有專家出來考證,認為原本《瀛涯勝覽》里是沒有這個數(shù)字的,直到嘉靖年間才有好事者加進去,所以完全不可信。
但是擁護者也有不少,他們也提出了很多理由。關于爭論的細節(jié),這里無法仔細羅列。但是各方的意見實在是差別極大,比如南京博物館考古專家王志高認為寶船排水量超過兩萬噸,臺灣海洋大學教授蘇明陽則認為排水量只有1000噸左右。
如果我們相信鄭和的寶船是兩萬噸巨輪,那確實太震撼了。如果我們采納最小的1000噸,鄭和的寶船就沒那么神奇了。
總之,在研究者的討論中,鄭和的寶船就是這樣忽大忽小,神奇莫測。
船隊是怎么航行的
現(xiàn)在船只航行需要實時了解自己所處的經(jīng)緯度??墒窃卩嵑湍莻€時代,他們怎么知道自己的經(jīng)緯度呢?測緯度是有辦法的,這個比較簡單。北極星幾乎就在地球自轉(zhuǎn)軸的正上方(有微小的偏差),你只要測出它的仰角度數(shù),就能夠判斷出自己所在的緯度。
早在鄭和下西洋之前,無論是歐洲人、阿拉伯人,還是中國人,就都會測緯度了。他們用的具體工具有差異,就像歐洲人用航海星盤,中國人則用牽星板,但它們的基本原理是差不多的。鄭和的牽星板并不復雜,就是用一個木板放在跟眼睛水平的位置,眼睛和木板的距離固定,然后抬頭看星星。配套的木板是嚴格標準化的,一般是12塊,分別稱為“一指”到“十二指”。如果還看得見星星,就換一個高點的木板,如果看不見了就換一個矮點的木板,直到木板的邊正好對著星星。從木板的高度就能推算出星星的仰角,從而知道自己的緯度。當然,鄭和并不需要真去用木板高度去算仰角,他甚至可能根本沒有緯度的概念,但是他只需要記住現(xiàn)在的位置是幾“指”,對他來說就夠了。鄭和的《過洋牽星圖》里都是這樣的記載:“丁得把昔過洋看北辰星七指平水。”翻譯過來就是:我在丁得把昔這個地方,測北極星時用的是第七塊木板。
但是經(jīng)度就測不出來了。當時全世界的航海者都不會測經(jīng)度。那怎么航行呢?鄭和用的辦法是循“針路”而行,這個航海辦法并非他的首創(chuàng),可能宋代就有了。
要解釋“針路”這個概念,可以先看一下《鄭和航海圖》里的記錄。比如下面這一段:“官嶼溜用庚酉針,一百五十更,船收木骨都束?!边@是什么意思呢?
“庚酉針”比較好解釋。當時人在羅盤上用子丑寅卯這些字指示方位,所謂庚酉針,就是西偏南262.5度。比較費解的是這個“更”?!案北臼枪糯归g的計時單位,后被用于航海,成為一個重要的航海術語。每一晝夜分為十更,“一百五十更”就是15天。但這個沒有意義。今天風大,你往“庚酉針”方向開15天到了,明天風小,我開15天還在海里呢。所以這里的“更”就不是單純的時間,而必須加上一個前綴:在標準航速下,開一更天的時間。標準航速怎么確定?說起來辦法頗為簡陋,就是讓一個人站在船頭,向海里扔下一個木片,同時用一種固定的步速往船尾走。如果走到船尾的時候,木片也同時到達了船尾,這就說明船是標準航速;如果木片還在船的中間,就說明是半個標準航速,這時候船開兩更,才能對應針路上的一更。所以上邊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船從官嶼溜(現(xiàn)在的馬爾代夫)出發(fā),往西偏南262.5度方向開,在標準航速下開15天可到木骨都束(現(xiàn)在索馬里的摩加迪沙)。
鄭和船隊航行的基本原理就是這樣。但真執(zhí)行起來,光是測量航速,就需要大量的、煩瑣的工作,而且帆船一旦被風吹得偏離航向,就需要重新計算,重新調(diào)整,其中不無風險。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壞血病。人如果長期吃不到新鮮蔬菜和水果,體內(nèi)缺少維生素C,就會得壞血病。這個問題讓歐洲航海家特別頭疼。還是以達·伽馬為例,他的160名船員里,據(jù)說最終死于壞血病的多達100多人。但是鄭和船隊里似乎沒有關于壞血病的報道。這是為什么呢?有人做出了種種解釋,比如鄭和帶了大量豆子,在船上發(fā)豆芽給船員吃。也有人說是跟中國船員習慣喝茶有關。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是如果我們再追問一句,阿拉伯商人頻繁往來于非洲和印度,也走過鄭和走過的很多航線,但也沒聽說他們大量死于壞血病的。飲食習慣可能確實是避免壞血病的重要原因,但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一個因素,那就是達·伽馬、麥哲倫他們中途無補給的連續(xù)航行時間更長。
七下西洋
西方殖民船隊往往是富有高度攻擊性的,手段非常殘酷。相比之下,鄭和船隊則表現(xiàn)得相當文明。在東南亞和印度洋海域,鄭和沒有強大的對手。歐洲人還沒有出現(xiàn),德里蘇丹國和帖木兒帝國則已衰落分裂,其他小國更不足為慮??梢哉f,鄭和統(tǒng)率的是一支無敵艦隊。但是鄭和沒有怎么使用武力,7次航海中,只發(fā)生了3次較大規(guī)模的戰(zhàn)斗。一次是剿滅了某個華人海盜集團,一次是卷入了蘇門答臘的內(nèi)亂,一次則是途經(jīng)錫蘭時,錫蘭王派兵進攻船隊,結(jié)果被鄭和俘虜解送中國。按照《瀛涯勝覽》的記載,鄭和船隊所到之處完全是一派喜氣洋洋的場景,首領歡迎,商人滿意,群眾擁護。為什么明朝人和歐洲殖民者的表現(xiàn)會如此不同?這是因為在本質(zhì)上明朝人更文明嗎?有這個可能。明朝人從沒有像葡萄牙人那樣渴望占據(jù)海外領土,建立商業(yè)殖民地。他們沒有使用武力的需要,因此他們的行為也就更加自然和文明。
和以往的某些說法不同,鄭和船隊并非單純?yōu)榱恕靶麌诤M狻?,而是出洋做“散財童子”去了。他們很熱心地做貿(mào)易,對價格也很敏感。比如他們在古里的時候,就和當?shù)厝擞憙r還價長達一兩個月之久。鄭和用瓷器、絲綢之類的貨物換回了很多海外異珍,比如胡椒、蘇木、龍涎香、瑪瑙、珊瑚等等。他甚至還給皇帝弄到了幾頭長頸鹿,大家都說這就是傳說中的麒麟,永樂帝就留下來當麒麟養(yǎng)。這些記載都很有趣,但是在讀這些資料的時候,有一件事我始終覺得有點困惑。鄭和他們對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都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好奇心,留下了詳細的記載,但始終沒有提到過這樣的問題:大地到底是什么形狀?在海的那邊還有什么?
鄭和跨海10萬里,航程直到索馬里,但非洲大陸是何形狀,眼前的陸地之后又有何海,記錄中從沒有談過,也沒有猜過。從這個角度上說,鄭和是舊時代最后一位偉大的航海家,而不屬于新時代。
再也沒有第八次
鄭和為什么下西洋?關于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答案,比如尋找建文帝,比如實施對帖木兒帝國的戰(zhàn)略包圍,比如揚威海外,比如開拓貿(mào)易,比如震懾倭寇等等。這個問題有這么多答案,正說明了在它背后,并沒有一個明顯的、強烈的需求推動,大家都不太確定鄭和為什么下西洋。也許正因如此,在鄭和死后,明朝就再也沒有派出過新的船隊,而葡萄牙人的船隊卻前赴后繼,一波又一波地前往亞洲。
明朝官僚階層反對鄭和遠航。成化年間,皇帝派人查閱鄭和下西洋的資料,兵部車駕郎中劉大夏甚至把資料藏匿起來,不給皇帝看。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shù)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事實上他的估計還是保守了,根據(jù)明朝筆記《廣志鐸》的記載,鄭和下西洋帶走700萬兩銀子,最后只剩下了100多萬兩。如果加上造船等前期費用,所費肯定不下千萬兩白銀。但是鄭和下西洋就沒有收益嗎?當然有。先不說給皇帝帶來的珍寶,鄭和的遠航對民間經(jīng)濟也是有推動的。嚴從簡在《殊域周咨錄》里就說,鄭和下西洋導致“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裕矣”。當然他寫的是一本記錄海外交往的書,在這方面也許有溢美之詞,但是鄭和下西洋對明朝經(jīng)濟的刺激肯定是相當強烈的。再說他還帶回來那么多海外珍寶,那些珍寶又到哪里去了?
問題是,它也許對明朝整體經(jīng)濟有益,但在朝廷的財政收支表上,鄭和船隊就是個巨大的賠錢貨。對西班牙、葡萄牙這些國家來說,政府直接從大航海中獲得收益,對政府來說這是個賺錢的買賣,所以對此格外起勁。但明朝政府卻不能從大航海中直接獲得財政收益,戶部看到的就是赤字。你可以講大道理,大河有水小河滿,國家皆富,政府安能獨貧?可是那種曲折隱形的收益,怎么能彌補眼前賬本上的巨大虧空呢?你也可以指出皇帝的庫房畢竟多出了許多珍寶,可是這些珍寶又如何轉(zhuǎn)化為政府財政收支表上的收入呢?
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在鄭和之后,中國船隊確實撤出了印度洋,那里的貿(mào)易被阿拉伯人控制。在東南亞,中國人卻變得更加活躍,甚至建立了很多固定據(jù)點,但最終他們還是遭遇了滅頂之災。新時代里,游戲規(guī)則已經(jīng)不同,海外開拓必須有強大的國家武力做支撐,而明朝政府沒有從中得到巨額收益,也就不會派出船隊去保護商人。萬歷年間,西班牙人發(fā)動了馬尼拉屠殺,上萬華人遇難,從此中國人在東南亞的力量一蹶不振。明朝政府對此完全無動于衷,這個決定兩國海外力量對比的大事件似乎跟政府毫無關系。
鄭和和達·伽馬,這兩位都死在古里的航海家,一個指揮著兩三萬船員、200多艘船只,另一個則不過幾百人、4艘船。但是未來屬于達·伽馬,而不是鄭和。在達·伽馬船隊的背后,是葡萄牙整個國家上下一心的財富欲求,而鄭和遠航的動機卻含糊曖昧,更多的是靠皇帝一個人的意志在推動。也許正因如此,古里才成為葡萄牙在亞洲的發(fā)軔之處,大明王朝在印度洋的終結(jié)之地。
(芊 芊摘自新浪網(wǎng)作者的博客,本刊有刪節(jié),于友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