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京友
海上彩油的歡樂曲
石油是工業(yè)的血液,人類一刻也離不開它。石油埋藏在地層深處,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點少一點。陸地上的石油開采了幾百年,用得差不多了,人們就把目光轉(zhuǎn)向海洋,向海洋要石油。
現(xiàn)在,有100多個國家在海上勘探、開采海底石油,遼闊空曠的大海上頓時變得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形形色色的石油平臺,豎著高大的井架,林立在遼闊的海面上:大大小小的油輪,滿載著烏黑的原油,穿梭于藍色的波濤間:不同種類的輔助船只,裝著各種各樣的補給物資,往來于平臺和港口的航路:神通廣大的深潛器,活躍在海的深處,為海上作業(yè)提供各種技術(shù)支持:先進的深海鋪管起重船,靜立在并不平靜的海水中,承擔著設備吊裝、拆卸和海底鋪管的重任:劈波斬浪的軍艦,巡航在運輸航道上,保衛(wèi)著石油運輸?shù)陌踩?/p>
海上采油的熱潮,使原本寂靜的大海充滿轟鳴的鉆機聲,悠揚的汽笛聲,歡快的笑語聲,奏出一首首采油、運油的歡快樂曲,為各國的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你或許沒有親眼見到過這沸騰的場面,沒有親耳聆聽過這歡樂的樂曲,但是,你一定在熒屏上見過、聽過。
歡樂中卻傳來陣陣悲歌
然而,在這些歡樂的樂曲中,卻不時夾雜著陣陣悲歌,凄愴的曲調(diào)令聞者心酸,演繹的畫面令人扼腕嘆息。
這陣陣悲歌從何而來?
它來自海洋的石油污染。
海洋石油埋藏在深深的海底,為什么會傷害美麗的海洋?
這是由于在海洋石油的勘探、開采、運輸、提煉、使用等過程中,原油流入海洋而造成的,它是目前世界性的海洋大災難。
許多途徑會使石油流入海洋。
你看,在石油鉆井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石油漏出來,混入海水中。尤其是遇到地層壓力過高時,石油會從海底噴發(fā)上來,形成“井噴”,大量的石油就會散布到廣闊的海面,造成大片海域被污染。
再看,在油船運輸石油的過程中,也常常會有石油漏出來;特別是遇到油船事故,漏出來的石油就更多了。
還有,陸地上的工業(yè)、農(nóng)業(yè)和生活含油廢水,多半排入河流。百川歸大海,大大小小的河流最后把這些含油廢水注入海洋。
眼下,經(jīng)由各種途徑進入海洋的石油烴每年約為600萬噸,排入中國沿海的石油烴每年約為10萬噸。它們主要聚集在河口、港灣和近海水域,以及海上運油線上和海底油田周圍。
災難深重歷史之最
大西洋中西部的墨西哥灣,是一個石油豐富的海域,許多國家都在這里擺開陣勢,掘取海底下的黑金。正當鉆機興高采烈地歡唱的時候,2010年4月20日一個漆黑的夜晚,“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上突然一聲巨響,攪擾著這悠揚的樂曲:緊接著火光沖天,照亮了漆黑的??铡M蝗缙鋪淼臑牡準谷藗兠H粺o措,不到36個小時,這艘海上的龐然大物就沉入深深的海底,平臺上126名工作人員紛紛逃生。有些人被巨大的爆炸聲和熊熊大火嚇得魂不附體,跳下30米高的鉆塔,多數(shù)人則爬上救生筏。雖然絕大多數(shù)人獲救,還是有11名工作人員不幸罹難。
緊接著,大量黑色的原油從海底滲漏出來,在平臺周圍不斷擴展。每天漏出的石油高達5 000多桶,雖經(jīng)全力搶救,但堵漏措施未見明顯效果。至4月30日,平臺周圍約10000平方千米海面蒙上一層厚厚的油膜,并且進一步向外散開。
石油不斷擴散,大片海域遭受污染,大批魚類和海洋生物死亡,成為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事故。
雖然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但事發(fā)后3個多月,漏油仍不能被有效控制,而且情況越來越惡化,人們對這場災難的評估也愈加悲觀。美國白宮官員說:“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已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生態(tài)災難?!?/p>
路易斯安那州州長則表示,該州超過160千米的海岸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污染范圍超過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海岸線的總長。墨西哥灣沿岸生態(tài)環(huán)境正在遭遇“滅頂之災”。相關專家指出,污染可能導致墨西哥灣沿岸1600多千米長的濕地和海灘被毀,漁業(yè)受損,脆弱的物種滅絕。
更不幸的是,這段時間正值許多動物的產(chǎn)卵期,大藍鰭金槍魚正在繁衍,它們的魚卵和幼魚漂浮在海面;海鳥正在選擇潔凈的地方筑巢:海龜也紛紛上岸產(chǎn)卵,而嚴重的石油污染,使它們無法正常生存下去,更無法傳宗接代。這次重大的漏油事件,把墨西哥灣一些海域的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破壞了,建立在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上的經(jīng)濟活動也戛然而止。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海上的油污會卷入墨西哥灣洋流中,然后隨洋流流向佛羅里達海峽,流向邁阿密海灘,污染美國的海龜國家公園,使當?shù)氐纳汉鹘复罅克劳?,接著大沼澤國家公園內(nèi)的海豚、鯊魚、涉禽和鱷魚都將身受其害。
油污染幾宗罪
一宗罪——破壞生態(tài)平衡
進入海洋的石油,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就會在海面形成大片油膜,在海面漂浮。這層漂浮在海面的油膜,會減弱太陽輻射透入海中的能量,影響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從而影響它們的繁殖:會阻止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到海水中,使水中的氧減少,給海洋生物帶來嚴重的威脅:有相當部分的原油,被海洋微生物消化分解成無機物,或者由海水中的氧進行氧化分解,海水中的氧被大量消耗,海洋魚類和其他生物就難以生存了。
這層油膜還會沾污海獸的皮毛和海鳥的羽毛,溶解其中的油脂物質(zhì),使它們失去保溫、游泳或飛行的能力,還會導致一些生物種類豐富度和分布的變化,從而改變?nèi)郝涞姆N類組成。如在海灣戰(zhàn)爭期間,油污染就使波斯灣的海鳥身上沾滿了石油,無法飛行,只能在海灘和巖石上等待斃命。其他海洋生物也未能逃過這場災難,鯨、海豚、海龜、蝦蟹以及一些魚類也被毒死或窒息而死,成為這場戰(zhàn)爭的最大受害者。
海洋魚類是人類攝取蛋白質(zhì)的主要來源之一。許多海產(chǎn)品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是人們餐桌上不可少的食品。但是,近些年來,由于海洋遭到石油和其他物質(zhì)的污染,海洋漁業(yè)受到很大破壞,像我國人民喜愛吃的大黃魚、小黃魚,幾乎絕產(chǎn),帶魚和烏賊的產(chǎn)量也大大下降。而且,一旦海魚、海貝等海產(chǎn)品被污染了,就不能食用,否則會中毒,危害人體健康。
二宗罪——油污染影響環(huán)境
石油污染對環(huán)境的破壞也是相當嚴重的。
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礙大氣與海水之間的氣體交換,影響海面對電磁輻射的吸收、傳遞和反射。如長期覆蓋在極地冰面的油膜,會增強冰塊吸熱能力,加速冰層融化,對全球氣候變化造成影響,使海平面上升,淹沒海島和沿岸陸地。
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會破壞海濱風景區(qū)和海濱浴場。2013年3月16日,大連新港輸油管線爆炸,1500噸原油進入海洋,南陀海濱浴場被大片的原油覆蓋,黑色的油污浸潤著細軟的沙灘,美麗的景色頓時香消玉殞,浴場不得不關閉,旅游業(yè)遭到很大沖擊。
1991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先后泄入海灣的石油多達150萬噸。多國部隊對伊拉克空襲后,科威特油田到處起火,原油順海岸流入波斯灣,使科威特近海形成長16千米,寬3千米的油帶。油膜起火燃燒,黑煙遮蔽陽光,伊朗南部降下石油黑雨,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并在短時間內(nèi)使數(shù)萬只海鳥喪命,毀滅了波斯灣一帶大部分海洋生物。
怎樣防治海洋油污染
海洋油污染如此可怕,不可不防。那么怎樣防呢?首先要制定有關法規(guī),制止海洋活動過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嚴格控制沿岸煉油廠和其他工廠含油污水的排放:其次是監(jiān)測海區(qū)石油污染狀況,改進油輪的導航通訊等設備的性能,防止海難事故。
一旦發(fā)生石油污染,就要迅速開展清除工作。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物理、化學、生物三種方法。
物理方法要求污染發(fā)生后,工作人員立即穿著防污染的工作服,先用“圍油欄”將浮油阻隔起來,防止其擴散,然后用各種物理方法把圍起來的石油盡可能回收,剩下無法回收的,則用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處理。
圍油欄、吸油氈、圍油索、吸油機、油拖網(wǎng)等,都是物理措施中常用到的工具。
化學方法就是噴灑清除劑,化學藥劑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顆粒,或沉降到海底。
生物方法就是依靠某些微生物有較強的氧化和分解石油的能力,把石油“吃”掉。
墨西哥灣的那次事故,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嚴重污染海洋,并造成大約28萬只海鳥,數(shù)千只海獺、斑海豹、白頭海雕等動物死亡,一些動物面臨生存威脅甚至滅頂之災。盡管人們用了各種辦法,清污的效果卻不是很好。于是,當事人向中國求助,購買了大量中國青島制造的圍油欄和河北制造的吸油氈等,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些圍油欄、吸油氈、圍油索都是用紡織品制成的,這種紡織品平時是用來做嬰兒尿布、家用抹布、醫(yī)療用品的,而在這次油污事件中,人們卻用它們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相關鏈接
石油污染黑名單
以下是歷史上造成嚴重影響的“著名”油污事件。
1967年3月,利比里亞“托利卡尼翁”號油輪在英國錫利群島附近海域沉沒,12萬噸原油傾入大海,浮油漂至法國海岸。
1979年6月,墨西哥灣一個油井井噴,花了9個月的時間才封住,共漏出原油47.6萬噸,使墨西哥灣不少水域受到嚴重污染。
1989年3月,美國埃克森公司“瓦爾德斯”號油輪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灣擱淺,泄漏5萬噸原油。沿海1 3(10千米區(qū)域受到污染,當?shù)仵q魚和鯡魚近于滅絕,數(shù)十家企業(yè)破產(chǎn)或瀕臨倒閉。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海洋污染事故之一。
1996年2月,利比里亞油輪“海上女王”號在英國西部威爾士圣安角附近觸礁,14.7萬噸原油泄漏,超過2.5萬只水鳥死亡。
2002年11月,利比里亞籍油輪“威望”號在西班牙西北部海域解體沉沒,至少6.3萬噸重油泄漏。法國、西班牙及葡萄牙共計數(shù)千千米海岸受污染,數(shù)萬只海鳥死亡。
2010年4月,位于美國南部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發(fā)生爆炸,事故造成的原油泄漏形成了一條長達100多千米的污染帶,造成嚴重污染。
2011年6月,美國康菲公司與中海油合作開發(fā)的渤海蓬萊19-3油田,于2011年6月發(fā)生溢油事故,致840平方千米海域水質(zhì)被污染,對周邊海域造成危害。2012年4月下旬,康菲和中海油總計支付16.83億元用以賠償溢油事故。其中,康菲公司出資10.9億元,賠償本次溢油事故對海洋生態(tài)造成的損失;中國海油和康菲公司分別出資4.8億元和1.13億元,承擔保護渤海環(huán)境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