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甲午海戰(zhàn)之后,馬建忠提出設立翻譯書院的建議,寫成《擬設翻譯書院議》,并提出了“善譯”理論?!吧谱g”理論基于現(xiàn)代語言學,開創(chuàng)了中國譯論的語言學研究模式,同時提出了將“讀者反應”作為衡量翻譯標準的好壞。馬建忠“善譯”理論超越了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理論水平,拉開了中國傳統(tǒng)譯論向現(xiàn)代譯論嬗變的序幕。
關鍵詞:馬建忠;“善譯”理論;語言學模式;讀者反應
作者簡介:葉艷妮(1991-),女,安徽宿州人,蘭州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5--02
引言:
縱觀中國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其論述雖然已涉及到原文的語言、句式結構與文章體裁等問題,但論述主要還是基于個人經驗。以“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為主線的傳統(tǒng)譯論,其語言觀指向人文主義,其理論關注點自然而然也就局限在語言和文本之間的轉換(王洪濤, 2005)。 直到1894年,馬建忠在《擬設翻譯書院議》一文中基于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提出了“善譯”理論。
一、歷史背景
鴉片戰(zhàn)爭失敗以后,帝國主義列強打開了清王朝閉關鎖國的大門。自此,中國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的危機之中。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必然走向失敗,中華民族岌岌可危。同年冬,馬建忠向清廷上書《擬設翻譯書院議》,明確指出翻譯事業(yè)對中國抵御外敵及自身繁榮自強的重大作用。針對這一目的,馬建忠在其文中還分析了當時譯事之失,提出了創(chuàng)建翻譯書院、培養(yǎng)譯才等建議。他主張建立的翻譯書院作為專門培養(yǎng)譯書人才的高等學府,比“同文館”還高一級;其具體建議涉及翻譯學員選拔、翻譯教學法、師資、詞典編寫、譯書、購書、出書等,強調“翻譯書院”必須教、學、譯、出書相結合(陳???, 2011:72-73)。傳統(tǒng)譯論下的翻譯多與西方人合作,文本選擇依據(jù)他們的愛好和專業(yè),中國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基本沒有話語權,更談不上譯文質量的好壞。基于此,馬建忠提出“善譯”理論以期改善中國當時的翻譯境況和窘境。
二、馬建忠“善譯”理論
1894 年冬,甲午海戰(zhàn)慘敗之后,馬建忠更迫切地希望改變清王朝內憂外患的窘境,他向清廷上奏《擬設翻譯書院議》,旨在培養(yǎng)翻譯人才。在這一文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善譯”標準:
“夫譯之為事難矣!譯之將奈何?其平日冥心鉤考,必先將所譯者與所以譯者兩國之文字深嗜篤好,字櫛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異之故。所有相當之實義,委曲推究,務審其音聲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簡,盡其文體之變態(tài),及其義理粗深奧折之所由然。夫如是,則一書到手,經營反復,確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寫其神情,仿佛其語氣,然后心悟神解,振筆而書,譯成之文,適如其所譯而止,而曾無毫發(fā)出入于其間。夫而后能使閱者所得之益,與觀原文無異。是則為善譯也已?!保惛??, 2011:72)
何為“善譯”理論?馬建忠認為,譯者在開始翻譯之前,要通透原文意旨,不斷推敲,以期心領神會。下筆之前要臨摹原作之神情,傳達原作之語氣。翻譯完成之后,譯文要達到“如其所譯而止,而曾無毫發(fā)出入于其間?!币簿褪牵鹤g作既要忠實于原作,又不得有絲毫出入。馬建忠寫到,“夫而后,能使閱者所得之益,與觀原文無異。是則為善譯也已。”他認為翻譯完成之后,還要看讀者的反應,是否與原作讀者的反應一致。沒有分厘絲毫的差別,讀者能從中得到與看原文同樣的收獲,這樣的翻譯可稱得上是好的翻譯。
此外,馬建忠提到,稱得上“善譯”的譯作不僅“無毫發(fā)出入于其間”,而且“能使閱者所得之益,與觀原文無異?!币虼?,他的“善譯”具有雙重標準:其一為譯作在內容上要完全忠于原作,不得有絲毫出入;其二為譯作讀者反應要與原作讀者反應相一致(張成智, 2011)。
因此,馬建忠的“善譯”理論不僅邏輯清晰,而且包含鮮明的翻譯方法和譯作衡量標準,其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超越了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
三、“善譯”理論之現(xiàn)代闡釋
現(xiàn)代闡釋不是簡單地改變傳統(tǒng)譯論的表述方式,也不是僅僅賦予傳統(tǒng)譯論以現(xiàn)代內涵,而是深入挖掘傳統(tǒng)譯論的理論內涵,明確其當代價值,進而在批判和揚棄的基礎上達到對傳統(tǒng)譯論的突破和發(fā)展(石永浩等, 2007)。
(一)從語言學角度研究“善譯”
“善譯”理論采用對比語言學的研究方法;馬建忠在文章伊始已交代得清清楚楚:“其平日冥心鉤考,必先將所譯者與所以譯者兩國之文字,深嗜篤好,字櫛句比”。“兩國之文字”即是原文與譯文,“字櫛句比”即采用對比研究方法。由此看來,翻譯要對原文與譯文在多個語言層面上進行分析對比。此外,“善譯”理論要求譯者在翻譯時,合理運用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充分應用語義學,“……所有相當之實義,委曲推究……”,即準確理解原文意旨所在;應用語音學,“審其音聲之高下”,即翻譯者要緊貼原文基調;應用文體學,“盡其文體之變態(tài)”,即譯作在文體上與原作相一致;應用句法學,“析其字句之繁簡”,即準確分析原作句式結構;應用詞源學,“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異之故”等。
上述觀點表明馬建忠的“善譯”理論已經涉及到語言學的三個基本學科:語音學、句法學和語義學?!吧谱g”理論所蘊含的語言學概念以及采用的對比研究,都意味著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已發(fā)生了嬗變。
(二)從“讀者反應意識”角度研究“善譯”理論
馬建忠“善譯”理論包括現(xiàn)代語言學的基本概念,也包括現(xiàn)代人所說的讀者反應意識:“夫而后,能使閱者所得之益,與觀原文無異,是則為善譯也已?!?/p>
從今天的角度看來,《擬設翻譯書院議》中“閱者”就是即“讀者”,而“閱者之所益”即“讀者反應”。 因此,用現(xiàn)代譯論重新闡釋上述言論為:“完成以上操作以后,譯成之文如果能讓譯文讀者產生與原文讀者同樣的反應,才算是好的翻譯即“善譯”。
顯而易見,馬建忠“善譯”理論闡明了讀者的反應意識,同時作為標準衡量譯文是否為成功的作品。馬建忠這一以“讀者反應”為指歸的“善譯”理論已與奈達建立在“讀者反應”基礎上的“動態(tài)/功能對等”理論非常接近(王洪濤, 2005)。奈達認為“要判斷一部譯作是否譯得正確,必須以讀者的反應為衡量標準。譯文讀者作出的反應如果基本等同于原文讀者對原作的反應,那就可以認為這部譯作是成功的”(譚載喜, 2004: 235)。基于此,馬建忠提出的“善譯”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媲美了現(xiàn)代翻譯理論。
從比較語言學角度看來,馬建忠的論述已經涉及到了語言對比、翻譯過程、讀者反應等當代譯論概念??梢哉J為他是采用以語言對比研究為取向、以翻譯對等為中心、注意翻譯過程的翻譯方法的中國翻譯理論家先驅(王曉農, 2007)。
四、結語
針對中國當時“通洋文者不達漢文,通漢文者又不達洋文”的現(xiàn)狀,馬建忠結合所學,深入探究,提出了“善譯”的翻譯理論。“善譯”理論不同于以往的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它基于現(xiàn)代語言學基礎,采用對比語言學研究方法,開創(chuàng)了中國翻譯理論的語言學研究模式,提出了將“讀者反應”作為衡量翻譯好壞的標準。馬建忠的“善譯”理論標志著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基本理念發(fā)生了嬗變和衍化,它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譯論向現(xiàn)代譯論轉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銜接點,而且為中西譯論之間的相互闡發(fā)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契機(王洪濤, 2005)。
參考文獻:
[1]陳福康. 中國譯學史[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1.
[2]石永浩, 孫迎春. 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現(xiàn)代闡釋與現(xiàn)代轉化[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20 (4): 61-64.
[3]譚載喜. 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4.
[4]王洪濤. 中國傳統(tǒng)譯論基本理念的嬗變與衍化——馬建忠“善譯理論”之現(xiàn)代闡釋[J]. 外語學刊, 2005 (1): 89-94.
[5]王曉農. 馬建忠翻譯觀的歷史命運: 基于系統(tǒng)觀的解讀[J]. 東岳論叢, 2007 28 (6): 72-74.
[6]張成智. 中國傳統(tǒng)翻譯理論的四大標準體系[J].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 2011 21 (3): 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