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華
舒適護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體會
尚華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50例,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方法, 比較兩組患者SAS評分、滿意度、止血時間及住院天數。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的止血時間、 SAS評分、住院時間以及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舒適護理能有效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促進患者康復并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消化道出血;舒適護理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中常見的急腹癥, 本病起病急, 病情重, 常可引起循環(huán)衰竭休克, 病死率較高。患者存在情緒緊張及心理恐懼, 往往加重病情甚至病情反復。本科自2010年開始將舒適護理應用于臨床護理并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2010年5月~2014年5月消化道出血患者100 例, 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50 例, 兩組患者治療措施相同。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的比較(±s, 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的比較(±s, n)
病因(例)消化道潰瘍食管靜脈曲張膽道出血消化道腫瘤胃腸道炎性病血管畸形其他對照組5051.227/2351.3±2.4139218422觀察組5050.930/2051.4±2.3148119512組別例數年齡(歲)性別(男/女)出血量(ml)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 包括觀測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 監(jiān)測出入量、出血量及重要臟器的功能監(jiān)測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行舒適護理, 方法如下。
1.2.1 心理舒適護理 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等心理且易波動, 護理人員充分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 為患者及家屬講解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如何觀察病情、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等, 使他們能夠了解疾病從而消除不良心理以能更好地配合治療與護理。經常向患者傳遞治療有效的信息,以提高其心理舒適度并能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病情反復時,護理人員要在床旁進行密切護理, 及時清除血跡及污物以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刺激, 同時對家屬進行心理輔導, 爭取他們的支持與配合。
1.2.2 環(huán)境舒適護理 盡量把患者安排在獨立的空間以保證患者擁有舒適和安靜的環(huán)境;避免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消除不良噪音;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溫度24~26℃, 濕度50%~60%, 情況穩(wěn)定時允許部分親人進行陪護和探視, 以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的需要。
1.2.3 生活舒適護理 出血時患者絕對臥床;嘔血時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 床旁備吸痰器及時保證呼吸道通暢;做好口鼻腔護理降低感染幾率;必要時給予霧化吸入以改善鼻腔及咽部的干燥感和異物感, 可多次漱口以減輕患者的口腔及咽部不適。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滿足生理舒適的需求;注意給患者保暖以利末梢血液循環(huán);保持床單元的清潔衛(wèi)生;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按摩防止壓瘡。
1.3 觀察指標 ①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1]:用于評定焦慮患者的主觀感受, 共20個指標, 每個指標分4級(1~4分), 分別在入院時和治療7 d后進行評定,評分越高提示焦慮程度越重。②滿意度評價, 應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表內容包括護士的責任感、工作能力、服務態(tài)度、實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及提供病房環(huán)境的舒適度5個方面, 總分100分。>90 分為很滿意, 75~90分為滿意, 60~74分為基本滿意, <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③對比兩組止血時間和住院天數。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 SPSS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患者出院前發(fā)放調查問卷, 共發(fā)放100份, 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在入院時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但在出院時SAS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止血時間、住院天數及滿意度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相關指標的比較(±s, %)
表2 兩組相關指標的比較(±s, %)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SAS評分(分)止血時間(d)住院天數(d)滿意度入院時出院時對照組5045.8±9..31.4±5.6a3.8±0.89.5±1.465.7觀察組5046.2±9.326.7±4..2.6±0.5a7.1±0.7a89.2a
舒適護理(comfort care)模式是1995年由Kolcaba提出的,旨在讓護理人員注重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 使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在生理、心理上獲得安全感和滿足感, 對治療充滿信心, 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并促進疾病的康復[2,3]。
消化道出血是常見的腹部急癥, 多數起病急驟, 診斷不清, 從而易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消化道分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 兩者以屈氏韌帶為分界點。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等部位的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包括小腸、大腸及肛管的出血。常見病因有消化道潰瘍、胃底食管靜脈曲張、消化道腫瘤、血管畸形、炎癥等, 病情易反復?;颊吒叨染o張甚至恐懼, 造成交感神經興奮加重病情。良好的社會支持是滿足患者舒適的重要條件, 舒適護理要求護理人員注意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 讓患者在心理、生理上獲得滿足和安全感。舒適護理是整體護理內涵的延伸, 真正體現(xiàn)“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
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舒適護理, 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的 SAS評分、止血時間、住院天數以及滿意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P<0.05), 表明舒適護理能有效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促進患者康復, 并能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配合及滿意度。
[1] 張明圓.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第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9-42.
[2] 劉虹.舒適護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臨床觀察.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7):1035-1036
[3] 章愛芳.舒適護理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7-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1.145
2014-09-01]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特需病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