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
某跨國公司有一名清潔工,本來這是一個最被人忽視、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險箱被竊時,與小偷進行了殊死搏斗。
事后,公司表彰了他。在表彰會上,有人問他為什么會敢于與小偷搏斗,回答出人意料。他說,當公司的總經(jīng)理從他身旁經(jīng)過時,總會贊美他“你掃的地真干凈”。
這么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就使這個員工受到了感動,愿意為公司付出最大的努力。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呢?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 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② 不得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但不要對材料進行擴寫、續(xù)寫和改寫。③ 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④ 不得抄襲、套作。
【同學的立意】
蔡俊南: 與小偷進行殊死搏斗需要常人沒有的勇氣與能量,我們不能說這名清潔工原來一定沒有這樣的勇氣,但從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這勇氣主要還是源自總經(jīng)理的贊美。可見,只是每天一句小小的贊美,日積月累也能產(chǎn)生巨大的能量。所以,學會贊美別人,讓別人感動,也能讓自己得益。
點 評: 將清潔工與小偷進行殊死搏斗的勇氣來源歸結為總經(jīng)理的“贊美”,從這樣的一種因果關系推演到更大的層面,談“學會贊美別人,讓別人感動,也能讓自己得益”。這立意抓住了材料中的關鍵詞“贊美”以及顯性的因果關系,雖不離題意,但深度不夠。
“贊美別人也能讓自己得益”可以算是這則材料體現(xiàn)的最淺顯的道理,直接從這個角度立意寫作,顯然是沒有深入挖掘材料的內(nèi)涵。清潔工愿意與小偷搏斗,只是因為總經(jīng)理簡單的一句贊美嗎?“你掃的地真干凈”這句話究竟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力量?思考這些問題能幫助我們深入挖掘材料內(nèi)涵。
項 童: 總經(jīng)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能讓公司避免保險箱被竊的重大損失。生活中,我們無意間做的事、說的話,就是播種下的“因”,也許就會在不久的將來開花結果。因此,不求回報地與人為善,用“善念”對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善待你。
點 評: 這個立意還是蠻有新意的,抓住了材料中的因果聯(lián)系,進而上升到“善”的高度,將立意定在“善待世界,世界也會善待你”,思維辯證,立意準確,也有深度。要注意的是,在寫作過程中,要有具體而恰當?shù)捏w現(xiàn)“善念”的事例,不然文章會成為泛泛而談的空話、套話。
【作文題】
一只品種優(yōu)良的獵狗追趕一只槍下余生的狐貍,追捕的過程十分緊張。就奔跑速度來看,狐貍是跑不過獵狗的。眼看就要被獵狗追上了,突然,狐貍一個大轉(zhuǎn)身,躥到了另一條小路,獵狗撞到了樹上。于是獵狗就想:“為什么追得這么累呢?即使追不到狐貍,主人也不會讓我餓肚子。”這樣一想,獵狗就停止了追趕,狐貍也就逃了。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②不得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③明確文體,但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
【老師來審題】
面對敘事性的材料,不少同學審題容易“跑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是審題時只抓住材料中的某個細節(jié)或某個詞,而沒有全面、整體地把握材料,忽視材料中情節(jié)之間的重要關聯(lián)。
這個作文題,很多同學會將立意定在“每個人都需要贊美”“簡單的行為可以改變一個人”,或者像第二位同學寫的“善待世界,世界也會善待你”等。材料確實有這樣的含義與指向,但是,這些立意只是次佳立意,不能算是最佳立意。
從整個事件體現(xiàn)的因果關聯(lián)看,弄清下面這兩個問題是審題的關鍵所在:清潔工與小偷進行殊死搏斗真的是因為總經(jīng)理的那句“你掃的地真干凈”嗎?為什么這句話有這么大的力量?
材料中有這樣兩個細節(jié):清潔工是公司里“最被人忽視、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總經(jīng)理贊美清潔工掃地干凈不是偶爾說說,而是“總會”。把這些細節(jié)和整個故事聯(lián)系起來,我們不難想到,一個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的清潔工在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維護公司利益,是因為他從總經(jīng)理經(jīng)常說的話中感受到了“尊重”。因此,這個材料的最佳立意應該定在“尊重的力量”上,寫“尊重每一個人”“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都可以。
【同學的立意】
王升波: 獵狗在撞樹之后若能繼續(xù)追趕,我想,它還是能夠追上狐貍的。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樹,擋在我們通向成功的路上,如果撞上了就停下來不再前進,將永遠與成功無緣。撞上之后若能繼續(xù)頑強前行,再大的困難也無法阻擋我們與成功相遇。
點 評: 這位同學將獵狗沒能抓住狐貍的原因歸結為“遭遇挫折后不夠堅強”,因為作為一只“品質(zhì)優(yōu)良的獵狗”,它奔跑的能力是大大超過狐貍的,假如撞樹后繼續(xù)追是可以追上的。將材料中的“樹”抽象出來,比喻成擋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障礙或挫折,這樣的抽象概括思維值得肯定。
但是,獵狗放棄追趕真的只是因為“撞樹”嗎?當然不是了,“即使追不到狐貍,主人也不會讓我餓肚子”的想法才是它放棄追趕的根本原因。將放棄追趕的原因歸結為“撞樹”,其實有點偏離材料的寓意指向,從這個角度立意,寫“即使遇到挫折,也要頑強前行”,不能算偏題,卻也很一般了。
陳劉慶: 獵狗的失敗,首先當然應歸結于其自身的懶散和不求上進,但一味地指責獵狗也是有失公允的。如果把故事中機智的狐貍換成溫順的兔子,我想獵狗也不至于放棄。追捕狐貍的困難也是獵狗退縮的重要原因。其次,主人的獎罰機制有很大的缺陷,抓不到獵物也給飯吃,顯然助長了獵狗的懶散。
點 評: 同樣對獵狗失敗的原因進行歸納,這位同學總結出了多個原因,可見她對材料的審讀是比較仔細和全面的,思路清晰有層次。但是,該同學沒有從這些原因中得出明確的寫作角度,容易導致文章主旨不明確。并且,這些原因是有主次之分的,如果不論主次全部都講,文章極易條理不清、主旨混亂。
【老師來審題】
這是一則寓言材料,情節(jié)豐富,審題時必須梳理清楚各個情節(jié)之間的邏輯關系。材料的主要角色有三:獵狗、狐貍、獵人;重要的情節(jié)也有三:狐貍轉(zhuǎn)彎、獵狗撞樹、獵人不會讓獵狗餓肚子。
不少同學會選取其中一個情節(jié)來立意,比如從狐貍機智轉(zhuǎn)彎改變了命運,寫要善于變通;從獵狗撞樹放棄追趕,寫如何看待挫折;從獵人賞罰不明導致獵狗懶散懈怠,寫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確實,從獵狗、狐貍和獵人的角度都能夠立意,并且也不能算離題。但是,細究這則材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材料的核心指向是“獵狗為什么沒有追上狐貍”。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狐貍聰明,比如獵狗撞樹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為什么追得這么累呢?即使追不到狐貍,主人也不會讓我餓肚子”,是這種想法讓獵狗停止了追趕。所以,“有退路”是獵狗沒有抓住狐貍的根本原因,也正是這則材料想要表達的核心意圖。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寫“留有退路導致失敗”“勇往直前,不留退路”“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