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冠明 鐘祥瑜
若沒轉折,若沒搬遷,若沒寫書,也許這些故事悄悄消失在山林里。江冠明從臺北流浪到臺東,厭倦城市苦悶,徬徨何去何從,終于踏上漂泊旅途,在臺東都蘭山上幽居了十多年,自己動手休整破舊的農舍,挖泳池,過著耗費體力卻平靜的生活。后漸漸從農舍廚房簡陋爐灶上找到啟示,開始學會用原始的食材做簡單的料理,不曾想卻獲得了“流浪廚師”封號。這樣的轉變,他自己在1999年落腳都蘭荒山時,可是怎么也沒有料想到的。
都蘭清晨
都蘭灣天色從墨藍轉成水藍,海上云霞從紫到橙橘金黃幻化,天方亮,江冠明自然醒,燒開水沖咖啡望著晨曦彩霞沉思今天要給友人呈現(xiàn)的菜色。平常他會沿椰子林海岸公路慢跑,或循著山林小徑慢走,遇到趕稿就安靜書寫。今天有朋友要來,他需要好好招待一番,開始忙碌。清晨七點,趕往臺東市鯉魚山下的農民小市集,自耕農販賣個人菜園的蔬菜,阿美族老婦就地擺著采集的龍逵、鳥興仔、山苦瓜、山芹、米菜、山疏、過貓等野菜,順手每種各挑一把,又趕往中央市場買魚肉蔬菜。平日里,如果有客人預約訂餐,他會固定趕早市,農民市集天亮開始擺攤,八九點賣完市集就散了,如果晚到就買不到野菜。
東海岸是阿美族人領域,他們擅長采集野菜海菜貝類當食材,簡單加鹽丟入大鍋中煮食,有時加豬大骨燉煮,大雨后就煮野生蝸牛。“野菜蝸牛湯”是阿美族名菜,不輸給法式青醬焗奶油蝸牛美食,雨后山徑野溝常見阿美族人撿拾蝸牛。漢人不習慣野菜湯的苦澀,不喜歡野生蝸牛氣味,他也是移民東海岸都蘭山林后,才深入認識野菜滋味。不過,他曾經拍紀錄片當記者,跑過泰雅、布農、鄒、魯凱、排灣、賽夏等各地臺灣族群,生吃飛鼠腸豬肝魚肉到生腌咸肉都嘗過,連阿美族熱愛的最苦的山苦瓜和車輪瓜他也嘗過。這些經歷讓他接受起野菜來,有了很好的過度,而野菜進而成了他的即興料理。
逛市場,他看見形形色色野菜,經常喜歡異想天開,每種買一把,回家后燒大鍋水沸騰,挑菜葉逐次一種一手撒下,菜葉厚耐煮先下薄葉后下,快速邊撒邊拌,二十秒起鍋瀝干裝盤,淋上薄鹽昆布醬油上菜。這些關于野菜的啟示,都來自少數民族傳統(tǒng)飲食,野菜湯的苦甘美味,是阿美族的極致美味,但野菜久煮變成菜糊,難以品嘗其原味。中廚善用燙洗去野味,加豆鼓魚干蒜辣調味大火快炒,野菜滋味已被遮蓋殆盡。他想品嘗野菜的原味,讓四五六種野菜混合快燙保留原味,也許饕客不喜其中某種氣味,經過混合后卻能創(chuàng)造一種獨特香氣,后來他為之命名“PASA野菜”,還順帶征服了阿美族阿姨們的胃。
PASA是隨緣取名不知其意,后來南美洲友人說,該詞源自西班牙文,“做什么?去哪里”,他有同感“正在發(fā)生”的語意,PASA廚房故事如同他的人生轉折,充滿即興意外的插曲。
流浪廚師
過去的江冠明,曾經是一位在臺灣“解嚴”前參與反對運動的抗議青年,曾經陶醉于實驗電影紀錄片,也出版過原住民歌謠及社區(qū)傳播學術專書。他從來沒想到過,自己會變成一名廚師。1999年他落腳都蘭荒山野厝,修繕農舍、油漆、搭涼亭、接山泉水、砍草墾荒整地種菜,樣樣自己來。清晨被窗外陽光喚醒,回歸沒網絡、電視的生活,孤獨寫作品嘗苦澀美感,漫游山林享受寂寞清幽。從無限蔓延的漂泊漫游,到整理老屋、開荒種地,選擇以勞動來定性的誠實生活方式,與山林海濱為伍,住與食就地取材。
他曾認為自己是個被社會開除的人,想跟過去的生活和記憶說再見,跟熟悉的社會人際網絡告別,提早申請退休,人生跟畢業(yè)證書、履歷一樣,對他根本沒有意義。這個選擇山林農舍的理由有些牽強,也許那棟農舍跟當時的他一樣,充滿孤獨和寂寞的憂傷,也許棲息在山林野舍中,真實地面對離群索居的生活,把自己放在世界的邊緣位置,這樣的自我放逐是跟過去切割,尋找另外一種生命的可能性。
2004年,農舍到期房東不續(xù)租,他只得搬遷到更偏遠的農舍,山徑僅容一車,兩側樹草刮車門,路邊便是懸崖峭壁,周圍一公里無人居住。他搭簡陋涼亭二手廚具拼湊廚房,漂流木當書桌餐桌,閱讀寫作茶酒,隨興自由自在。2004年是他心靈最徬徨虛無的時候,“也許生活的苦澀啟發(fā)我的感官,也許‘苦讓心靈知覺更深刻更敏銳。品嘗山林野菜的苦澀與回甘的微妙關系,發(fā)現(xiàn)火候烹調的奧秘,事隔多年回想,若沒有這段苦澀的際遇,也許沒機會銳變成廚師?!鄙骄由钭屗暮釁s漸漸成為朋友們熱愛且向往的地方。他在農舍里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分享自己的露天浴室,美味野菜,一場場即興酒菜口耳相傳,閑暇翻食譜試料理炒野菜烤魚肉,邀約鄰居朋友共享,在自樂之余產生了靈感,開創(chuàng)出別有風味的山居烹調、庭園及民宿,分享慢滋慢味的心得,建立了PASA廚房和PASA海岸民宿。
忙碌的廚房
2002年,老友百里來訪,將就鄰居菜園拔菜隨興下廚,偶爾烹烤牛羊排上桌,當時他不懂料理,隨興咖哩粉魚露蒜辣“亂”做一通,朋友贊嘆他的下酒菜有“歸去來兮”之風。從此,一間山野涼亭廚房,二手爐灶水槽,加拼湊鍋盆碗盤,無師自通憑借碳火慢烤豬腳,幾道三腳貓的即興創(chuàng)意料理,讓“PASA廚房”誕生。他從一個偶爾接待朋友來訪時一顯身手的流浪廚師,變成了大家口口相傳的PASA廚房的主人。
山居生活不再孤寂苦悶,而是經常忙碌于廚房集市之間。正如這有客到訪的日子,從集市回家后,便要立即生火烤豬腳、后腿肉和豬頸肉,烤南瓜地瓜,同時用鑄鐵鍋燉豬腳骨湯??蛠砬叭r,他須先燒碳起爐,慢火烤肉南瓜大頭菜,同時小火燉湯洗菜切菜備料。挑野菜比較費事費時,要逐一摘取葉子一盆盆分裝好。中間較有空閑時他會靜坐餐桌翻書寫稿,時而翻烤爐火上的蔬肉,帶骨肉和豬腳需要慢火燻烤三小時,隨時翻轉避免烤焦肉柴失味,這些年他已經得心應手,認真對待做菜這件事情,所有菜譜和上菜的時間他都把握得當,已沒有了當初的忙亂。他用陶爐碳火烤菜,注意火候的耐性和功夫,穩(wěn)定控制火力大小,善用慢火炙出食物滋味。用餐前三小時,他必須完成這些慢火燉烤煮的動作,再利用等候時間完成備料工作。如今的廚房,已不僅他一個,而是有一個愉快的小團隊。他不時指揮助手將茴香九層塔龍逵洋蔥打成菜泥做青醬,用青醬泥腌肉和魚,接著干煎豆腐,等豆腐微焦成金黃色起鍋,切開豆腐放入起司,等友人入座后烤三十分鐘上菜;切開蕃茄蒂頭挖開果肉湯汁,塞入起司煎豆腐和腌檸檬絞肉,再倒入蕃茄汁,充分利用食材滋味。豆腐牛排與蕃茄四重奏是第三道主菜,他必須精準控制每道菜上菜時間,必須熱騰騰直接上桌,讓大家聞到豆腐牛排的香味。豬頸松阪肉水果色拉比較費事,水果要削皮切塊,今天動用哈密瓜、蘋果、水梨、葡萄柚和百香果等,有時即興用桃李紅柚蜜蕃茄等時令水果。
歡樂的聚餐
下午兩點,朋友帶著客人來,一下車便說,“他的青醬羊排超級好吃,吃過會忘不掉?!睅孜皇熳R在餐桌上漫談起了品嘗豬腳的滋味。2005年開始,江冠明玩陶爐烤,從烤牛羊排到豬肋排、羊腿、豬腳,發(fā)現(xiàn)了用慢火越能烤出食物的鮮甜原味,才逐漸有了這道PASA廚房的特色菜。每一道菜的滋味流轉,都有著許許多多朋友的見證和記憶,每每談到這些,大家都不禁感慨時光的奇妙。
一行人坐下喝口清淡花茶,原味烤菇點燃前菜滋味,接著松阪肉水果色拉,青醬牛排,番茄四重奏,每道菜都引起不同的驚喜,看著大家歡樂用餐的樣子,他的心里該是多么的滿足。在都蘭這個充滿多種可能性的地方,它的獨特魅力讓很多人趨之若鶩,又悄然離去。有人艷羨這山居生活,揮金如土,斥巨資在山上建設了豪華的別墅,剛開始一到周末還成群結隊,在山里度假取樂,久而久之,就不再有人到過別墅,直到最后,開始有要賣掉別墅的消息在都蘭流轉。山居生活并沒有想象中的浪漫,不是一時的情緒可以立足,在這里生活勞作,需要足夠的體力和耐力,而他,則是把這當作自己的主要生活一樣在認真經營著。從一個失意的流浪者,到如今受歡迎的PASA廚房主人,在收獲肯定的同時,他也用漫長的時間,探索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有了一間屬于自己的有靈魂的住所,在這里,他可以親手為朋友烹飪一桌充滿“生活哲學”的美味佳肴,為朋友講述都蘭這座山野里的可愛野菜,以及都蘭這些年,來來往往的過客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