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達隆
從趕圩開始
石壁鎮(zhèn)是寧化當(dāng)?shù)厝丝跀?shù)量最多的鄉(xiāng)鎮(zhèn),石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時期,古稱“玉屏”。楊邊村是石壁鎮(zhèn)下轄的自然村,楊海林是楊邊村的村支部書記。這日正逢楊海林在家宴客,需要到圩市中來置辦宴席所需要的食材,我們便約好一同到石壁五日一次的圩市,采購當(dāng)天宴席的食材。
石壁鎮(zhèn)的圩市是整個寧化鄉(xiāng)下規(guī)模最大的圩市,距寧化縣城有二三十公里,且周邊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連通縣城與鄉(xiāng)下,于是圩市便成為周邊村落居民采購各類物資最為便利的場所。圩市已經(jīng)有幾百年歷史,早些年間,因為物資流通不便,大部分的生活必需品只能在圩市中才能采買的到,所以在上一輩人兒時的記憶里,趕圩天,對他們來說無異于節(jié)日般熱鬧。
圩市攤點所在的馬路屬于307國道,再往北去十幾公里便是江西境內(nèi)的石城鎮(zhèn),這里是連通兩省邊境的必經(jīng)之路,時不時就有寧化開往石城的班車經(jīng)過,于是這里也像一個小小的中轉(zhuǎn)站,帶來了豐富的物資和采購人群。今天的圩市也早早開張,七八點間,陸陸續(xù)續(xù)有周邊居民前來擺攤,街道兩旁的攤點綿延數(shù)百米,甚至蔓延到周邊的小巷中,沿街的店家也將店內(nèi)的東西擺到圩市中招徠生意。我們在圩市中購買了粉皮、光餅、老鼠干等等土產(chǎn),相比縣城,這些東西在鄉(xiāng)下圩市反而更好買到,價格也比縣城里更為便宜。楊海林說,因為當(dāng)?shù)卮迕竦纳钕鄬Ω蛔?,除了一部分以圩市為生的攤販,不少農(nóng)民會將自己家里種的吃不完的糧食和蔬菜,就近拿到圩市中售賣。
圩市中售賣的物資五花八門,以小型菜市和當(dāng)?shù)赝廉a(chǎn)為主,再到五金和小家電,以及在城市中已經(jīng)難以購買到的竹編農(nóng)具、土窯燒制的陶器等等。四面八方而來的趕圩人,讓這里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商品流通地,同時也催生了各種附加產(chǎn)業(yè),周邊歪歪斜斜打著寧化小吃招牌的店家,專門做趕圩人的生意,只有到圩天才會開門,冒著熱氣的小攤點,永遠是慰勞趕圩人的好去處。
山間有味,客家生猛
楊海林的家離圩市并不遠,位于楊邊村的半山腰上,這幾年,楊海林家里重新建起了三層的小洋樓,在村子里顯得非常氣派,如果驅(qū)車從公路上開過,遠遠就能看到他們家嶄新的房子,占據(jù)了一個小山坡的高地,也從一片老房子中脫穎而出。在石壁鎮(zhèn)當(dāng)?shù)兀瑮詈A旨宜愕蒙鲜歉辉?。早年間楊海林靠著在寧化縣城做貨運發(fā)家,雖然忙于生意,卻仍然不忘寧化當(dāng)?shù)爻缥闹亟痰膫鹘y(tǒng),兩個兒子學(xué)有所成,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都留在外地工作,平日里這里只有他與妻子二人居住,今日來了客人,家里變得異常熱鬧。楊海林有著客家人豪爽而好客的性格,一回到家,便拉著客人開始家長里短泡茶聊天,妻子則下廚忙活。
楊家的房子是重新修建的,裝潢布置十分現(xiàn)代,廚房頗有特色,現(xiàn)代化的廚房里中還保留了一口只有一般農(nóng)村家庭才會用到的生鍋,生鍋下是一口標準的柴火爐灶,爐灶和現(xiàn)代化的整體櫥柜渾然一體,如果不是今日大擺筵席,平日也難以發(fā)現(xiàn)。楊太太笑說,這樣的柴火爐灶,只有鄉(xiāng)下有,縣城里基本上見不到,而且家里平日人少也用不著,逢年過節(jié),出門在外的親人們回來過年,這口鍋就派上了用場。寧化人擺起宴席大刀闊斧,一定要用大碗來裝,滿滿一大碗以表對客人的歡迎與尊敬,這個時候用燒柴火的爐灶做菜,顯得得心應(yīng)手。
說話間她已經(jīng)將兩只雞放入鍋中,生鍋刺啦一聲騰起一陣熱氣?!拔覀兗覂蓚€兒子,到外面讀書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家里的土雞土鴨?!睏钐φf。楊海林說,客家人喜歡吃山味,即便到了沿海的大城市,也吃不慣海鮮,平常想念家鄉(xiāng)的味道,就讓家里人寄特產(chǎn)解饞。
寧化人最喜山味,口味重咸重辣,以“生猛”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這與客家人的歷史有關(guān)。西晉末年,客家人為躲避戰(zhàn)亂遷入閩粵,其中一支經(jīng)由石城進入福建,從而定居在閩贛交界的寧化。因多定居在地處閩贛交界的南方山區(qū),距離沿海地區(qū)較遠,所以養(yǎng)成了吃山味的習(xí)慣,山區(qū)所產(chǎn)的山珍、河鮮、蔬果野菜和畜禽自然就成了客家菜的主要食材。楊家所準備的宴席結(jié)合了傳統(tǒng)與“流行”的客家菜:山味里的白切雞、燉底肉(五花肉)、已經(jīng)名列“閩西八大干”最生猛的老鼠干,以及逢年過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的臘味拼盤;家常菜中,有正月初一一定會吃的松丸子和光餅,再加上一道閩西八大碗里壓軸的“薏米紅棗湯”。
寧化人喜食肉,從宴席中可以窺見一斑,豬肉、雞肉、臘肉、老鼠肉一應(yīng)俱全,就連湯點也是瘦肉羹湯,在寧化當(dāng)?shù)厮追Q“兜湯”。出門在外的寧化人,除了想念家中的野味,最魂牽夢縈的就是這一味“兜湯”。兜湯有“豬兜”、“牛兜”和“鴨兜”三種,今日吃的是豬兜湯。簡單說,就是取上等豬瘦肉,切成指頭大小,橫向切斷肉纖維,再將切好的瘦肉拌入鹽、味精、醬油和香油,后下地瓜粉抓勻,繼而將搓好芡粉的豬肉放入滾水中,再加入各種調(diào)料。做法看似簡單,口感與平常的肉羹湯有些許不同,首先是食材上,寧化鄉(xiāng)下的土豬是肉質(zhì)鮮美的保證。楊海林說,一般他們家養(yǎng)的豬,不到十個月不上案板,為的就是保證豬肉鮮美。其次,寧化本地的兜湯偏咸、辣??图也藷o論什么菜色,總在調(diào)味里加上幾寸生姜或辣椒。因多居住在潮濕多雨的地方,辣椒和生姜能夠除腥提鮮,辣椒與姜配合使用,辣味顯得更加純正,再加上家釀米酒和醬油,菜肴的主味也顯得更加突出。
松丸子
寧化客家人在正月初一和立春時辰必吃“松丸子”,意取其“松”之意,期盼吃了“松丸子”可一年到頭輕輕松松、事事如意。
將瘦肉、冬筍、香菇、紅蘿卜、香蔥、魷魚干切成米粒狀,荸薺拍碎切成米粒待用,肥膘切成小塊;
將鍋燒熱,放入切好的肥膘肉改用小火炸出油后,撈起,留余油將香蔥、魷魚干煸香后倒入切好的料炒熟調(diào)好味鏟起;
將熟料拌入豆腐、地瓜粉揉均待用;
炒鍋加入高湯燒熱快開時改小火,左手將拌好的熟料擠捏成丸子狀,右手用湯匙逐個放入高湯中后,再改中火煮熟,調(diào)好味裝盤即可。
酒娘醇美話家常
忙活了一個上午,一道道菜慢慢端至前廳。楊海林邀請的親戚好友也陸續(xù)到齊。楊海林與伯父毗鄰而居,雖然年輕人都會出外打拼,但是上了年紀會留在村子里的這一輩人,依然十分注重宗族觀念,招呼一聲,親戚們便呼啦啦聚攏過來。
宴席伊始,主人便為我們夾上肥碩的雞腿,“在我們這里,客人來了就是要請他們吃雞腿?!睏詈A终f。以前即便條件再不好,逢年過節(jié),每家每戶仍會想方設(shè)法做上一只雞,父親吃雞腿,家中的男丁吃雞翅膀,母親或者女兒就吃其他的雞肉。因為父親要出外打拼,吃雞腿代表走在別人前面。如今請遠道而來的客人吃雞腿,也是美好和祝福的象征?,F(xiàn)在的寧化,每到過年,家家戶戶依然“無雞不歡”。
楊海林說,這樣一桌豐盛的宴席是他們過年時的“標配”。賓客笑道,在以前,能吃上這樣的一桌年菜,算得上是奢侈。客家人有祖宗崇拜的習(xí)俗,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到宗祠向祖宗還愿,寧化當(dāng)?shù)厝藢⑦@一舉動戲稱為向祖宗“匯報”, 這一年來的近況,祈求來年平安順利。這桌菜就會作為貢品擺上宗祠的供臺,還愿結(jié)束,便會在宗族祠堂內(nèi)大擺筵席,就著當(dāng)?shù)氐拿拙埔蛔矸叫荨?/p>
說話間,楊太太就從廚房中端來滾燙的米酒。寧化當(dāng)?shù)胤Q這種米酒為“酒娘”。
酒娘在寧化普及甚廣,因是稻作產(chǎn)區(qū),生產(chǎn)糯稻,糯米是制作黃酒的原料,而且地處山區(qū),山高林深,地下泉水水質(zhì)優(yōu)良,適于釀造米酒。除了鄉(xiāng)下家家戶戶釀造酒娘,縣城內(nèi)有條件的人家也會釀制。根據(jù)含酒的濃度不同,剛釀造出缸未加水的叫釅(濃)酒子;釅酒存放時間長了則叫酒娘;酒娘兌入30%至50%的冷開水,腌浸三五天,榨去酒糟,燒開澄清后即為水酒。有的還會在米酒中加入豬腰和大腸,煮開之后再將其撈起,這樣的做法,米酒更為滋補,撈起的豬腰和大腸還能作為下酒菜。
寧化人喝酒也有著客家人的熱情和豪放,即便是素來以酒量見長的閩南人也只能自嘆弗如。寧化人喝酒用杯子,更用碗,特別是喝剛剛燒開的酒娘時,干杯碰碗,只要有敬也不推脫,抬頭一飲而盡。說是客家人的行為處事就像他們的酒風(fēng),“竹筒子倒黃豆,有多少就倒多少,一定不會有所保留?!睏詈A中Φ馈?/p>
在溫?zé)岬拿拙坪蜕偷目图乙拔独?,聽寧化?dāng)?shù)厝擞每图以捳勑?,會有一種錯覺,你并不是在吃一桌客家菜,而是活在一部當(dāng)代的客家史中。
寧化魚生:薄如蟬翼的鮮美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說的便是寧化當(dāng)?shù)厣~片的吃法。寧化客家人吃生魚片的傳統(tǒng)來源于古味的傳承,對生食非常熱愛的古人,還用一個“鲙”字來專門代表生魚片。白居易所說的,“朝盤鲙紅鯉,夜?fàn)T舞青娥”,就把吃生魚片和歌舞看作是人生兩大樂事。在日本生魚片大行其道的今天,中華料理中傳統(tǒng)魚生的料理也僅有客家人和廣府人聚集的地方還得以保留。而客家飲食則以寧化魚生與主要代表。
因為料理過程復(fù)雜,價位較高,魚生在寧化不算家常菜,但寧化當(dāng)?shù)卮蟠笮⌒∈乘痢⒕茦堑难缦袇s極為常見。魚生一般選用1斤左右重量的草魚作為食材,一般要在三分鐘之內(nèi)料理完畢,因為這個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才能保證肉質(zhì)的鮮美。在這個過程之中,魚生的料理對刀工有著極高的要求,在基本的去鱗、破肚、取肉之后,才開始見真章:每片魚肉都要被切為僅有零點幾毫米厚度的生魚片。當(dāng)?shù)貛煾蹈嬖V我們,一道好的魚生,應(yīng)該薄到放到紙上都能透過魚片看到紙上的字才算合格。如此說來,料理生魚片不僅需要力透紙背的勁道,更需要絲絲入扣的細膩心思,在現(xiàn)場看師傅料理魚生,舉重若輕的高超手藝實在令人贊嘆。
在現(xiàn)在的寧化,因為對生魚片這道菜的需求量極高,甚至在當(dāng)?shù)匦纬闪艘粋€收入頗豐的產(chǎn)業(yè),農(nóng)民在家中開掘池塘養(yǎng)殖草魚,磨練出料理魚生的功夫之后,便可對外接單,要練出一手合格的料理手藝,至少也需要一年多的時間。
周末去寧化,愜意小旅行
雖然遠在閩贛交界處,交通較為不便,但憑借著濃郁的客家特色,再加上當(dāng)?shù)卮罅﹂_發(fā)的農(nóng)業(yè)觀光旅游模式,讓寧化也漸漸成為家庭自駕出游的熱門選擇之一。摘草莓、吃早茶、趕圩市、嘗野味,厭倦了海浪與小島,就來山里散散步。
AM 8:00
在東方紅早茶廳吃早茶
說到寧化小吃的精髓,就不得不提寧化的早茶。當(dāng)?shù)厝嗽?jīng)對粵港一帶的茶餐廳嗤之以鼻:“讓他們來寧化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早茶!”寧化人所說的“真正的早茶”,最正宗的就要數(shù)東方紅大酒樓。酒樓面積不算大,但來來往往吃早茶的人卻是熙熙攘攘,來晚了還要排隊。寧化的早茶便是由各式各樣的寧化小吃組成,光是湯點就有接近二十道,再加上當(dāng)?shù)靥厣牟椟c,讓人感嘆小小縣城的早茶竟有如此特色。
這家掛著酒樓招牌的茶餐廳,實際上是由兩個不同的老板共同經(jīng)營,其中之一的陳冬梅便承包了早上的時段來經(jīng)營早茶。做了二十多年早餐的陳冬梅,現(xiàn)在依然每天清晨三點就到市場采買食材,到廚房親自下廚,如果旁人不介紹,誰也不知道她就是這家名聲在外的茶餐廳的老板。如果把陳冬梅比作寧化早茶的開拓者也不為過,從90年代初就在寧化最大的客家賓館經(jīng)營早點,當(dāng)時小吃的種類遠不如現(xiàn)在豐盛,陳冬梅憑著自己對餐飲的熱情,根據(jù)寧化人當(dāng)?shù)氐目诟?,陸續(xù)開發(fā)出各式各樣的早點,現(xiàn)在在東方紅里面能吃到的,除了擂茶、兜湯、松丸子、米仁湯、燒麥這些傳統(tǒng)寧化小吃,還加入了坨子、豆腐、扁食等等,早茶的種類多到甚至叫不出名字。寧化本地人要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東方紅的早茶是一定不會錯過的一站。
地址:寧化縣城東廣場A棟一區(qū)二樓(天鵝大廈左側(cè))
消費:30- 35元/人
營業(yè)時間:早上7: 30- 10: 00
AM 10:00
體驗冬暖夏涼的天鵝洞
天鵝洞群風(fēng)景區(qū)于寧化縣城東28公里處,因其山形似天鵝且洞內(nèi)鐘乳石如同天鵝般潔白而得名。天鵝群含天鵝洞、神風(fēng)洞、石屏洞、水晶洞、山澗一線天等6個風(fēng)貌各異的溶洞,是福建省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密的溶洞群。其中已經(jīng)開發(fā)可供游覽的天鵝洞,以洞內(nèi)垂直景觀發(fā)育之豐彩、鐘乳石造型之美分布之密為福建溶洞之冠。
地址:寧化縣城東
門票:75元/人
PM 15:00
去石壁客家祖地朝圣
寧化石壁客家祖地位于福建寧化縣城西22公里遠的地方,石壁鎮(zhèn)石壁村是整個客家人的祖地,是客家人深厚文化的發(fā)源地。寧化石壁客家公祠是整個客家人的總家廟,每年十月,公祠都會舉辦世界客家人的祭祖大典,每年都會有著各個國家地區(qū)的客家人組團前來寧化石壁客家祖地朝拜,回家祭祖成為整個客家人的一種傳統(tǒng),而寧化石壁客家祖地就是整個客家人的朝圣中心。
地址:寧化縣石壁鎮(zhèn)
消費:30元/人
PM 18:00
在鑫客源吃閩西八大碗
鑫客源是寧化當(dāng)?shù)亟?jīng)營客家菜的著名酒樓,這家小小的酒樓門庭若市,酒樓的經(jīng)營者張清炎是寧化烹飪協(xié)會的副會長。今日他親自下廚,也讓我們有幸得嘗著名的八大碗。客家八大碗包括:雞、面、燕、燉魷魚、扣糯飯、汆豬肉、煮魚、蓮子湯。
“八大碗”名字頗有意思:“八”與“發(fā)”諧音,意為發(fā)達、發(fā)財。主要在于“大碗”。寧化客家人從古至今熱情好客,宴請客人講究體面、排場、大方。就要把宴席辦得像樣,讓客人吃飽、吃好、吃膩、喝好。而寧化客家祖地特定的歷史和地理環(huán)境鑄就了寧化客家人粗獷、質(zhì)樸、豪放、實在的性格。這“八大碗”正好體現(xiàn)了他們講究實際,以肉多吃飽為主的飲食習(xí)俗。
地址:寧化縣翠江明珠5號樓107店
電話:0598- 685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