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詩人子梵梅來說,詩歌可理解為“就是說”,就是說,換一種眼光,換一種表述,為了讓事物呈現(xiàn)另外的樣子,讓世界顯露它的不尋常。但這個另外,這個不尋常,都只是詩人自以為是的,“就是說”其實是自言自語:獨(dú)自的前行,獨(dú)自的感觸,獨(dú)自的悲憫與歡欣。
以為自言自語的詩會拒人千里之外的讀者,只是讀者而已,并不是詩歌讀者;詩歌讀者和詩人一樣,都是自以為是,固執(zhí)己見的,但這并不影響他們成為現(xiàn)實界與想象界里親密的伴侶,依偎在一起,安慰在一處:
自己走到鏡前發(fā)現(xiàn)它的丑陋
就是說,不要把灰塵擦拭
除非它自己落向別處
就像一個人,無意中生活在別處
首行的“它”指什么?鏡子?灰塵?“自己”抑或“一個人”?都有可能,也都似是而非?!耙粋€人”在鏡子前,照見了自己,也就照見了背后的那個世界,那個什么都有可能,到頭來你卻發(fā)現(xiàn)留給你的其實只有一種可能的世界。就像灰塵,它可以落在任何地方,但這一片灰塵,注定只能落在這里,“除非它自己落向別處”。
《在世界某處》中的“某處”,就是“別處”。詩人開始用“你們”來呼朋引類?!澳銈儾粫馈钡?,正是她要分享、指示給同類者看的。換一種眼光、換一種表述看取世界的詩,既是預(yù)言同時也是指事——?dú)v史上和傳說中沒有哪一位偉大的預(yù)言家不同時是指事者,只不過愚鈍遲慢的人們將信將疑。如果詩可以這樣理解,它必得以囈語/箴言起調(diào)(“在世界某處的山巔/存在著未開墾的處女地/你們不會知道”),以對真實事物的贊嘆盤旋于最高音,在山巔縈繞不散(請注意黑體字的指事功能,并比較本詩第一節(jié)):
妙啊!在世界某處的閩南
苧麻和苧麻生長在一起
它用自我纏繞,竊喜夾帶狂喜
帶著上升的俗世穿過平庸的人群
詩里詩外的“我”確實生活在閩南,但不是“在世界某處的閩南”。就是說,她沒有像落在鏡子上的灰塵一樣,落在那一處的閩南:這是個不一樣的,也可能完全一樣但卻無法去證實的閩南。這是自以為是者的固執(zhí)。就是說,她總是會聽到的所謂遠(yuǎn)方的召喚,很可能發(fā)自另一個自我,那個“無中生有的人”。這一點,從《那孤星般的安慰》中的“孤星”,以及起句的“那人臥在那兒”和第四行的“我翻身下床”姿態(tài)的如此自然的銜接中,窺見端倪。而“正午的神”在詩行中間鄭重其事地現(xiàn)身,也基本排除了“那個人”位居神的行列的可能性。“孤星般的安慰”因此可解釋為自我安慰。我們可以再把注意力集中在詩的最后四句:
噓!我要去遠(yuǎn)方,沒有人去過的遠(yuǎn)方
那里有一個無中生有的人
正在對著寂靜的山川說
你來的正是時候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最末一句并未采用第二行“‘想我嗎?”的直接引語方式,而采用敘事學(xué)所謂自由間接引語(free indirect speech)方式??紤]到此詩事實上以敘說而不是以意象取勝,有著比較完整的事件的開端、發(fā)展和結(jié)束的過程,也有形式上的對話,借用一下敘事學(xué)術(shù)語并不顯得唐突。熱奈特認(rèn)為,該術(shù)語的主要特征是人物和敘述者這“兩個主體融為一體”。就是說,在詩中,人物(首行的“那人”)與“敘述者”(講述這一切的“我”)在這里合二為一。這一點將扭轉(zhuǎn)我們對這四行詩的解讀方向:那個“無中生有的人”是“我”,正在召喚著另一個“我”。也可以這樣理解:分裂的自我中的一個,已隱身在寂靜的山川中,在召喚“你們”中的一個,“你”,起身來與她結(jié)伴。這再次證明了我們前面對詩的一種理解:它既是預(yù)言(“我要去遠(yuǎn)方,沒有人去過的遠(yuǎn)方”),同時也是指事——“你”。
詩人子梵梅知道,不知道自己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的人,從古至今,實在太多,正如她自己;也正如她眼中和筆下屢遭污名化的薩福。“薩福她不知道自己”,是在問:“你”——“我”以及“我”召喚的同類者——知道嗎?是在說:我們既不知道薩福,也不知道自己。就是說:我們不知道薩福是誰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說到底,薩福留下的最珍貴遺產(chǎn),無非是自由地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其結(jié)局只能是傳說中的為情所傷,跳崖自盡。另一種可能是,她像另外的傳說中的那樣,“在世界某處”,壽終正寢,成為神祇中的一員。是她兩千多年來一直在呼喚;就是說,一個詩人在末日之前的最后一次晨讀中,呼喚了另一個詩人永無止息的呼喚:
“有人在嗎?”
魏天無,文學(xué)博士,華中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教授,湖北文學(xué)理論與批評研究中心研究員。美國孟菲斯大學(xué)(UM)交換學(xué)者(2012—2013)。endprint